图片-精准获客

2025年,视频号正逐渐成为一条“悄悄赚钱”的隐秘途径。

你知道现在最让人头疼的是什么吗?不是抖音投流的 ROI 又下降了,也不是在小红书铺了 5000 篇笔记却毫无水花,而是根本抢不到视频号优质号的商单排期。在我们这个领域,头部达人数量极少,好的坑位已经排到一两个月之后了。

她抿了口拿铁,压低声音补充道:“去年这个时候,公司在品宣方面,只敢拿出 10% 的预算在视频号试水,而现在呢?已经占到 70% 了。你知道原因吗?”

我没说话,但心里清楚得很。2025 年的视频号,早已不再是“微信生态陪跑小弟”,而是许多达人“闷声发财”的宝藏之地。品牌方投放视频号,可不仅仅是为了能把工作成果转发给老板看。

这种转变背后,隐藏着一场悄然发生的“流量权力转移”。当抖音的算法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小红书的爆文越来越像是一场买量游戏时,视频号却凭借微信生态的“社交原子弹”,硬生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今天我就来和你聊聊,为什么连很多新消费食品美妆领域的“流量老炮”都在悄悄把预算转移到视频号。而且视频号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我们普通人该如何抓住这波红利,从品牌那里分得一杯羹呢?

视频号的“隐秘优势”:直击抖音小红书痛点

先给你讲个真实的例子。2024 年底,某母婴品牌在小红书投放了 200 篇奶粉测评笔记,结果爆文率不到 2%,ROI 惨不忍睹。而同一时间,该品牌在视频号找了 3 个中腰部育儿博主做直播切片,视频通过家族群、妈妈群裂变传播,单条播放量突破 500 万,后台商品直接卖断货。

这并非个例。视频号的流量密码,恰恰是抖音和小红书的短板,即社交关系链带来的信任溢价。

你想想看,当你在抖音刷到一条带货视频时,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又是哪个网红在恰饭”。但要是在家族群里看到大姨转发的视频号内容,标题写着“亲测!宝宝喝这款奶粉真的不上火”,你是不是更有可能点进去看看呢?

这种“熟人背书 + 精准场景”的组合,让视频号的流量价值产生了质的变化:

流量更优质:抖音的算法是“内容找人”,但用户可能根本没有相关需求。而视频号是“人带内容”,比如宝妈群转发的育儿视频,观众本身就有精准的痛点和购买意愿。

转化更顺畅:用户看完视频号直播后,顺手就能点进博主主页加微信、进社群。第二天在朋友圈看到商品链接,点进去直接在小程序下单,全程都不用跳出微信,转化闭环短得惊人。

生命周期更长:抖音视频爆火后 3 天就会过气,而视频号的内容会被不同圈子反复转发。去年某养生茶品牌的科普视频,到现在还在中老年群里流传,持续带来自然流量。

最重要的是,视频号的流量成本比抖音低 30% 以上。一位头部 MCN 老板跟我透露:“同样的美妆账号,在抖音投 100 万可能都激不起什么水花,而在视频号 50 万就能撬动自然流量,实现滚雪球式增长。”

品牌方在视频号“疯狂撒钱”的 3 大信号

如果你还认为视频号只是“中老年聚集地”,那可就错过太多机会了。根据我拿到的内部数据(由某平台商业产品经理亲口确认):

“沉默购买力”觉醒:2025 年第一季度,视频号 35 岁以上用户贡献了 68% 的 GMV,但他们几乎从不发弹幕、不点赞。这些“隐形土豪”在抖音可能会被算法判定为低活用户,但在视频号,他们才是真正的“金主爸爸”。

“私域联营”爆发:某家电品牌将线下 4000 家门店导购的朋友圈全部接入视频号直播间。顾客在直播间领取的优惠券,可以直接到最近的门店核销。这种“线上裂变 + 线下收割”的模式,让单场 ROI 达到了 1:15。

“冷启动神器”上线:微信最近内测并推广的“社交能量值”功能,通过分析用户的聊天关键词、社群活跃度,为视频号内容增加推荐权重。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家族群最近总在聊“露营”,系统就会自动把相关的视频号内容推送给群成员。这相当于把微信的社交大数据直接转化成了流量加速器。

更厉害的是,视频号正在复制抖音 2018 年的“流量红利期”:

中腰部博主的报价比抖音低 40%,但 CPM(千次曝光成本)反而更高。

品牌联名视频号推出专属优惠价,用户在小程序下单后会自动关注公众号,沉淀为私域资产。

甚至连“0 粉账号”都有机会。某家居博主只发布了 6 条视频,通过业主群的转发,单条视频就带来了 23 个线下订单。

普通人吃透视频号红利的“野路子”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现在入局还来得及吗?怎样才能避开内卷呢?

我的答案是:视频号的游戏规则和抖音完全不同,比拼的不是拍摄技术,而是“社交撬动力”。通俗地说,谁能把微信里的关系链转化为流量引擎,谁就能获胜。

分享 3 个闷声赚钱的案例:

1. “家族群战略”:让七大姑八大姨成为分销团长

杭州有个 95 后姑娘@萌妈优选,专门拍摄“如何给婆婆挑礼物”“怎么用三句话让公公主动带娃”这类内容。她的绝招是在每期视频最后加上一句:“觉得有用的姐姐们,可以转发到家族群哦~”

结果,她的视频被疯狂转发到全国各地的“幸福一家人”“相亲相爱”群,40 岁以上女性粉丝占比超过 70%。现在她接一单奶粉广告的报价达到 8 万,是同龄美妆博主的 3 倍。

底层逻辑:视频号算法会给“被转发到群聊”的内容额外加权,一旦家族群的转发链启动,就能跨越不同的年龄圈层。

2. “线下店暗桩”:让每位顾客都成为流量路由器

我朋友开了一家社区咖啡店,在吧台放了一个二维码,上面写着“扫码加老板微信,送 5 元优惠券”。加好友后会自动弹出视频号链接:“教你如何在家复刻本店招牌 dirty 咖啡”。

秘诀在于视频结尾:“如果你也喜欢我的配方,欢迎点击右上角‘推荐给朋友’——前 100 名分享者,下次到店免费升杯。”

一个月后,这条视频被本地白领群、宠物群、骑行群转发了上千次,带来了 300 多个新客户。现在连周边的健身房都找他联名推出“运动后补给套餐”。

底层逻辑:视频号的 LBS(地理位置推荐)功能被严重低估,结合线下场景创作内容,能够精准触达 3 公里内的潜在顾客。

3. “朋友圈连续剧”:把广告拍成让用户追更的爽文

红通告平台有个做二奢的老板,每天下午 6 点准时在视频号发布“今日拆箱”系列视频。视频中不露脸,只拍摄手部特写,开箱、鉴定、保养一气呵成,还配上 ASMR 级别的环境音。

但他真正的大招在朋友圈。每次发布视频后,他会立刻在朋友圈写小作文:“刚才有个老客户拿来的爱马仕,鉴定完发现是假货…(文案只写一半)完整故事在视频号。”

这种“朋友圈钩子 + 视频号闭环”的玩法,让他的视频号打开率超过 60%,单月流水突破百万。

底层逻辑:视频号和朋友圈的联动,本质上是“公域种草 + 私域收割”的超级组合,用户从好奇到下单只需要滑动两次屏幕。

2025 下半年最大的变数:微信酝酿“王炸”

文章最后,给你分享一个尚未公开的重磅消息。据某腾讯内部人士透露,微信视频号团队正在测试“社交电商身份系统”。

简单来说,未来你的视频号主页可以显示“XX 会员”“XX 社群主理人”等标签,点击标签可以看到你加入的社群、推荐过的商品,甚至线下活动轨迹。这相当于把微商、社群运营、内容种草全部打通,形成“社交信用资产”。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拥有 1000 个微信好友的宝妈,认证“母婴好物推荐官”后,带货转化率可能比拥有 10 万粉丝的抖音账号还要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视频号的商业生态即将进入“身份经济”时代,谁能在微信生态中构建多维度的信任关系,谁就能调动整个社交网络的变现能力。

写在最后:红利属于“关系链黑客”

2025 年的视频号,早已不再是那个“跟在抖音后面捡漏”的角色。当抖音陷入算法内卷,小红书苦于流量的虚假繁荣时,视频号却凭借最原始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开辟出一条新的商业赛道。

普通人要做的,不是和 MCN 机构比拼剪辑技术,而是成为“关系链黑客”:

把家族群变成你的分销渠道;

让朋友圈成为视频号的预告片;

把线下顾客转化为你的流量路由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