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广告计划落败的七种罪过》

阅读过众多案例,然而在实际套用的时候却发现效果甚微?

不管构建了多少个广告计划,能够成功起量的却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实现起量了,却惊觉成本远超预期?

并非只有你会遭遇这样的状况,这是众多信息流优化师都会碰到的难题。本文将会罗列

致使广告计划失败的七个缘由。

闲话少叙,即刻切入正题。

第一大罪 

广告计划“启动速度”迟缓

倘若我们把开启广告计划的过程比作火箭发射。负责建广告计划的优化师会察觉到,每 100 次火箭发射,大概率其中 90 次火箭都无法成功冲出大气层,甚至大多数发射只能算作“弹跳”,根源在于初始阶段燃料未能充分燃烧。

要解决广告起量难的问题,你应当提升预算上限。为保障测试数据的精准度,你需要确保每个广告计划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 1 万个曝光量。

鉴于主流信息流平台(涵盖今日头条和广点通)算法的独特性,预算上限设定越低的广告计划,所分配的算法就越消极,导致算法不敢开展并发测试。就如同火箭起飞时若未能全力燃烧燃料来推动火箭升空,失败的几率将会极大。

将预算上限调整至你预期预算的 3 倍。倘若你每日的预算是 1 万,尝试把它提高到 3 万。告知算法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另外,无需担忧广告后台真的会耗尽你的 3 万预算,除非你的素材与你设定的目标人群完全匹配,而这种情形极为罕见。所以,勇敢地将你的资金交由它的算法,放宽预算设置,拓展筛选的目标受众吧!

应当始终确保账户余额在 10 万元以上。同理,余额越少,广告计划的消耗越接近预算,“智能算法”就会越被动。所以切勿等到余额耗尽才去充值,保持账户余额达到五位数及以上,对于流量而言,绝对是有益的。

但需要留意的是,头条在判断是否为某个创意分配流量时,该账号过往的投放表现也会被纳入考量范畴。所以假如一个账号尝试了 300 个广告计划后仍毫无起色,应当考虑将账户内的余额转移至新账户。

第二大罪

素材与目标受众不匹配

倘若在海外运用 Facebook 进行投放,你或许会使用一个指标称作关联分数(Re

图片[1]-《致使广告计划落败的七种罪过》-精准获客

levant Score) 来剖析你的

素材与人群的契合程度

。关联分数的高低会极大地左右成本和表现指标。

列举两个实例:

第一个广告的关联分数为 2.9 分。每个网站点击的平均费用为$ 0.142。

第二个广告素材完全相同,但针对投放的受众群体由过去 90 天内访问过该网站的用户构成。该广告的关联性得分为 8.0 分,每次点击的费用仅为¥0.03。相差达 473%!

更为关键的是,关联分数是 Facebook 决定是否要将你的广告推送给目标受众的重要衡量要素。

那要是我投放的平台未显示关联分数又该如何呢?

我们只需明白,提升你的广告与受众关联度的办法是通用的:

1、

把控投放频次

身为一名广告受众,若被同一个你毫无兴趣的广告反复曝光,想必你也会感到厌烦。没错,当受众看到你的广告超过 4 – 5 次,却毫无行动时,你就应该停止浪费你的广告预算了。以下是曝光频次与更低的点击率和更高的点击成本之间的关联图示:

我们会发现,CPC 在曝光频次超过 4 次以后会大幅上扬,CTR 在频次超过 5 次以后出现断崖式下跌。

2、定向条件过宽

虽说宽泛的定向条件有助于广告计划获取更优的曝光机会,然而倘若毫无限制,一只球鞋广告投放至广场舞人群的可能性便会增大。

如此一来,你的点击率会大幅降低,而前端漏斗收窄会致使最终的成本大幅增加。

所以在前期的测试阶段,至少要进行最基础的地域、性别和年龄的定向筛选条件设置。

3、未排除已转化的人群

我们在分析超过 400 个广告组后发现,其中最易被忽视的错误便是未在人群中剔除已经转化过的人群。作为某线上租房平台 6 年的用户,我仍时常在知乎等各大信息流看到他们 App 推广的广告。

保守来讲,在不考虑重定向(激活转化人群,重新投放到点击过你广告人群的一种投放方式)的情形下,如果在广告定向时将已经是你用户的人群删除,一年能够节省的广告费用将以万计。

第三大罪

对起量后的广告不管不顾

火箭发射之后,我们也要时刻警觉可能导致其行进轨道偏离的各种因素;刚获得一笔融资的竞品公司犹如突然刮起的狂风,不慎投放到非关联人群就如同关键零件提前脱落。

我们发现,在不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CPC 的成本或许会在一个月内从稳定的¥1.3 飙升至 ¥6.7,涨幅超过 400%。

当你的 CPC 成本超出均值的 50%,你就应当考虑进行调整了。

必须加以注意的是,倘若在广告计划起量后调整过于频繁,同样会致使广告计划失败。

倘若你对广告位、出价、预算做出了调整,请至少为算法留出 24 个小时去适应。也就是说,两次调整的间隔不应少于 24 个小时。

而百度和广点通的排队机制有所不同(更接近谷歌的算法),不过每天的调价次数也不应超过 2 次。

第四大罪

不调整定向条件

在投放初期,为了迅速起量,需要放宽人群定向投放。但到了中后期,更多的应当基于数据反馈收紧人群定向,以控制 CPC,进而控制转化成本。

定向收窄的方向有两个:

1、通过一方的数据回传作为定向人群包,调整定向条件。例如未完成购买流程的用户、充值超过 500 元的用户。并通过 Lookalike 等手段,将一方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2、通过对你感兴趣的人群,也就是点击过你的广告的人群进行洞察,从基础定向转变为关键词和兴趣定向。经过五天的测试投放,我们能够发现与大盘相比,该产品的投放中,对家装百货分类感兴趣,此时明智的做法是增加广告计划的定向限定条件,包括兴趣分类,以及兴趣分类下的关键词定向,比如土巴兔。

第五大罪

错误的/没有变量测试

在获取一个新的推广产品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对相应的素材、定向条件、落地页进行测试,因为在没有数据反馈之前,无人知晓哪个人群会对哪一版的落地页满意。

构建变量测试

。所谓变量,便是会影响投放表现的可变条件。下图详尽列举了信息流投放的所有变量——均能够作为测试的条件。

广告推广投放,有两个方面的关键数据需要做好监测:

投放定向:年龄、性别、地域

创意方案:标题、广告素材(图文/视频)、落地页

第六大罪

广告语过长 

当下已不再是 1970 年代的麦迪逊大道时期,没有人会在咖啡馆里拿着报纸消磨一个下午。大家在手机上的时间被分散到了极点,对于所有事物都是匆匆一瞥,根本没有时间去“琢磨”你的产品是否有趣。

用最初的七个字,吸引住她/他的目光,

你们后续才有机会。7 个字是人“扫一眼”能够接收信息的极限。

下图是 Facebook 的文案长度与用户交互度呈负相关的图表:

除了精简原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也就是广告语的职责:文案一定是为了销售某样产品而服务的,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曾说过“We Sell, not else”(不卖货,做什么广告)。广告语必须强调产品或者服务的卖点,从而构建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激发购买欲望。

所以切记不要创作“自我陶醉型文案”。“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比“无穷如天地,不竭辱江海,临渊峙岳,因生而磅礴”的广告推广效率更高。

第七大罪

落地页缺少行动指令

当用户被你的广告文案所吸引,点击进入你设计的落地页时,最不该出现的就是让即将到手的成果溜走。

直接告知他们,应该如何去做。你的行动指令应当直接且具体。

英文的“Learn More”(让我了解更多)比“Download Now”(下载)的转化率低了 22.5%。中文的“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比“关注我们”的转化率高了 22%。

同样的还有表单类的“点击留资” VS “领取优惠”;和电商类的“购买”VS“一键下单”。

要时刻牢记,广告是为销售服务的。所以要清楚最终想与客户达成的交易内容。不要再编写让用户感到困惑的行动指令 Call to Action 了!

以上内容分享完毕。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