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拼多多的表现堪称“最秀”。
先是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让大家纷纷感叹“真香”,还逼得京东和苏宁也相继开展自己的百亿补贴。
接着,“天天领现金”活动登场,那简单直接的百元现金红包,对比之下,让复杂的天猫双11盖楼活动显得小气。前两天,阿里、京东高调公布双十一战绩后,拼多多发布声明称:比起数字,我们更在意消费者是否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和乐趣……
拼多多声明
![图片[1]-拼多多活动运营的套路与玩法!-精准获客](https://cos.jingzhunhuoke.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20250318110020277.jpg?imageMogr2/format/webp/interlace/0|watermark/1/image/aHR0cDovL2ppbmd6aHVuLTEyNTYzNTAxMzMuY29zLmFwLXNoYW5naGFpLm15cWNsb3VkLmNvbS90dS_lupXoibJsb2dvLnBuZw/dissolve/100/dx/0/dy/10/gravity/southeast/scatype/3/spcent/32|watermark/2/text/57K-5YeG6I635a6iLWppbmd6aHVuaHVva2UubmV0/font/dGFob21hLnR0Zg/fontsize/28/fill/IzAwMDAwMA/dissolve/20/shadow/5/batch/1/degree/20)
目前,拼多多双十一的战绩尚未公布,但我觉得数据应该不错,毕竟它的玩法太野了,有百亿补贴、现金红包,还有员工内购等玩法。今天,就来剖析下拼多多这些玩法里的“神坑”细节。
一、“员工内购”藏心机
双十一那晚,@贤哥在群里发了个诱人的小程序:拼多多员工送内购券,员工亲友享内购价!
“内购”“亲友”这些关键词瞬间吸引了我。点击“获取内购资格”后,发现里面商品价格低得惊人。比如某款SK-II市场价1080元,内购价只要669元,便宜了411元。而且小程序顶部显示该链接由内部员工经4位好友分享而来,点击员工头像能看到姓名、部门和工号,很有可信度。
然而,心动下单时套路来了。系统提示:内购券不足,购买需80张内购券,当前只有10张。想要获得内购券,需好友助力,助力后双方各得1 – 5张。
这意味着,要享受内购价,得邀请16 – 80个好友助力。更坑的是,点击小程序里“查看无内购优惠的商品”,发现这款SK-II在拼多多上的价格是828元,并非1080元的市场价。
也就是说,邀请这么多好友助力才便宜159元,总有种被套路的感觉。深入研究“拼多多员工内购”小程序玩法,至少发现5个“小心机”。
1、主题套路
小程序名为“员工亲友内购清单”,而非常见的“限时优惠”。“内购”字眼抓住用户贪便宜心理,内部员工信息和分享链降低用户戒心,提高活动可信度。
2、券数量套路
券的数量并非随意设定,而是根据优惠幅度和产品受欢迎程度决定。优惠幅度越大,所需券越多。如节省411元的SK – Ⅱ需80张内购券,节省279元的戴森吹风机需40张内购券。
对于相对不热销的产品,通过减少券数量降低门槛来增加转化。比如刚发布的AirPods pro内购价比市场价低400元,需299张内购券;而一款不太火爆的美容仪比市场价低1800元,只需60张内购券。
一切都在拼多多的计算之中。
3、价格套路
呈现内购价优惠金额时,对比的是市场价格,而非实际内购可优惠的金额。
4、文案套路
邀请好友助力的文案花样繁多。有强调稀缺性的“拼多多员工亲友才有的内购价,点击一起拿内购券!”;有提高可信度的“我朋友在拼多多上班!用员工通道购买可以便宜xx元/只要xx元”;还有蹭双十一热点的“送你一张内购券,不等双十一,品牌好货享低价!”
5、内购券每日清空
助力获得的内购券仅当日有效,当天攒不够,第二天就得重新开始。
“内购”玩法唯品会已玩多年,但拼多多玩到了“极致”。
二、“天天领现金”套路深
再说说“天天领现金”活动,它在微信好友圈里疯狂传播。大家应该都收到过各种拼多多红包提现链接,刚开始文案很有特色,神转折的脑洞文案引发热议,还让各大自媒体主动分析。后来,文案变成更吸引点击的样式。
我起初没把这当回事,觉得是拼多多拉新的老手段。但帮对方开完红包后,拼多多恭喜我手气最佳,获得171.45元现金,点击可立即提现。
即便知道可能是坑,我还是忍不住继续。果然,现金累计到200元才能提现,且要在24小时内完成。攒够200元的方法很简单,分享给好友就行。
一开始很容易,邀请好友、完成限时任务能获得几块钱,还有系统提醒“红包雨来袭”,点击红包可领现金,黄金红包金额更大。但实际上,黄金红包点击就能拿到,不过要分享给好友才能打开。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不用拼手速的红包雨。一通操作“骚扰”好友后,我的现金账户超过196元,离提现不到4块钱,我斗志昂扬。然而,拼多多马上让我清醒。接下来,每个好友助力只能涨0.01元,红包雨和整点领现金也都是小额,按照这个速度,看似只差2块多,却要邀请200多个人。
我想放弃时,想起拼多多的攻略:邀请新用户可快速提现。怪不得朋友圈有这样的梗。我问了一圈好友,大家都不是新用户了。无奈找爸妈帮忙,没下过拼多多的爸爸帮我点了0.9元,去年用过后来没再用的妈妈帮我点了0.53元。至此,我明白拼多多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拉新和召回流失用户。
当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拉新成本高达400左右时,拼多多用200元(或100元)增加3 – 4个新用户(或召回流失用户),真厉害!难怪拼多多在App Store购物排行榜上总是名列前茅。
体验后发现,拼多多为达成拉新和召回目的,用了以下套路:
1、红包金额套路
先用大额初始红包,利用“损失厌恶”心理,让用户不舍得放弃已开出的90元或180元红包。引导用户邀请好友助力,以进度条呈现完成度,让用户感觉离目标很近。最后,当用户发现老用户助力效果差,新用户作用大时,就会主动找新用户。
2、倒计时营造紧迫感
提现页面的倒计时以毫秒滚动,增加用户紧迫感。
3、红包雨和整点福利
不同时间段的红包雨和整点福利,一方面吸引用户打开App,让用户持续参与活动;另一方面,黄金红包和整点福利需分享后领取,增加了App曝光。
4、文案转变
早期神转折文案制造话题,提升活动热度。热度下降后,用“有人@你”“微信红包”等文案吸引用户点击。
很多用户包括我确实领到了100/200元红包,也帮拼多多完成了拉新,但整个过程没有转化引导,除了“能领钱”和玩法野,没感受到产品价值。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拉新是否有价值,只是为了数据好看吗?我推测,拼多多除拉新外,还想让大家觉得活动靠谱,逐渐对App产生信任,实现隐形“洗白”。
三、“省钱月卡”全是“坑”
本来只想分析前两个活动,昨天设计小哥哥给我发了个“来跟我一起领50元省钱月卡尊享大额券”的求助链接。
我研究后发现,“省钱月卡”的“猫腻”比前面两种玩法还多。在拼多多个人中心能看到“省钱月卡”,开卡可领194元优惠,享受“20元无门槛券”“满50减20元券”“104元9折满减券”“每月1单全平台免单”等6大权益。
第一,从权益来看。
月卡类似88VIP和京东PLUS会员,目的是提高用户ARPU值。但拼多多月卡开卡价格不统一,同样是新用户,有人5.9元能开卡,有人却要29.9元。
第二,优惠券玩文字游戏。
月卡详情页下滑会发现,20元无门槛券是4张5元无门槛券。“104元9折满减券”是“满20减2……满50减5……满90减9”优惠相加,2 + 3 + 5 + 7 + 9 = 26,26 * 4 = 104,还包含“20元满50可用”。而且开通会员后,这些券每周一套,每天只能领1张,一天下2单用2张券不行。
第三,所谓的“每月1单全平台免单”条件严苛。
一方面,要享受免单福利需买够15单,每单25元以上,或在指定专场购买(价格更高),相当于先花375元左右。另一方面,“全平台免单”的商品是给定的,拼单越多可选商品越多,目前拼15单只能选一款形似AirPods的百元耳机。
第四,月卡专享的大额满减券有条件。
首先,要邀请3个人帮点链接才能获得。其次,这些券不是全场通用,需在限定专场购买。
这些“坑”在开通月卡前能发现,但比较难。我仔细找才发现一个小问号介绍月卡规则,里面说明了“每周最多领6张,每天最多领1张”“专享大额券需每天邀请3位好友助力,仅限指定场景使用”“下满15笔一定金额的订单,可抽取一单免费(最高50元)”等购买前不易察觉的注意事项。
虽然月卡强调“有效期内未回本,可退还差价”,但这种玩文字游戏的做法让人不舒服。
四、结语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前,拼多多在我心中的形象好了很多,不再是那个假货多、全是套路的平台。但写完后,我满是无语和愤怒。
拼多多太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