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否明确界定了自己品牌或内容方向的人群定位范围?人群研究本质上是对社会群体的研究,更多是通过不同层级的社会属性来进行的。
通过这种方式归类划分出不同群体类型,为产品开发提供指导。人群研究内容通常包含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理念、消费观等。
本文用5000字阐述懂得研究目标人群的重要性。在目标人群方面还不了解的小伙伴要仔细看了,记得收藏,说不定明天就能用上!
一、研究框架:小红书消费者研究陀螺7步法
1. 目标:研究人群的哪些方面——5W1H
我们可将这个框架简称为“5W1H”,这与品牌创立的初衷相似,比如为何创建品牌、谁创建的、品牌理念是什么、如何创建、怎样宣传品牌等。
- Who:“谁”能帮助确定品牌的目标人群,或者谁代入目标人群角色能更贴切地了解用户第一视角;
- What:“什么”明确消费者可能的行为,如怎样使用产品以及有何反馈;
- When:“何时”确定人们可能使用某些产品的特定时间,以及用户日常行为中有待挖掘的规律习惯;
- Where:“何地”指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情景、场景——在适合产品使用的场景下消费者易产生共鸣;
- Why:“为什么”解释消费者为何使用你的产品或相信某个品牌,阐述用户行为在情感和理智上的动机及根源;
- How:“怎样”如何完善产品,一般有问卷书和计划表,确定在某个方面做某种优化、在某段时间完成某项任务。
2. 假设
笔者(庄俊)在与众多品牌老板或创始人交流时,发现他们很多时候带着情怀,虽说是要引导消费者,但完全是自嗨式的“情怀”。团队还是要提出假设,不要认定自己的理解完全正确,否则就是偏见。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去论证的想法或“情怀”肯定会给执行团队带来很多困扰。
3. 小红书调研方法论
下面会详细介绍10个方法,仅有规划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落地的方法论,这样能让庄友们在调研人群时效率更高。做得好的品牌对消费者喜好的洞察方法都是成体系的,希望读者朋友能有所启发。
4. 小红书调研执行
执行时需制定完成周期时间表,明确分别由谁来做、怎么做(即具体方案)、什么时间完成(设定截止时间),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制才有压力和动力去完成任务。用选定的方法收集数据,时间、目的、方法明确,执行效率会更高。
5. 小红书消费者调研整合
收集众多反馈后进行框架分析,即归类。我们要研究问题、证实或证伪假设、分析搜集到的数据,发现其中隐含的机遇和启示。这可理解为收集消费者反馈,解决并优化其中问题,完善管理体系。
6. 小红书消费者调研复盘
搜集众多反馈后,要确定哪些反馈是真实需求,运用方法时哪个方法当下执行更高效,这些都要通过复盘得出。
做好文档分类,包括:
做好精细化的复盘分类。
7. 制定小红书消费者产品调研流程SOP
在小红书团队中,涉及细节内容时最好形成流程SOP文件,以便打造新品时有据可依。团队可复制源于一切可标准化的内容,能标准化才能规模化。庄俊知道这很繁琐,但第二次操作时能节省不少时间,通过多次操作逐步优化SOP。
以上7点我称为“小红书消费者研究陀螺7步法”,从确定目标到执行后复盘,最后形成小红书消费者研究流程SOP,希望能帮助众多品牌团队。
二、方法清单:小红书品牌目标人群10个方法
1. 人群行业报告
先查看人群行业报告,例如某些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从中了解市场人群关注的重点。有时我们关注睡眠问题,会发现很多产品是针对解决睡眠不足或其他相关需求开发的,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下面看另一个方法。
2. 小红书营销月报
小红书的营销月报更具体,能知道这个平台大家关注什么、搜索哪些词汇较多。借鉴他人成果后延伸出自己的东西,将自己的品牌代入月报,摘取可用策略。
3. 目标受众群聊天
第三,与目标人群聊天。品牌开发产品或辅导学员时,我常强调要找目标人群聊天,而不是凭空想象。例如海龟爸爸品牌,年GMV达3亿左右,他们最初有700个宝妈微信群。通过群聊天能了解消费者最关注的点。
有些小红书brief或品牌营销方案不落地,是因为只搭建框架,没搞清楚背后逻辑,这是没用的,一定要找到受众人群及其关注点。
产品思维就像有木材板,投入人群中,人群会帮你雕琢。从受众人群获取关注点并融合,就能做出他们想要的产品。海龟爸爸700个微信群,产品做得不好时大家会提建议,这样做出的产品就是人群想要的。
4. 博主的想法——问卷调查
第四,关注博主的想法。很多人将博主视为对立面,其实博主是很好的合作对象。很多老板常犯错误,做产品推广时积压大量库存,把产品给博主看时,发现博主想要的是另一款,而不是积压库存的这款。
但品牌想卖出这款产品,就会出现问题——50个博主都对产品没好感,再推广给更多人也是徒劳,钱也白花了。所以可以给博主发问卷,详细询问想法,这一点和上一点是相通的。
5. 消费者生活习惯
通过人群行业报告、月报并与他们聊天,会发现不同人群生活习惯不同。有人问笔记何时发,要知道目标人群活跃时间,上班族和宝妈上班族不同,哺乳期宝妈可能晚上一两点还不睡。
如果产品面向母婴群体,宝宝刚出生不久时妈妈不会早睡。做内容时,文字场景要迎合目标群体,否则做出的内容和产品不是目标人群想要的,在小红书放大推广时钱也白花了。品牌负责人想清楚这些,小红书冷启动阶段就能花较少钱做更多事。
6. 看1000篇爆文
看1000篇相关领域爆文是小红书的标配,能提前了解目标群体喜欢的内容。如果购买产品的人群是博主或素人,他们对产品的喜爱会形成小红书“自来水”。否则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看到相似产品就不会购买。
很多中小品牌老板给小红书营销负责人5万预算,试两三个月,前期不做研究,想成功很难。还有老板拿积压库存产品想通过小红书清库存,能推好才怪。
7. 已购买消费者反馈
消费者反馈就像小红书评论区,反馈好会推动用户购买,成交量也会上升。很多商家常忽略这一点,完美日记做得好部分原因是有问卷调查,追踪每个产品的优缺点和用户使用感受。
很多大V有试用团,能深入挖掘用户试用感受。消费者反馈是自然流量,能抓住却白白浪费很可惜。
8. 竞品投放的评论区
事先查看竞品在小红书的笔记投放,分析评论区。评论区的抱怨或不满不能忽视,越是爆文的评论区越要关注。因为曝光越大,评论区就像客服,有人退货会影响转化率,小红书运营已精细到这种程度。
9. 团队成员中有目标人群
如果品牌面向95后群体,团队中最好有95后成员。很多老板是80后、90后,做95后或00后的生意就要了解他们。95后的团队成员就是很好的消费者顾问。
不要总以“年龄大经验多”自居,有时他们的嗅觉、反应和网感比老板强很多,他们的反馈可能更好,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目标人群。
10. 赛马制 – 内容与账号感受人群反馈
发布内容和账号时,要感知面向的人群。通过对100篇爆文评论区或1000篇爆文等内容或账号的测试,感受人群反馈能让你更了解目标人群特性,之后针对目标人群需求发布笔记更易引起共鸣。
三、落地技巧:执行调查7个小技巧
1. 麦客表单
这是我们团队常用且实用的工具,金数据也可考虑。问卷设计中问题要尽量明确何人、何时、何地、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这六大要素。问题越含糊越易产生争议,比如“你用什么牌子的口红”,用户可能有多种理解:最喜欢的、最常用的、最近喜欢用的、最先想到的,而且时间也未明确强调,这些细节往往体现用户习惯。
2. 博主反选产品
延续与博主沟通问卷的话题,最好给博主几款产品让他们选择喜欢的,这样就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让调查者能分清是需求还是“虚求”。
把产品寄给博主体验,让他们写出真实想法,最后再把不喜欢的产品寄回,不需要太多人,30 – 50人就够了,调研的快递费值得花。比如茶饮产品,发给博主做调饮教程,但不是每个口味都受欢迎。
3. 建立反馈库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个动作,我线下讲课时常让学员写表格,一是掌握学员听课和吸收程度,二是让我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改进,商家和品牌方建立反馈库也是这个目的。
4. 讯飞语记
与目标群体沟通产品和反馈时,手写笔记可能有遗漏,用讯飞语记现场转文字,之后再删除不重要内容,可避免疏漏,也方便存储相关需求,是个不错的小工具。
5. 看某宝店铺的评论区
目的是了解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查看竞品或自家店铺的差评或中评中是否有有价值的需求。笔者(庄俊)常说“消费者的抱怨就是商机”,可以看10000条评论,不懂怎么看可以问电商运营人员。
6. 群里聊天发起投票
这是个小技巧,当内部团队意见僵持不下时,目标群体的投票有说服力。要与他们长期保持友好关系,有好产品优先给他们体验,让群友帮忙挖掘卖点和设计。
7. 第三方数据平台:艺恩或新红
查看爆文评论区的辅助工具,可以用新红或艺恩,这类工具较多,我常用这两个。能一键导出某品牌的爆文并抓取评论区内容。
四、最后总结
本文从懂得研究人和研究目标人群的角度进行受众分析,锁定目标人群,即目标人群优化。很多人认为目标人群优化更多体现在联合广告,其实不然,不同目标人群带来的效益不同,在投放精准关键词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目标人群,必然会有好的效果。
小红书运营者掌握目标人群特性后,内容方向会更明确。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