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发朋友圈时,试着嵌入了我的微信小店商品链接。
很快,老板和品牌运营的操盘手就来询问,这是怎么开通的,体验如何。
操作极其简单,直接在商品卡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就能拥有和视频号、公众号一样的产品体验。
就用户体验而言,我感觉十分丝滑。不用长按图片扫码,不用点击像乱码一样的短链,更不用授权头像、电话和进行各种注册,点击即可直接跳转,这种爽感是做微信生态运营从未有过的。
这小小的朋友圈跳链直达功能,是小程序电商多年发展都未曾拥有的流量入口“特权”。如今,微信小店作为腾讯的“亲儿子”入局微信电商,确立了其在微信全域的核心地位,当下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我认为腾讯在这个小功能的用户体验上藏着两个“小心机”:
熟人信任背书:商品分享来自好友而非广告账号,能天然降低用户的防备心理。所以再次强调,私域要有私人IP,以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防刷屏机制:链接默认折叠为“商品卡”,不自动播放、不强制弹窗,附带配图可以自定义。这里要提醒一下,不要直接堆砌产品图,得搭配文案、场景图和野生图,朋友圈不是用来展示商详页的地方。正如我之前文章提到的,微信全域电商正在释放流量,而朋友圈这个最后一道流量闸口的开启,预示着微信小店流量将进入放量阶段。
有意思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
01 微信小店明牌王炸,跟不跟?
在探讨每个商家是否要跟进微信小店之前,需要先了解微信平台以及电商的发展趋势。
作为有12年微信生态运营经验的从业者,我见证了微信生态从生根发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过去在数字化基建方面,微信定位为去中心化生态的缔造者,为第三方服务商、商家、达人提供“水电煤”,即框架能力,让他们各自凭借商品优势、技术产品优势、内容创意优势来盘活流量与交易,微信生态则提供底层支持。
如今,腾讯依旧保持开放,但开放方式有所改变。
从只提供“水电煤”,到“水电煤”加上“两房一厅拎包入驻”,商家只需带上点“衣服鞋袜”,个性化软装自己搞定,相当于为电商小白配齐了基础件。
看看最近更新的“送礼物”功能,如微信小店送礼物、公众号文章抽礼物等这类偏裂变和营销的功能公布,放在以前赋能基建能力甚至小程序礼品卡玩法的时候,这是留给商家自研和第三方技术服务商的领域,而现在却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从这个小环节,就能感受到平台亲自下场做电商的决心,即便不能独占市场,也想在微信全域生态中分得一杯羹,这也是我们品牌商家和服务商需要把握的平台发展风向标。
当广告收益在疲软的市场中难以支撑营收时,电商就像未开发的城市CBD,只要规划好,就会有人入局,因为流量一直都在。
这是微信一直握在手中未打出的王炸,打得好,未来十年微信依然是行业巨无霸;打不好,继续做生态赋能者,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抛开平台流量和趋势发展,咱们品牌商家要不要跟进微信小店呢?
一定要跟进。无论是流量还是功能体验,当下都倾向于微信小店。作为实体电商商家,我想不出不布局跟进的理由。
除非,不打算在微信生态做生意。
插播一句,如果您在布局微信生态生意方面有困惑,欢迎随时咨询我,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思路。
微信小店成宠儿,小程序成弃子?
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特别是会好奇小程序电商是否还能继续做。
从适用主体来看:
第一,如果您是个体商户,以个人IP为导向,类似达人性质,想要卖货带货,微信小店就足够了,无需折腾小程序电商工具。
第二,如果您是品牌商家:
- 起盘期,如果只是为了打通交易环节,那么微信小店作为最后一步付费环节,足以跑通0到1的链路。
- 深耕期,如果用户体量超过千人,需要更复杂的运营,包括会员运营、充值等,那么小程序电商和微信小店要两手抓,且应以小程序电商为核心。
当然,微信小程序依然重要,一个核心原因是产品上架可以自己把控,而微信小店类目过审目前还有不少卡点。
小程序电商是真正的私域电商,微信小店则是微信全域电商的一部分,两者定位不同,都不可或缺,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接下来,微信全域电商运营将围绕交易场形成闭环,即“微信小店 + 小程序电商”。
公域侧:内容基建 + 主动搜索 + 被动推荐
以“公众号 + 视频号短视频 + 视频号直播”三大内容场景来撬动微信生态公域流量,并衍生出三种成交模型:
第一条路径,公域内容触点直接导向微信小店电商转化,即B2C。
第二条路径,公域流量转化沉淀到私域,再从私域转化到微信小店和小程序电商,同样属于B2C。
第三条路径,公域招募发展推客,沉淀到私域,形成分销模式,即B2b2C。
私域侧:无论是企业微信还是个人微信,“社群 + 1v1 + 朋友圈”依然是私域流量运营的重点。除了完整的品牌直销,现在还可以发展推客私域,通过微信小店推客分佣带动裂变增长。
所以,私域KOS + 私域KOC的招募、培训、运营、激励等运营机制,随着推客功能的推出,越来越需要规范化和体系化,以打造更有战斗力的推客团队。
以朱泳腾明星IP私域为例,全面采用微信小店带货玩法,从以往的小程序商城模式调整为“会员小程序 + 拉起微信小店商品卡带货”。小程序作为商品聚合平台,推客以带货者身份拉起微信小店商品卡,获取销售佣金。
推客不用囤货,也不用参与发货环节,只需做好两件事:
第一,做好机构选品挑品;第二,盘活手中的私域用户,把供应链端交给机构和商家,直接跳转到商家小店完成交易。
实际上,无论是微信小店还是小程序,本身并不自带流量,更多是交易工具,只是在用户体验、运营深度、触点互通、商品上架等方面各有优势。
品牌商家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全域带货者,从微信推客开始
微信朋友圈开放微信小店挂链功能,意味着微信小店推客正式开启“内容 – 社交 – 成交 – 收益”的内容变现闭环。
对于推客来说,不用开直播、不用挂链接,只需做好两件事:
第一,打造朋友圈内容;第二,一键分享商品卡、直播间、短视频到朋友圈,就有机会通过自身社交流量实现分销转化。
对于商家而言,把商品上架到优选联盟,凭借好产品和高佣金,自然会吸引机构合作和推客分销。
对于机构而言,要做好平台两端的链接工作,一端连接品牌商家,另一端招募培养推客。
例如,童装品牌巴拉巴拉通过推客分享,单场销量超过130万;演员朱泳腾在推客模式助力下,单场直播销量破百万;云集单条爆款短视频赋能团长成交,4小时单条视频转发量1万 +,成交8517单。
关于商家、机构和推客的参与路径:
商家可将商品入驻优选联盟,通过配置 “机构推广” 选项并确定佣金比例,提高商品在带货机构面前的曝光度。同时,发放优惠券等福利活动也能增强商品吸引力。
带货机构在后台启用 “推客带货” 功能后,可挑选目标商品或内容,向推客发起带货邀请。
个人若想成为带货者,注册成为带货用户并与机构合作后,就可以在社群、朋友圈等场景进行商品推荐和内容种草,通过带货赚取佣金。
个人成为推客的步骤,以以下流程为例,先找到推客机构,完成申请推客、绑定机构,就可以分享产品,通过分销获得佣金。
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大幅降低了小店的带货门槛,通过商家、机构和普通用户的协作,让带货流程顺畅进行。商家能提升销售额,机构可开拓新的销售路径,普通用户也能通过分享商品信息、直播间及短视频等内容获得佣金,共享带货市场红利。
商家如何联动运营微信小店 + 推客?
品牌商家布局微信小店与推客,可从产品组合、推客体系、全域触点这三大核心维度入手,把握“公私域联动”的核心逻辑。
1. 产品组合:爆款引流 + 高复购品锁客
1)爆款冲锋:挑选1 – 2款高颜值、强痛点的产品作为“诱饵”,设置30% – 50%的佣金,吸引推客主动推广。比如,美妆品牌可推出“熬夜急救面膜”,用“急救”“快速见效”等关键词激发需求。甚至结合送礼物场景,在标题上添加支持“微信送礼物”的标记。
2)复购型产品沉淀:搭配高频消耗品(如母婴用品、零食),通过会员体系(积分兑换、专属折扣)提高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2. 推客体系:金字塔分层管理
推客体系除了微信小店的分佣激励机制,还需要通过私域对推客进行内部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销售产品以获取佣金。
1)头部推客绑定:对月销超过500单的核心推客提供额外激励和奖励,重点维护这部分推客。
2)腰部推客激励:设置阶梯佣金,配合周榜奖励(如内部前10名送实物礼品)。
3)素人推客激活:提供“一键转发”素材包,帮助他们完善素材和推客链接,降低营销门槛。
3. 触点矩阵:微信全域,公私域联动
微信生态的独特玩法在于其乐高式的互通互联,每个触点可以相互嵌套,形成非中心化运营模式。
比如云集,采用小程序 + 视频号 + 微信小店的套娃式玩法,既能整合团长推客通过小程序选品,又能内嵌短视频内容直接转发带货,还能实现微信小店推客转化,形成“私域→推客→内容→公域”的转化模式。
还有更多玩法场景,比如以下两个:
1)公众号 + 小店双引擎
公众号是品牌与用户沟通的重要窗口,拥有大量粉丝。商家可在推文中巧妙嵌入商品卡,让用户在阅读文章时能直接点击查看商品详情,实现从内容到交易的无缝跳转。同时,设置 “领10元券” 等跳转链路,用优惠券吸引用户进入微信小店,提高购买几率。这种 “内容 + 电商” 的模式,既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又能引导消费,实现流量高效转化。
2)直播 + 推客裂变组合
直播因其直观、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热门营销方式。在直播间设置 “推客专属价”,让观众看到成为推客的额外福利,吸引他们加入推客行列。同时,引导推客在社交圈子分享直播链接,邀请好友观看。直播本身就是优质的内容素材,能强化推客转化和裂变。
结语:闭环的完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微信小店朋友圈带货,表面上是功能更新,深入探究,实则是社交电商从“货架逻辑”到“信任逻辑”的质变。
对于商家来说,与其纠结“要不要发广告”,不如思考如何将商品转化为“朋友安利”的内容,通过客户证言、场景细节图和痛点文案,让朋友圈成为推客信任转化的场景。
毕竟在微信生态中,最好的流量不是算法推荐,而是人心所向。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