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消费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能成为国民品牌的却屈指可数。不少品牌要么爆火后迅速消逝,要么后续增长乏力,陷入用利润换流量,最终流量难撑成本的恶性循环。
在此背景下,王小卤是少数能实现逆风增长的品牌。作为零食品类的新品牌,去年618期间,王小卤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增速高达3000%,让老牌“有友”也望尘莫及。
实际上,从王小卤入驻天猫,开始做虎皮凤爪这个品类,仅仅过去了2年。
从第一年销售额2000万元,到两年后半年销售额破2亿,王小卤在品牌营销方面究竟做了什么?
它是如何仅靠虎皮凤爪这一低价单品打开亿元市场的?在营销过程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下面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切入细分赛道,打造“超级单品”
若说流量营销对王小卤的成功贡献了60%,那么剩下的40%则得益于选对了品类赛道。
多数休闲食品品牌采取多SKU策略来覆盖整个领域,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一个品牌有上百个SKU。
而王小卤独辟蹊径,只专注于虎皮凤爪这一单品。
在王小卤之前,没有品牌主打虎皮凤爪,但多数零食品牌都有这一SKU。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且正确的策略!
这与泡椒凤爪品类的老品牌有友的打法类似,有友仅靠泡椒凤爪这一产品,就占据了79%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吃过泡椒凤爪的人都吃过有友。
王小卤也想达到同样的效果,成为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实现心智预售。
就像想买瓜子时,很多人会选洽洽;在众多辣酱中纠结时,八成会选老干妈。
而且,其他瓜子和辣酱做广告时,也会不自觉地唤起我们对这两个品牌的印象。可以说,其他竞品的广告费至少有30%是为头部品牌付的。
这就是细分领域头部品牌和“超级单品”的力量。
王小卤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即便后来虎皮凤爪带动了整个品牌的发展,王小卤的营销理念始终未变。
目前,王小卤已推出十多个SKU,涵盖辣卤零食类热门的猪蹄、魔芋爽、腐竹、鱼皮脆、柠檬凤爪等。
不过,其他品类只是丰富品牌供给,并非销量重点。
王小卤的焦点依旧是虎皮凤爪,这种聚焦的营销模式提高了打入市场、实现品牌扩展的效率和效果。
如今的食品企业,仅“好吃”已不够。消费者细分需求增强,更需要细分领域的龙头代表。
比如良品铺子,虽是零食头部品牌,很多人都听过,但很难说出其代表产品。提到芒果干或核桃仁时,大家不会想起它,它更多只是个模糊的“零食”概念。
这样一来,零食领域的其他品牌都会蚕食其市场份额,看似“大而全”,实则无优势领域。
这种打法适合营销预算有限、想快速切入市场并覆盖人群的品牌。
二、产品定价策略
王小卤的定价策略值得探讨和学习。
定价直接影响品牌的利润空间和营销配比。
多数商家定价遵循两个标准:
像发展迅猛的三只松鼠,电商崛起后开拓线下门店,看似风光无限,但去年净利润却持续下滑。
问题根源就在“定价”上。
小家电品牌小熊也有同样困扰,近几年利润不断下跌。
它们通过与市场持平或略低的价格跑规模,快速覆盖市场,但利润有限,后劲不足。
所以,王小卤几乎摒弃了这两种定价模式,而是根据最终效果和目的反推。
即采用“成本+基础利润+产品后期迭代溢价+营销费用+折扣空间”的定价方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其产品价格一开始就远高于竞品,单个凤爪平均售价超5元。
这确保了后期营销中,即便流量成本增加、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变动,或品牌策略调整,利润空间仍能保持相对宽松。
三、投放营销策略
在流量时代,营销是品牌绕不开的话题。王小卤能成为TOP1,离不开饱和式的内容投放。
商家们都感受到,线上流量红利渐失,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如何让每个流量和互动都带来转化,成了商家们研究的重点。
事实上,很多新消费品玩法趋同,即便产品宣称“与众不同”,消费者也难感受到差异。
同时,用户人群不垂直、难区分,营销变得异常艰难。
可能为他人做嫁衣,也可能无法引发用户反馈。
因此,如何省钱又有效地投放广告,是每个品牌关注的焦点。
王小卤也面临同样问题。
尽管其鸡爪品质严格把控,每个都超40g,卤制配方研发也投入大量精力,但这些不易被消费者快速感知。
对此,王小卤的对策主要有两点:
下面详细分析。
1. 选择流量尽可能大的平台
当产品人群区分不明显时,覆盖更多人是关键。
王小卤选择了抖音和小红书。
抖音用户广泛,是娱乐性平台。王小卤想触达更多人群时,抖音是不二之选,即便其调性和环境更偏向娱乐而非购物。
而小红书以种草和好物分享为主,聚集了大量购买力强的用户,能实现深度种草和高效转化。
王小卤80%的用户是女性,与小红书用户画像契合。
在小红书上,与凤爪相关话题词热度排名前十中,有六个与王小卤产品特性高度契合。
这保障了王小卤在小红书的投放效果和曝光度。
投放初期,王小卤先与小零食垂类KOL合作,引发社交媒体讨论,快速积累用户心智。
投放节奏上,不冒进,通过日常密集稳定的投放,迭代形成可复制的爆款内容。
在618、双十一、女王节等大促前夕,会增加投放频率。
如去年双十一,十月中上旬就在小红书铺垫声量,种草带来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3,这也是GMV增量的重要来源。
2. 用消费者能get到的点反复强调形成记忆锚点
在当下的种草环境中,卖点阐述很大程度影响消费者印象和转化。
部分合作商家仍停留在电商和数据化卖点上,尤其3C类目,这不利于转化和种草。
为方便对比,这里展示表格,看看王小卤产品卖点和种草宣传话术的区别。
王小卤筛选了卖点展示内容。
像打磨口味的过程、花费时间等普通用户难知晓的内容,未进行宣传,以免种草生硬、效果不佳。
通过用户易理解的形容侧面展示卖点,让用户感受而非直接告知,这是高效种草、打动消费者下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达人策略
起初,王小卤选择零食分享类博主,覆盖核心用户,实现早期触达和人群渗透。
整体增长遇瓶颈时,通过扩大投放场景和覆盖面,触及潜在用户,护肤、家居、母婴等博主也成为投放对象。
达人层级选择上,除大量素人“自来水”种草外,主要选1 – 10万粉的中腰部博主传播声量、促进收割,配合5000千粉以下的优质KOC,在小红书形成真实口碑反馈,促进转化和内容留存。
五、关键词策略
关键词选择上,除品牌词“王小卤”外,多布局品类词如【虎皮凤爪】【凤爪】,平台自带热度的搜索词如【零食】【零食测评】【平台好物】等。
还选择平台热度高但笔记露出少的场景词,如【追剧零食】【年货零食】【零食测评】等,这类搜索词竞争小,笔记能获更多曝光。
六、内容策略
若苦恼如何统一内容输出、有效种草,王小卤是很好的范例。
王小卤初期投放多通过图片+文案展示。
虽近年各大平台扶持短视频,但王小卤未完全追随。
对其卖点展示,图文和视频效果相当,且图文笔记迭代和投放成本远低于视频。
这也是多数食品品类选择图文笔记的原因,占比超70%。
1. 统一视觉锤,图片+文案反复强调一秒脱骨
看过几篇王小卤投放内容,就会深刻记住其骨肉脱离状态和“一秒脱骨”。
从视觉和文字上强调这一卖点,让消费者知道王小卤脱骨轻松、吃肉方便且肉多。
这是通过不同内容和展示方式投放总结迭代出的爆款内容。
统一内容输出+垂直类目人群反复触达,让王小卤在零食类目迅速崛起。
同样在小红书成功的空刻意面也用了此方法,通过大量牛肉块特写,让人秒懂肉多美味。
即不要分散精力,用同一套内容打法反复强调,饱和覆盖目标人群,避免内容方向多变,难以形成统一印象。传统广告中,脑白金就广泛运用了此手段。
2. 除了单品种草外,王小卤同样投放了许多合集类笔记
合集类笔记在小红书热度高,虽会带动竞品销量、分散用户注意力,但也能蹭竞品热度,增加自身曝光。
选择合集对象时,避开辣卤类零食,与饱腹、膨化、零嘴、饮品等品类产品做合集,最大程度避免流量瓜分。
布局这类笔记时,嵌入使用场景和关键词,带来更多热度和搜索流量。
3. 挖掘更多使用场景
投放中后期,打透零食类博主后,王小卤拓展使用场景,覆盖更多人群。
将王小卤与热门食谱结合,这类博主粉丝粘性高,内容有价值,平台初期曝光好,还有长尾流量。
结合前期单品种草,实现多维度内容反复触达,最终促进转化收割。
七、利用直播大力收割流量
头部主播李佳琦影响力巨大,王小卤抓住机会登上其直播间。头一天就卖完年货节备货,仓库清空。
李佳琦团队审品标准严苛,王小卤一次通过,除产品口感和品质好外,小红书KOL种草也起了重要作用。
群众基础和声量是审品重要维度,品牌市场讨论度、基础用户数量等,很大程度影响主播带货难度和转化率。
王小卤的发展路径与曾服务过的一个品牌类似。先在小红书通过KOL种草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