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鲜为人知的微信“送礼物”数据

微信线上送礼正重新诠释“送礼”的内涵。与传统线下送礼不同,它营造了更多“轻社交”场景,注重便捷、快速地表达情感。

腾讯营销洞察(TMI)团队借助10组数据,揭示了微信“送礼物”背后的深度发现。

数据呈现如下:

  • 春节期间,全平台200元以下的礼物最受青睐,66%的消费者没有进行比价。
  • 春节时,食品饮料行业在微信送礼方面表现出色,坚果礼盒、零食大礼包、巧克力礼盒等都是春节送礼的热门选择。
  • 春节期间,食品饮料部分头部商家通过微信送礼功能吸引的新客占比达50% – 70%,且年轻用户成为送礼主力军。

那么,线上送礼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增长新机遇呢?这些数据将为你提供全新的参考,以下是详细解读:

数据一:52.3%的被调研用户表示会通过微信送礼来表达即时情感

节日固然是品牌布局送礼场景的好时机,但送礼机会远不止于此。在日常场景中,如表达感谢、问候朋友等轻社交场景不断被挖掘,成为送礼的新契机,为线上送礼开辟了更多可能。

数据二:送礼首选是“家人” ,“职场/好友”场景拓展空间大

家人和亲属仍是线上送礼的主要对象,83.6%的被调研用户表示会在日常有仪式感的日子通过“微信送礼”为家人亲属送上礼物。其次,情侣和伴侣之间的线上送礼也备受重视。同时,职场同事、好友等关系也逐渐被纳入送礼范围,成为新的增长点。

数据三:春节送礼时66%的消费者未进行比价,对价格关注度降低

线上送礼时减少对价格的关注,表明年轻一代倾向于降低关系维护成本,拓展弱关系社交圈。这些礼品被视为社交货币,有新意和心意更为重要。

数据四:春节期间食品饮料行业在微信送礼中表现突出

春节期间,食品饮料产品成为微信送礼的主要选择之一,不少商家借此实现了百万GMV。坚果礼盒、零食大礼包、巧克力礼盒、箱装牛奶、车厘子等都是春节送礼的爆款。

数据五:春节期间食品饮料行业平均收礼率达57%

收礼率指收礼方打开礼物并填写地址的比例,平台不断完善功能以提高送礼接收率。例如,通过提醒功能提升收礼率,1小时后未收礼会发送提醒,礼物失效前1小时会进行二次通知;同时,曾在微信小店下单或曾在微信录入地址的用户,会自动调取历史地址,无需填写。

数据六:春节期间69元/150元单价的食品饮料商品送礼量高

除瑞幸的咖啡礼盒成为大爆款外,春节送礼TOP3的商品并非最低价,中段价位的69元/150元客单价商品送礼单量最高。其中,150元的春节大礼包接收率和送出率最高,69元的适合朋友间尝试性送礼。

数据七:春节送礼赠品杯子是食品饮料行业的潜在爆款

捆绑杯子的商品转化率和广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SKU。例如,瑞幸39.9元的马克杯套装成为爆款,说明实用、质优、可视化强的赠品能提升商品吸引力。

数据八:春节期间食品饮料行业头部商家新客占比50% – 70%,年轻用户是微信送礼主力

送礼功能对商家拉新作用显著,80%的商家认为其有助于生意增长。春节期间,部分食品饮料行业的头部商家通过微信送礼功能吸引的新客占比达50% – 70%,年轻用户成为送礼主力。

数据九:春节送礼食品饮料行业头部商家80%订单来自微信聊天“礼物”入口

送礼GMV主要来自微信聊天“礼物”入口。在该入口内,商品被送礼次数越多,推荐排名越靠前,可形成正向增长循环。

数据十:春节送礼食品饮料行业投流中AI创作素材贡献10% – 15%的GMV

数据显示,送礼广告的投放表现优于日常投放。

目前平台推出了数字人口播、AI场景等AIGC创意辅助工具,帮助商家解决了素材创作效率问题。

目前AI创作素材在大量广告中贡献了10% – 15%的GMV,有送礼广告投放需求的商家可予以关注。

从轻礼到爆款,从用户行为到商家增长,这些数据展现了微信送礼背后的趋势和机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