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能否成为AI智能体元年?此前有Deepseek突然出现,之后又有Manus一夜成名。
近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人民网发文称,2025年或许会成为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推理大模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深度思考能力,这将促使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智能体”落地。
![图片[1]-百度李彦宏表示,2025年AI智能体可能会迎来爆发。-精准获客](https://cos.jingzhunhuoke.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20250331102609296.png?imageMogr2/format/webp/interlace/0|watermark/1/image/aHR0cDovL2ppbmd6aHVuLTEyNTYzNTAxMzMuY29zLmFwLXNoYW5naGFpLm15cWNsb3VkLmNvbS90dS_lupXoibJsb2dvLnBuZw/dissolve/100/dx/0/dy/10/gravity/southeast/scatype/3/spcent/32|watermark/2/text/57K-5YeG6I635a6iLWppbmd6aHVuaHVva2UubmV0/font/dGFob21hLnR0Zg/fontsize/28/fill/IzAwMDAwMA/dissolve/20/shadow/5/batch/1/degree/20)
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基础阶段、进阶阶段、高级(智能体)阶段、超级(创新者)阶段、终极(组织者)阶段。在终极阶段,AI将管理公司和机构,给人类工作带来巨大变革。
有人打趣说,虽然百度常常起步早但成果晚出,不过李彦宏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网友们的观点:
@嘻嘻招财:
当大模型进入应用的深水区,智能体本质上是场景入口的争夺战。百度在问诊、法律等垂类产品的布局,正验证着“场景即护城河”的逻辑。关键在于怎样让智能体突破信息检索层面,真正实现工作流接管。
@西蒙:
打工人最担忧的是“AI智能体将替代部分岗位”这句话,但同时又强调“AI能创造新职业,教人成长不会代替人”,这就很矛盾。
@Anna:
简单来讲,未来的智能体不只是被动执行指令,而是能像人类一样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这背后有两个重要推动因素,一是政策,二是AI算力技术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升级。
@在北京打工:
AI智能体的爆发不仅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更要解决用户信任问题。比如在法律行业,人们是否愿意让AI参与合同审核?这涉及数据隐私和责任界定等问题。
@姜好辣:
不管是人工还是智能,造福民众才是关键,而非单纯的替代。我们打工人现在要保持冷静,认可AI并学习AI。
@刚睡醒:
从大模型训练到多模态交互,再到长文本理解能力的突破,AI正在从工具向协作者进化。
————————
大家不必过于担忧,MIT研究显示,受冲击岗位中60%的工作内容可被替代,但完全替代率低于8%;中国工程院预测,2025年人机协作岗位占比将达34%。
所以,AI智能体的发展不会遵循简单的“替代 – 创造”二元逻辑,而是会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
正如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企业制度,AI革命可能带来“人机共生”的新型组织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关键不在于是否会被替代,而在于如何重新定位人类在价值创造网络中的位置。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