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已告别赚快钱时代,从“量变”迈向“质变”,步入竞争激烈的“下半场”。
近日,映宇宙旗下短剧公司快创向快手旗下短剧APP喜番发出警告函,将微短剧的版权之争推向台前。快创指出,喜番未经书面授权,擅自上架并传播其多部版权作品,即便快创明确表示不同意相关短剧在喜番APP上架,喜番仍未停止侵权行为,持续以付费或免费形式上架作品并获利。快创要求喜番在24小时内下架所有侵权作品及素材,否则将提起诉讼。
几天前,2月20日,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公开演讲中指责红果短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制作公司签署排他性协议,抑制了行业发展。
这两件看似并无关联的事件,背后实则是竞争残酷的微短剧市场。2024年,看微短剧的人数超过点外卖的人数,仅今年春节期间,就有超2000部短剧上线,其竞争激烈程度远超电影和电视剧。
在这个市场中,焦虑不断升级。用户付费变得更加谨慎,竞争对手日益增多。对于第一批入局的快手而言,它被抖音系红果短剧等后来者反超,加之行业模式从付费转向免费,快手短剧业务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01.快手短剧侵权?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亿元,首次超越当年国内425.02亿元的电影票房。小屏市场超越大荧幕,影视娱乐行业正发生着质的变化。
在微短剧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愈发重要,而版权问题始终是行业的隐患。
3月7日,映宇宙旗下的快创向快手旗下的喜番APP发出警告函。
警告函显示,快创发现喜番APP未经授权,擅自上架并传播其多部短剧作品。即便快创明确拒绝相关短剧在喜番APP上架,快手仍未停止侵权,持续以付费或免费形式上架并获利。快创要求快手在收到警告函24小时内,从喜番APP及其他未经授权的平台下架所有侵权短剧及相关宣传素材。
图源:微博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3月7日,也就是快创发出警告函当天,“快手黑板报”发布违规微短剧治理公告,称平台在审核和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片名低俗、导向有误,还存在违规剧“换马甲”传播的情况,破坏了社区健康生态。
显然,快创此举是为了保护内容创作版权。3月10日,映宇宙方面表示,“快手已与我们联系,目前只是了解情况,尚未给出具体解决方案,我们仍在进一步沟通。”
快创在业内并不陌生,它是映宇宙旗下专注短剧制作的公司。自2022年进入短剧市场,快创以“精品化短剧”为核心战略,成为映宇宙从社交拓展至短剧市场的主力军。
更重要的是,短剧业务为映宇宙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2024年上半年,映宇宙(3700.HK)总收入约35.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微短剧业务营收达6.4亿元,占总收入的18.2%,同比增长36%,成为映宇宙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图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不过,内容分发和用户粘性一直是快创和映宇宙面临的难题。和映宇宙的社交业务一样,快创的用户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第三方平台分发,这使得其在内容传播和用户获取上较为被动。此次与快手的纠纷,可能会促使快创向自建渠道倾斜。
事件的另一主角“喜番免费短剧APP”,是快手短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快手平台培养用户看短剧的习惯不同,独立APP喜番的定位更垂直,涵盖古风、青春、都市、家庭等多种题材的短剧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喜番主要采用免费观看模式,这意味着它要留住用户,必须依靠优质内容。
与抖音旗下的“红果短剧APP”相比,喜番的成长速度和用户体量较慢。Questmobile数据显示,去年11月,喜番短剧APP月活为309万,而红果短剧APP月活达1.4亿。“趣解商业”还发现,喜番目前仅支持安卓端下载,尚未在ios端上线。
图源:Questmobile
本质上,微短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此次事件反映出喜番在内容上的焦虑,以及微短剧行业版权保护的不足。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侵权行为可能是平台在激烈竞争中“以量换速”的策略,但长期来看,会损害品牌形象和创作者的信任。
02.快手的短剧“生态”
短剧兴起时,短视频平台率先入局。从短视频到短剧,本质都是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这种业务延伸顺理成章。
快手是第一批抢占红利的玩家,迅速构建了一套体系化的短剧生态。
近年来,快手不断丰富平台的短剧题材和品类。它推出了“星芒短剧”“剧星计划”等重点扶持项目,还开启了短剧档期化运作,根据不同节日设立专属短剧档期,如寒假档、新春档、青春季等,完善了短剧档期化运营布局。
可以说,在内容创作和用户活跃度方面,快手曾拥有绝对优势,也诞生了不少爆款短剧。
据“趣解商业”了解,截至2024年7月,快手短剧日活用户达3亿,较2023年增长11%;其中,每日观看10集以上短剧的重度用户达1.46亿,较2023年增长55.3%。
快手短剧不仅内容多元化,商业变现也采取“多条腿走路”模式。
当前,微短剧主要有两种变现模式,一是IAA(应用内广告变现),二是IAP(应用内用户付费)。前者是用户免费观看短剧,片方通过中插广告、品牌冠名等方式获利;后者是用户单集或单部剧付费解锁。
快手财报显示,去年三季度,IAA模式的成功运作使同期短剧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300%。
去年12月,为了激发更多用户的消费潜力,快手在IAP与IAA之外,推出了“付费短剧会员”。快手用户开通会员后,可在对应期限内免费观看8000 +部短剧,3天、7天、30天的会员卡优惠后价格分别为2.8元、4.8元、15元。对于合作方,新模式扶持期快手不抽佣,100%会员费收入让利合作方,未来平台大概率会根据播放时长与合作片方按比例分成。
图源:微博截图
然而,付费会员模式对用户质量要求较高,要留住用户,就需要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内容。
AI或许是个加速器。去年,快手基于旗下可灵AI提供深度技术支持的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上线后备受关注。上线15天内,正片5集播放量超5200万,全网话题曝光量达4.3亿。前不久,快手星芒短剧携手可灵AI出品的AI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也发布了先导片。
快手CEO程一笑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会上信心满满,短剧营销预算快速提升,单日峰值突破4000万元。从发展路径看,当下快手布局短剧的思路已从单一的内容布局,拓展到撬动整个快手商业生态。
03.短剧“下半场”怎么走?
“横店变竖店”,微短剧市场愈发火热。快手用五年多时间取得先发优势,但在竞争激烈的微短剧市场,要实现持续增长并非易事。
随着爱奇艺、腾讯、百度、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纷纷入局,短剧市场已成为一片红海。
激烈竞争下,内容疲态初现。今年春节是短剧市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春节档,但热度不如去年,很难重现去年《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辉煌。
据新媒体“娱乐资本论”统计,今年春节付费领域表现最佳的是男频短剧《老千》,加上《好孕攻略》,是今年唯二热力值2000W以上的春节档短剧。与去年春节相比,今年春节档表现欠佳。
图源:娱乐资本论
市场竞争激烈,题材同质化严重,用户审美疲劳,大家都在“卷”。在这个热火朝天的行业中,快手的优势不再明显。
其中,势头最猛的当属快手的老对手抖音。
2023年5月,抖音集团推出“红果免费短剧”APP;同年8月,红果短剧App正式上线。据QuestMobile数据,到2024年年底,成立不到一年半的红果短剧月活规模突破1.5亿,同比增长551%;今年一季度,红果短剧用户日使用时长达1.38小时,超过了爱奇艺、腾讯视频和芒果TV。
凭借免费模式,红果短剧发展迅猛,推动了整个行业短剧模式的变革。据DataEye数据,去年1月 – 12月,免费短剧市场占比从11%攀升至近60%。
红果的策略是“大力出奇迹”,广撒网,靠数量打造爆款。据“趣解商业”了解,红果作为平台托底,会为制作方提供大量方向和脚本,吸引了众多短剧影视机构。2024年,红果与600余家机构合作生产内容。
图源:QUESTMOBILE截图
与付费模式片方花重金投流不同,免费模式下,片方无需自己投流,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分账方面,1月17日,红果短剧公布去年12月剧本分账情况,单月剧本总分账金额超3200万,一些头部短剧剧本单部分账金额超百万元。
不依赖投流,就只能靠内容取胜,这考验的是整个短剧生态。和长剧一样,上游IP的内容供给至关重要,而这正是快手的短板。
红果有番茄小说的IP储备实现内容规模化供给,百度通过整合七猫小说资源构建“IP – 短剧 – 流量”闭环,“优爱腾芒”长视频平台背后的阿里、百度、腾讯、芒果超媒都有自己的IP库。相比之下,快手大多依靠外部合作提供IP,在稳定性和储备量上有所不足。
如今,微短剧市场已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比拼内功的阶段,打造爆款难度增大,如何激发用户的“爽”点是共同面临的难题。对于快手而言,或许需要重新思考短剧在内部的定位。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