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微信公众号开启灰度测试,支持选中文字进行划线“评论”

日前,微信公众号正在进行选中文字划线评论功能的灰度测试,该功能主要有以下特征:

1. 划线评论仅在相应段落出现,公众号底部留言区域不显示。

2. 公众号作者在后台无法查看用户具体评论信息,若想查看其他用户的划线评论,需在“划线”频道查看。

3. 划线评论无字数限制,最短 1 个字,最长可达几个段落。

4. 划线评论功能仅适用于最新文章,历史文章不支持。

5. 此功能目前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据观察,一个公众号是否支持评论划线功能并无明显特征(如是否为新闻媒体账号、是否为新号、是否为原创文章等),预计后续会大规模开放。

6. 若公众号作者不想让用户进行选中内容划线评论,可在公众号后台的互动管理→划线→右边评论设置中,关闭“允许用户评论此文章的划线”按钮。

图片[1]-微信公众号开启灰度测试,支持选中文字进行划线“评论”-精准获客

微信公众号文字选中划线评论的使用方法如下:打开想要划线评论的文章,长按想评论的语句或段落,会出现“写评论”字样,点击后在下方输入框输入内容即可。

经测试发现,微信公众号的选中文字划线评论功能存在两个 Bug:

1. 当评论文字过多时,会显示系统错误。

2. 设置精选评论的按钮十分隐蔽,用户需在公众号后台的“互动管理→划线→评论区→再点击评论”,才能找到“精选评论按钮”,作者可在此进行精选、点赞、回复操作。不过,即便公众号作者选择“精选”,其他用户也无法从底部“留言”区看到,只有浏览到该段落并进一步点击划线详情,才能看到相关评论。

选中文字划线功能并非微信公众号首创,该功能最早应用于微信读书 App,在其他网络小说 App 上也能见到,用户可对书中段落发表评论见解。微信读书的老用户对公众号的这一功能想必十分熟悉,在一些热门书籍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不少“经典语句”的划线评论,其他用户的评论既能增加内容量,又能补充读者视角。

图片[2]-微信公众号开启灰度测试,支持选中文字进行划线“评论”-精准获客

微信公众号“借鉴”微信读书的选中划线功能,显然是想扩大内容增量,增强用户与内容及创作者之间的粘性,但这可能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用户使用微信读书时多处于“沉浸”的“深度阅读”状态,而阅读微信公众号时,部分用户只是“浅度阅读”,可能只是“随便看看”或不小心点开。这种情况下,用户最多在评论区留言,或收藏优质内容,“选中文字”评论功能反倒让用户有些无所适从。

这实际上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态有关,微信读书上的内容相对严谨,很多是出版类图书,而微信公众号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用户难以“沉浸”其中,更别说进行选中评论了。

第二,文字选中划线评论功能对头部创作者有利,对中尾部创作者作用不大。留言评论要成为内容增量,前提是数量足够多,若划线评论人数寥寥,该功能的价值就难以体现。

头部创作者的优势在于其文章阅读量通常较高,留言评论人数也会很多。有创作者分享过某篇文章的数据,划线人数近 1000 人,此时被选中的段落会形成新的内容区,评论互动也更有价值。

但显然,如果创作者的划线评论人数极少,其他用户看到也不会有反应。

第三,曾有公众号作者调侃,微信公众号的读者普遍年龄偏大,有不少“大爷大妈”。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微信作为国内月活跃用户数最多的 App,用户群体覆盖范围广,却没有一个统一渠道告知用户“新上线了什么功能,该如何使用”。

选中划线评论功能也面临这种尴尬,年龄偏大的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微信公众号划线,更不会对内容进行评论。

用户不了解、不会用,就会产生一定的沉默成本,这也是微信每次推出新功能时的尴尬之处。

当然,从产品角度看,微信这个“巨轮”仍在创新,确实值得称赞。一款好的产品,就是要在各种情况下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