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B端APP产品的端内运营方式主要有资源位运营和PUSH运营。

对于B端APP产品的产品运营岗位而言,APP端内运营主要涵盖资源位与PUSH的常规运营。

01 资源位:天然的产品广告位

资源位,也被称作“广告位”,是APP端内天然的推广入口。常见的资源位类型有闪屏(开机屏)、弹屏、首页banner、二楼,此外还有特型通栏(通常在大型活动时开放,首页不定期展示)、头条动态轮播、搜索热词、排行榜、首页图标和气泡等。

图片[1]-B端APP产品的端内运营方式主要有资源位运营和PUSH运营。-精准获客

1. 闪屏 | 开机屏

  • 展示形式:多以海报、动图、小视频等形式呈现,满屏显示。
  • 展示路径:APP开屏即显示,时长一般在几秒以内,大多不超2分钟,用户点击右上方“跳过”或“跳过广告”可忽略。
  • 展示内容:包含产品功能、平台活动、内容资讯等。
  • 视觉要点:标题用大字突出,画面设计要醒目,如主画面可设计成红包样式、抽奖界面等。
  • 数据情况:曝光量大,点击率通常高于弹屏与首页banner,存在用户误触可能。

2. 弹屏

  • 展示形式:一般为海报形式,与闪屏(开机屏)不同,非满屏显示,以类似弹窗形式出现在界面正中央。
  • 展示路径:用户打开APP使用过程中弹出,属强打扰类型,用户需手动点击×或点击弹屏外界面关闭。
  • 展示内容:有产品功能、平台活动、内容资讯等,还可宣传最新业务。
  • 视觉要点:文字精炼,每行最好不超10个字,可分行;主画面不宜过大;可增加趣味元素,如音乐盒子、CD播放机等。
  • 数据情况:点击率一般低于闪屏(开机屏)、高于首页banner。

3. 首页banner

  • 展示形式:多为小图形式,常见窄条矩形轮播图,也有圆角矩形、正方形豆腐块等形状。
  • 展示路径:常位于首页第一屏,位置醒目,流量大。
  • 展示内容:有产品功能、平台活动、内容资讯等,大多是凝练要点加吸引用户点击的按钮,可为产品新功能设常驻banner提高用户感知度。
  • 视觉要点:文字内容大多2行,一般是标题加副标题或亮点提炼;画面元素布局紧凑,常带引导点击的按钮图标。
  • 数据情况:点击率一般比闪屏(开机屏)、弹屏低,但潜在曝光量不可忽视,如用户在该页面的浏览UV、停留时长等。

4. 二楼

  • 展示形式:一般为矩形宽图形式。
  • 展示路径:位于首页,用户下拉界面再松开可见。
  • 展示内容:有产品功能、平台活动、内容资讯等,可创意发挥,不过B端APP产品的二楼较常规。
  • 视觉要点:大字标题;画面元素一般充满整个画布。
  • 数据情况:点击率为100%,因用户下拉首页界面再松开就算点击,目前二楼点击人数等于曝光人数,不存在潜在曝光量。

02 PUSH:免费的宣传小能手

PUSH是产品运营常用手段,通过PUSH可促使用户打开APP、增加活跃度,吸引用户使用产品、提高留存率,还能对用户进行功能教育、知识培训、活动推广等。

常见的PUSH类型有活动类、产品类、资讯类,以及产品侧基于关系链设置的自动化PUSH。活动类PUSH主要宣传平台活动吸引用户参与;资讯类PUSH多分享干货、政策解读、UGC内容分发等;产品类PUSH则以宣传产品亮点、介绍功能、吸引使用为主。

  • 发布内容:包括标题、副标题、正文、链接,部分还有封面图。若想放小视频、长图文,可先用网站工具生成链接。
  • 展示形式:未打开APP界面但开通消息提醒时,可在锁屏界面、开屏界面消息栏看到;打开APP后,在“消息”里有未读消息提醒。
  • 推送频率:不宜过多,以免打扰用户致其卸载APP或关闭消息提醒,通常每天1条较常规。
  • 推送时间段:早上上班、中午午休、晚上下班、晚上睡前是用户使用手机高频时段,可按需选择。
  • 目标用户分层:可根据用户基本属性,如年龄、性别、城市等筛选;也可按行为特征,如使用设备、活跃时间段等筛选;还能根据用户生命周期,如新增、流失、活跃用户等划分;也可从产品业务维度,如意向、付费、VIP用户等划分。
  • 数据检验:覆盖人数、点击人数、点击率是核心数据指标,还可查看发送失败用户,了解无法接收消息用户数量和PUSH沉没成本。

需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资源位和PUSH并非相互孤立,它们与其他运营手段也不是割裂的。APP端内运营需与活动运营、社群运营、内容运营、短信运营、客户服务、线上线下培训、品牌推广等结合,才能形成产品运营的业务闭环。

运营人员要了解并熟悉线下业务场景(特别是B端产品),与产品直接目标用户定期沟通,洞察市场与业务变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