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脱发困扰我常在小红书上寻求帮助。作为新兴的“搜索引擎”,小红书因信息流广告少、内容丰富且覆盖面广,备受年轻人青睐。
然而,我近来却发现被小红书的套路所坑。虽说小红书在内容右下角显著标注了【广告】【赞助】等信息流广告,但实际上暗藏的广告众多,且难以分辨。
小红书常见的广告形式
信息流广告:小红书主动推送给用户的信息流广告,通常会出现在“发现页”。
此广告形式会依据用户画像及关注习惯进行分类,进而匹配对应的展示内容。其一般以图文或视频呈现,具有较强的原生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发现页信息流广告)
搜索广告:品牌方依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内容、特点,确定相关关键词。当用户进行此类关键词搜索时,广告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这种广告需用户主动搜索来触发,所以具备较高的精准性和意向性。
(更精准的搜索页广告)
开屏广告:用户打开小红书 APP 时最先看到的便是开屏广告,通常以全屏形式展现。
此广告形式有着极高的曝光率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迅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相对其他 app 较少的开屏广告)
达人笔记:品牌方与小红书上的知名博主或意见领袖合作,让他们发布带有品牌信息的笔记内容。
借助达人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这种广告形式能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并实现高效的内容传播。
(最常见的达人笔记广告)
小红书赞助与小红书广告的区别
小红书赞助
博主与商家合作,在蒲公英平台报备,属于商单合作的笔记。博主添加笔记时,会显示企业号投放。企业号进行信息流投放,也会出现“赞助”。
若笔记内容有营销目的,选择【营销推广】,推送的笔记会打上【赞助】标。
若笔记是纯科普类方向,选择【内容加热】,此时推送的笔记无任何标识。
小红书广告
即效果广告(信息流广告+搜索广告),仅供企业号使用,以点赞计费。投放效果广告的笔记,会被打上【广告】标。
小红书的广告可链接到平台外网站,而赞助只能链接到平台内网页。
这些广告虽有明显的【标识】,能被用户轻易识破,但还有许多【隐藏】的广告,令用户难以分辨究竟是广告还是正常内容。
小红书的“隐形”广告
“我粉丝少,我没广”
浏览小红书时,常能看到【我粉丝少,请相信我】这样的标题。点击其主页,确实粉丝不多,且主页内容多为日常分享,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素人发现好物后迫不及待在网络上分享的样子。
但实际上,这类帖子大多是品牌的营销套路。
由于小红书独特的流量分发机制,不像抖音快手等平台将流量集中于头部主播,而是依赖粉丝。小红书的流量集中在发现页,这一页的流量推荐与用户浏览习惯相关,和博主粉丝及流量的关联没那么紧密。
这意味着只要博主的账号正常未被限流,就能在发现页正常推荐,用户一旦点击浏览,就会持续获得推荐和更多流量。
正因如此的推荐机制,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找素人推广,既不影响流量获取,又能增强可信度,获取用户信任。
吐槽种草笔记
假借吐槽之名,实则种草,这是小红书常见的套路之一。
吐槽博主往往和素人博主表现相似,主页是日常分享,突然发布一条带有品牌的笔记,还是吐槽性质的,让人以为是真情实感,实则不然。
比如曾看过某博主在笔记正文吐槽理肤泉 B5 乳液难乳化、上脸油腻不好用,但又写道今天刷酸了,换个方法再试试。紧接着第二天在评论区置顶:刷酸后薄薄敷一层过十分钟再洗掉一点也不油腻,第二天早上脸嫩得发光,我掌握到它的使用技巧了(有一说一理肤泉 b5 这么使用确实效果好)。
实际上,吐槽种草笔记适用于那种使用方法稍复杂、易劝退用户的产品,有了前后对比,更易让用户接受,产生类似“要不我再试一次”的心理。
素人提问
无论是笔记提问还是评论区提问,下面都会有其他评论与之呼应。
通过 A 提问,B 评论,A 感同身受,两人相互交流几句,最后 B 说我用了 xxx 产品,才有了这个效果,于是 A 赶紧表示,那我也去买试试,以此增加可信度,引导路人用户关注咨询购买。
这类广告目前数量最多,也最不易被察觉,因为它抓住了用户急切解决问题甚至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同时多人回复更增添了可信度,让人忍不住想,万一真有用呢。
但实际上这些广告中品牌的效果还不如光明正大的种草,毕竟一般种草笔记中的品牌大多是用户熟知的,而这类在评论区暗广、遮遮掩掩的品牌大多鲜为人知,只能靠评论区用户的“真实”经历来增加“可信度”,获取用户“信任”。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