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在直播间投放方面常见的问题,您是否也碰到过呢?

【Q1】

我们从事通投直投功效食品领域,运作了三天,一场时长为 4 小时,消耗约 1000 多元,点击率超过 5%,商品点击达 3 点多,创建订单为 2 点多,然而支付率极低,不足 20%,千展更是仅有 3 至 7 元。

我们拨打了回访电话,了解到未付款的多为老年人(明显经济状况不佳,以六七十岁者居多),加粉的也是此类群体。

我一直觉得直播间的人货场搭建没问题,初步猜测是定向的问题,可我们认为通投是相当智能的,拥有几千上万的场观,不至于难以促成几笔成交,所以当下我们陷入了迷茫,不知是定向还是直播间人货场的问题?

A:

这是一个极好的案例,梳理出了以下问题

1. 为何前期链路数据出色,支付率却如此之低

2. 通投是否精准智能,其背后的付费逻辑究竟是什么

3. 针对像这种低千展成本、持续高场观却低成交率的状况,在投放方面能做些什么?

问题 1 回答:

实际上已经找出了实际缘由,出现了大批并非商品所需的人群。

老年人甚至可能不具备支付功能,或许能看到下单率不错,有众多创建订单,但支付的寥寥无几,支付率低,且已观察到以老年人居多,可以判定为流量不够精准。

并且千展成本低,通常这部分人群的千展成本都较低,多为偏远地区的中老年人群。结论是人群不精准

问题 2 回答:

为何我选择通投,本应足够智能,为何还会出现人群不精准的情况?抖音的付费广告是以 oCPM 的付费形式,通过优化千次展示来进行付费购买流量,该如何理解这种优化千次展示。

今天我出去做调查报告,发放了 100 份,发现其中有 80 份由女性填写,为提升明天发调查报告的效率,明天我需要优化自身行为,专门挑选女性进行交流以提高效率,oCPM 付费与此类似。

在通投的情形下,后续会给哪些人群曝光,取决于谁更愿意进入直播间、停留、点击商品并完成购买转化,哪部分人群在这个链路中表现更好,哪部分人群就会持续获得曝光。

或许你会疑惑,明明没有转化,为何还持续给这个人群曝光,因为不单单看转化,实际看的是点击转化率高的人群。

oCPM 付费形式的广告出价,意味着系统能够保证在你此出价范围内获得的曝光实现一次转化,只要能够达成,就会持续消耗,刚好这部分人群竞争对手少,基数大,花少量钱就能获得高曝光,系统便默认能够实现此目标,所以通投情况下有可能持续给这部分用户曝光。

问题 3 回答:

针对此类情况,在账户方面其实只需校准定向即可,我发现很多人会有疑惑,为何别人通投可行,我却出现这种状况。

这涉及众多因素,有可能前期展示并实现点击的恰好是这部分人群,也可能是出价过低,系统为完成任务,在你选定的定向内认为只有这部分人群能够达成目标,其他定向按当前出价可能无法与他人竞争。

原因众多,通常我们不深究原因,只关注如何做,答案就是投流测试需要持续矫正人群,能圈定多精准就多精准,让与商品画像相符的人群在直播间不断产生行为,人的标签会给直播间打上标签,之后就会逐渐好转~

【Q2】

为何复购率低的品,兴趣要优先于行为呢?是否可理解为复购率低,所以买过的人群购买意愿低,因而优先定向给兴趣

A:

可以这样理解。当行为锁定电商行为,选定对应的类目或词,那么圈定的便是在抖音体系中历史产生过相关行为的用户,复购率低,其已产生过此行为,对应的购买概率自然会更低。

此时应当寻找那些持续关注对应商品信息、对对应商品感兴趣但尚未产生购买行为的人,所以兴趣优先于行为。

但这不能以客单价高低来评估,而是像问题所示,以是否有高复购率来评估,例如奢侈品,客单价很高,但一旦购买就会持续购买。又如扫地机,很少有人说买了一个还再买一个。

【Q3】

手选:兴趣优先于行为,应如何操作?是看兴趣覆盖人群数量大于行为覆盖人群数量吗?还是有其他操作技巧?

A:

这其实没那么复杂,在行为的关键词选择上,可以少选一些,仍以扫地机为例,直接选择生活电器类目就行,不必选择扫地机关键词,但在兴趣栏,可以选择扫地机,甚至直接勾选拓展词。

在行为选择上,除了扫地机不选,扫地机的拓展词中那些与扫地机并非强相关的,比如干净、清洁品等,还是可以选择的。我们说低复购品兴趣优先于行为,是在单一商品名下,不圈行为而圈兴趣。

【Q4】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精准找到目标人群?

A:

渠道众多,当然要得出确切结论需要上线测试,并获取实际数据

1. 第三方平台,查看竞争对手直播间的看播人群和成交人群

2. 官方平台,投放端的千策,小店端的商品数据

3. 对应品类在其他电商平台的数据,比如目前千策的八大消费人群其实源自淘宝,可以作为参考

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线索,比如通过用户洞察,自行观察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年轻人多还是老年人多;又比如产品经理,了解这款产品设计的初衷针对的是什么人群;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信息,都需上线测试,得出结论。

先确定基础人群有无差异,即性别与年龄,然后再进行行为和兴趣的选择,这个阶段建议手动选择,复购率高的品,行为优先于兴趣,复购率低的品,兴趣优先于行为。

【Q5】

当前一场直播大概需要多少素材量,又如何判定呢?

A:

一场直播所需准备的素材数量是基于什么来判断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直播间的 GMV 目标(通常依据历史场次而定)

2. 历史短视频引流带来的场观数量,基于目标需要放大到多少

3. 历史平均每个短视频能够引流的人数,短视频的爆量率是多少

4. 整体的投放预算有多少

举个例子,历史场次我的 GMV 目标是 100 万,过去我通过画面直投消耗 5 万,能够达成场次 GMV 目标,能够完成账面消耗和 ROI 目标,付费流量占比 50%,开播发布 5 个短视频,短视频进入直播间占比 10%。

本场次我的 GMV 目标要达到 300 万,已知当画面直投消耗金额大于 5 万时,ROI 会下降,其余量级需要借助推广短视频来补充,默认需要 3 倍于当前的人数,才能达成 3 倍的 GMV 目标,这其余部分的流量就得依靠短视频。

而后可以算出 5 个短视频平均每个短视频引流的人数,最后能够算出为达成此目标,需要增加的短视频数量

实际效果或许优于计算结果,也可能差于这个预估,历史数据越多,直播间稳定因素越多,这个预估应当越准确。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