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广告文案要如何撰写,才能让用户产生占了便宜的感觉?以下这两招一定要收藏好

广告文案怎样撰写,才能令用户

产生占到便宜的感受?又应怎样激发用户这种爱占便宜的心理?

本篇将为您揭晓 2 个妙招,促使

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

不管是从事营销工作,还是进行文案创作,有这么一句话您务必要铭记:

用户并非渴望购买廉价的产品,而是追求那种占到便宜的感觉!

是不是听起来有些绕,让人似懂非懂?

之前有朋友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在撰写销售文案时,怎样才能让他们感觉占了便宜,从而更乐意下单呢?

好啦,为了助您一臂之力,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将传授您 2 种创作文案的方法,让用户阅读之后,即刻萌生出占了便宜的念头,触动他们掏钱的开关!

学完之后,您能够即刻将其运用到您的销售文案当中!

在开始之前,先为您讲述 2 个故事,这将有助于您理解,在用户的消费过程中,爱占便宜的心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2 个小故事

1:卖水果的故事

曾有一位年轻人去购买水果,来到水果摊前。

他询问:“阿姨,水果怎么卖呀?”

阿姨回答:“1 斤 3 块,3 斤 10 块。”

这个人听闻后暗自欢喜,于是掏出 3 元钱买了 1 斤水果,接着又陆续买了两次,每次都只买 1 斤。

买完之后,他得意洋洋地笑着对阿姨说:

“嘿嘿,瞧见没,我仅仅花了 9 块钱就买到 3 斤啦!”

只见这时,阿姨不紧不慢地微笑回应:

“哈哈,自从我如此售卖水果,每次都能一下子卖出 3 斤呢!”

·····

2:沈万三卖皮衣的故事

(点击播放观看)

好了,看完上面这 2 个故事,您不妨先暂停片刻,思考一番,从上述的故事当中,您领悟到了什么?

是不是有种道高一尺,魔

高一丈的感觉,O(∩_∩)O 哈哈~

首先第一个故事,年轻人自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阿姨才是行家,她仅仅是给买水果的人营造了一种占到便宜的假象,其实年轻人根本没有捞到任何实惠,然而他却感觉自己像是占到了便宜似的;

再谈第二个故事,其实起初陆春香在房间里所说的 30 两,是故意说给顾客听的,目的在于抬高衣服在顾客心中的价值,而后沈万三听错,说衣服 10 两,也是有意为之,旨在让用户觉得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实际上原本对外出售的价格就是 10 两!

在这两个故事中,用户最终都爽快地掏了钱,并且都认为自己捡到了一个大便宜,为何他们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皆因他们爱占便宜的心理被激发了!

类似于这样激发用户占便宜心理的情形还有众多,下面我再为您列举两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此一来您将会理解得更为透彻。

二、2 个生活场景

场景 1:

例如此刻您前往移动厅办理流量套餐,存在如下套餐:

套餐一:15 元 10G/月

套餐二:20 元 30G/月

您跟我说说,您会选择哪一个?

倘若我没猜错的话,大概率您会选择第二个套餐。其实我要告知您的是,第二个才是他们力推的套餐,第一个只是一个参照,其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您选择第二个!

您或许会问了,为何要设置一个参照呢?

其实目的就是

激发您内心爱占便宜的心理

,让您感觉购买第二个简直太划算了!

场景 2:

再者,倘若您去过星巴克,想必对他们昂贵的矿泉水印象深刻;

您可能会感到好奇,专心卖咖啡不好吗?放置如此高价的矿泉水在那里,谁会去购买呀,难道钱多得没处花?

其实您又错了!

他们的矿泉水,并非供人购买的,而是供人观看的!

对,您没听错,就是摆在那里给您看的。

您或许要问了,为何要如此操作呢?

其实非常简单,也是

设置一个参照

,让您感觉一瓶矿泉水都卖这么贵了,相较于一瓶 25 块钱的矿泉水,一杯 20 多元的咖啡着实不算贵!

有没有发现,依旧是给用户营造了一种错觉,究竟是何种错觉呢?

用户花钱购买产品感觉自己占了便宜!

从上述的故事和生活场景当中,其实我们不难察觉:

用户在消费之时,并非要购买多么廉价的产品,然而一定需要有占到便宜的感觉

!一旦拥有了这种感觉,用户掏钱将会更为爽快!

那好,此前我们提及过,文案实则是通过文字来促成用户的交易,那么当我们运用文案来刺激用户达成交易时,是否需要激发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呢?

要!当然要!肯定需要!

好,既然需要,问题随之而来,怎样在文案当中激活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呢?

下面我来传授您 2 个诀窍,倘若您能将这 2 招运用得当,价值非凡,搬好小板凳,下面咱们正式开始:

三、第一招:制造价格对比

什么叫做制造价格对比呢?

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

价格锚点

找寻一个高价格的参照,从而让用户觉得,购买我们的产品所花费的金钱简直太超值了,进而激活爱占便宜的心理;

那具体应当如何撰写呢?下面我直接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例如有一家火锅店的文案是这样表述的:

80 元能够做些什么?享用一顿价值 300 元的正宗火锅!

咱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他们火锅的价格是 80 元,然而在文案当中,又找到了一个价格参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锚点”,让用户在心中进行对比,看到此处,用户的内心潜台词便是:

300 元的正宗火锅,那必定不错,竟然当下只需花费 80 元就能品尝到,赚大了!

您瞧,用户甚至可能不会去思考正宗火锅包含哪些内容,反正就感觉 300 元的正宗火锅极具价值,如今仅需 80 元,绝对不容错过!

称作

相同价值,付出不同价格

,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便被激活了!

再比如,您是售卖文案课程的,可以这样来撰写:

别人的几节课,收费 198 元,还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们加量不加价,足足 90 节,学了就能运用

咱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文案课程的定价是 198 元,那么怎样撰写才能让用户觉得课程超值,占到便宜了呢?

同样也设置了一个

图片[1]-广告文案要如何撰写,才能让用户产生占了便宜的感觉?以下这两招一定要收藏好-精准获客

“锚点”,让用户进行对比,是什么“锚点”呢?

便是别人几节课的量,收费与我们相同,最为关键的是还学不到东西;

反观我们的课程,90 节课,收费依旧是 198 元,并且学到的知识能够即刻用于实战;

两者一经对比,毫无疑问是我们的课程更为划算!

这称为

相同价格,获取不同价值

,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便被激活了!

好了,再来瞧瞧第二招,叫什么呢?

四、第二招:强调获得感

这种方法在文案当中也是极为常见的,尤其是在促销活动文案当中,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我们为用户派送福利的时候,务必要强调当下的获得感,清晰地说明用户即刻就能占到的便宜是什么!

这一招若能运用得当,用户的占便宜心理瞬间就会被激活,为了协助您理解,下面我依旧直接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比如您看看下面这几句话:

A:今日下单,5 折优惠

B:今日下单,买一赠一

A:今日下单,8 折优惠

B:今日下单,返现 20%

感觉有何不同?

是不是第二句话对您的吸引力更强一些,为何呢?

因为您感觉能够更加占到便宜,为何呢?

因为第一句话仅仅是在描述一个优惠信息,并未告知用户,这个优惠能为他们带来何种益处;

而第二句话则有所不同,我们将优惠信息隐藏在了对用户的好处当中,我们强调的是 

用户从这个优惠当中即刻能够占到的便宜是什么!

好,我再为您举一个例子:

比如您开了一家洗车店,如今为了锁定用户持续消费,举办了一个活动。

其实就是常见的充值会员卡活动,此时您的活动文案应当怎样撰写呢?

(PS:假设日常消费一次的价格是 30 元)

您来看看下面两句文案有何差异:

A:充值 500 元,享受优惠价 20 元/次!

B:充值 500 元,送 8 次洗车免单机会!

其实算下来两次的优惠幅度几乎相同,然而给用户的获得感却截然不同;

显然第二句话更能激发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因为即刻获得感更为强烈。

最 后:

用户的消费行为大多属于感性消费,他们不会去进行精细的投资回报计算,更多的只是在潜意识里判断,我购买的这个产品是否值得?

如果觉得值得,占了很大的便宜,那么掏钱就会更为干脆!

如果觉得不值,占不到一定的便宜,或许就会再观望一番!

所以,若想让用户阅读您的文案后,产生有便宜可占的感觉,那么就需要释放一个“诱饵”,去引导用户的潜意识做出判断;

当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您的产品已经让用户产生了购买的欲望,抛开这一点,即便用户再怎么感觉有便宜可占,也是徒劳的!

以上便是本次的分享,期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