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 4 年的信息流工作历程,我梳理出了如下这些踩坑的经验!

本文涵盖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1. 三大信息流媒体的差异

2. 创意的逻辑架构

3. 产品的科普介绍

4. 日常的操作要点

5. 踩坑的经验分享

一、巨量、腾讯、快手

三大信息流媒体的不同之处

1、巨量

① 平台特性

巨量平台的起量速度相对较快,其核心要点在于创意,能够进行干预的常规操作较少。

在冷启动时能够直接启用对应的转化目标。这一点与腾讯有所不同,腾讯必须先运用浅层的数据目标去积累数据并进行建模,而后才能切换至深层目标。

② 定向设置

大家时常提及通投,但我并不建议大家在毫无设置的情况下就直接投放,如此操作下来获取的流量会较为宽泛,最好还是进行一定的定向设置。

建议采用系统推荐的定向以及行业人群包,行业人群包可以让运营人员为你们打包,也能够在后台自行打包。

打包完成后要定时复盘不同人群包的效果,倘若发现某些人群包效果不佳,要及时舍弃。

③ 跑量影响因素

影响跑量的主要因素为素材和定向。

如果定向限制得过于严格,起量就会变得极为困难。建议一个人群定向达到几千万的规模,这种情况会相对容易投放。像单独针对某一特定地域进行投放的情况,难以实现放大,属于不可抗的因素。在能够放大定向时,尽量将其放大。

2、腾讯

① 平台特性

腾讯新账户的起量速度极为缓慢,可能运行一两周仍无法起量。此外,计划的衰退速度较快,对新建计划的需求极大。

计划衰退迅速的原因在于腾讯表现较好的计划,通常都是依靠人群包的定向。

在系统对人群的预估方面,系统会优先筛选核心人群,如果局限于某一个人群包,系统能够筛选的人群数量就会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计划和素材同时衰退的状况,这会导致新建需求的增加,形成一个负面的循环。

腾讯不像巨量能够直接运用非常深度的目标,例如直接启动首次付费这一环节,目前大部分行业都无法直接启用,原因是它们的数据样本数量过少。

一般而言,比如在游戏行业直接启用 ROI 系数是能够跑动的,然而在网服行业和社交行业,必须先运用浅层的目标进行运行,达到一定数量,积累足够的数据样本后,再切换至深层目标。

比如前期采用激活付费双出价,之后再切换到首次付费,接着逐渐切换至支付 ROI 系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倘若直接使用深层目标,就会出现没有曝光或者曝光极少的情况。

② 定向设置

人群包的效果最为出色,近期后台推送了人群包和经济行为下线的通知,大家无需为此焦急,因为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举例来说,一方人群包不下线,在数据样本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一方人群包绑包进行投放。另外,如果一方人群包的数据样本仅有几万,就用绑包加上自动拓量作为种子包进行投放。

③ 跑量影响因素

影响跑量的主要因素是账户余额和预算。比如一个新账户充值 10W 和充 50W,所获取的流量是不同的,在同一个账户中,仅充值 10W,很难实现跑量,直接充值 50W,则能够很快跑量。

3、快手

① 平台特性

快手与腾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起量速度缓慢,计划衰退迅速,对新建计划的需求较大。不过这里存在一个原因,快手旨在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据我的观察,起量素材曝光达到 200W 左右时,账户消耗可能会急剧下降,这是计划生命周期的一个瓶颈,建议大家留意素材衰退时计划曝光的情况。

快手的建模相较于腾讯略好一些。主要体现在付费目标方面较为出色,诸如单次付费、每次付费 ROI 系数、激活激活加付费双出价等都具备。

我的建议是,前期不必采用激活加付费双出价,可以先运用首次付费或每次付费来积累数据样本,然后再切换至深层的系数。前期直接运行系数,可能会出现难以跑量的情况。

快手的投留存目标相较于其他媒体更具优势,用户 LTV 较短。快手 APP 的人群画像,偏向于下沉用户,付费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大家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② 定向设置

常用的定向方式为系统优选和人群包这两种。

③ 跑量影响因素

影响跑量的主要因素是素材,快手对素材的依赖程度较高。

如果要投放快手,建议大家多开设几个账户,避免出现某条计划爆量带动账户起量,一两天之后,计划衰退账户消耗停滞的情况。建议多增加一些账户以分担风险。

小结:

Ⅰ. 腾讯和快手都会存在计划急剧衰退的情况,腾讯计划的生命周期通常为 1 至 3 天,快手计划在曝光约 200W 时会出现衰退,这两个平台对新建基数的要求都较高。

Ⅱ. 巨量更注重创意,不起量的原因,通常会给出标注,例如创意挤压、重复和低质。

Ⅲ. 人群包的更新频率,腾讯是固定的,需要经常进行打包。巨量是每日更新,无需每天都去更新。快手需要手动筛选,行业运营会推送一些人群包,但是他们推送的人群包基本上也是在后台筛选的。

二、创意逻辑

1、广告分发的逻辑

从当前几大平台的更新节奏以及未来的趋势来看,创意依然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优化师能够操作的空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依靠人力,而是更侧重于内容的分发。

① 分发策略

以巨量为例,当下巨量平台每 12 个视频插入 1 个广告。

相同的定向和相同的素材,7 天内推送不超过 6 次。意思是,一个素材采用相同的定向,在 7 天内不会让同一用户接收超过 6 次,1 天内不会超过 3 次。

此外,在重大的电商节假日或者流量挤压的时候,会减少频控。

为何媒体要求大量的基建和新素材的产出?

核心原因在于相同的素材、相同的定向在 7 天内不会超过 6 次,超过 6 次,人群就无法曝光。如果采用相同定向但不同的素材,就能够突破频控,这是其核心的底层逻辑。

所以大家要明白,媒体让你新建计划是为了让你增加消耗,但是你的目的是提升 ROI 和消耗,双方的利益点存在差异(分歧)。

② 预估策略

仍然以巨量为例,媒体每一秒都会对视频进行分帧打点的抽帧提取。比如你的视频可能有的时长为 20 秒,有的 30 秒,每个分帧 1 秒大概分为 20 帧,它会对帧数中的一些元素进行分别。

举例来说,某个视频的背景、人物、BGM 和营销卖点大概是什么方向,它会结合文案和视频创意的展现内容,共同去确定这个视频想要讲述的故事,让系统理解,你想要寻找的对应人群【听这种故事的人】。

此外,它会依据受众的点赞、评论、停留和举报的维度进行预估。媒体要顾及用户的体验感,所以会根据这些维度来判断用户究竟喜欢什么。

每个人身上都携带众多的用户标签,每种标签都有相应的百分比。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个人标签,来匹配视频进行推流。

大致的逻辑就是将【你想讲述什么故事】和【你想听什么故事】进行匹配。

③ 触达阈值

视频都存在一个预估的阈值。跑量较大的视频,同样会有预估的阈值,除非这个视频每天跑量的人群始终能够满足需求。

标签的人群始终能够满足跑量所覆盖的人群,它就不会衰退,但是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如果达到某个阈值,它就会逐渐减少曝光。

此外,dislike 较多,比如用户的举报较多,或者用户的负向评论较多,这种情况都会降低视频的曝光。

素材出现创意挤压、重复和低质的原因是什么?

有两个核心原因,其一为产出的新视频,并不等同于媒体认为的新视频。

其二是媒体对视频进行特征抽样提取之后,如果发现其中有很多内容是这个生态里的用户不喜欢的,那么就不会为你推流。

2、常用创意的产出与分析方式

① 素材制作

媒体会对素材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比如录屏、图片快闪、情景剧、其它、CG 动画、真人口播等类型。建议大家灵活分配比例,将风险和消耗进行分摊。

举例来说,第一周使用录屏效果出色,只有这一种视频类型,很难保证第二周同样的类型依旧能够表现良好。所以我们要增加情景剧、口播或者是图片快闪等视频样式。

当录屏效果不佳,但图片快闪表现出色的时候,快手能够在这个量级上承接(接住),不会因为某个类型无法跑量而导致流量或消耗下滑。

此外,跑量良好的视频容易被借鉴,竞品会模仿这种类型,可能在一两周之内,这个类型的素材就会衰退。

② 创意分析

建议关注两个核心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北极星目标定分类。

北极星指标是通过良好的目标来倒推前面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具有普遍适用性。

举例来说,如果是追求线索率高的计划,只需分析线索率非常高的指标,不要去分析其他繁杂的指标,在经验不是特别丰富的情况下,过多的数据指标只会干扰你的数据分析。

第二个板块是视频的指标,主要参考 3 秒播放率和完播率。3 秒完播率会影响点击率,如果你的 3 秒播放率过低,点击率也会受到影响。

完播率决定了推流到某一个流量池的能力,抖音的流量池是有分阶的。

举例来说,官方划分为 1 至 10 个流量池(仅用作举例,不代表官方分级),比如完播率达到某个程度,就能够进入到第 3 个流量池,这意味着你只能覆盖这个生态里 20%或者 30%的用户,还有 80%至 90%的用户没有覆盖到,所以这个指标会影响到你进阶到其他流量池的机会。

③ 创意复盘

创意复盘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要局限于自身的空间。每个投手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投手长期专注于某个行业,就会遭遇瓶颈。

所有的素材类型都已经测试过了,竞品天天抄袭你的素材,素材的迭代变得较为困难,此时就需要借助外力,借助其他同学的思维。

每周抽出一个下午,与同学们复盘上周表现出色的类型,以及进行下周方向的头脑风暴。

3、素材调研

素材调研分为两个部分:免费和收费的。

免费的包括巨量的热门广告、抖音的热门视频、YouTube、B 站以及国外的一些免费视频网站。

大家可以借鉴这些通过自然流量推出的爆款视频,参考其中的元素、特征或者视频的结构特点。

收费的有 APP growing、热云等。

大家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

三、产品科普

1、起量/冷启动神器

① Nobid

Nobid 的底层逻辑为:不存在计费比的约束。

举例来说,常规的巨量产品,计费比通常在 0.8 至 1.2 之间,这个区间较为正常,超过或者低于这个区间,系统会自动调控流量分发的情况。但 Nobid 没有计费比的约束,系统只负责跑量和曝光。

策略建议:

成本调控方面建议控制预算。

举例来说,在跑深层目标时,前期预算先设定在 2000 至 3000 左右,如果跑线索,预算不要设置过高,1000 即可,过高的预算容易导致炸量,建议预算根据转化成本进行设置。

Nobid 应用于新户时更容易起量,新户常规用于曝光和获取量,但要留意,如果出现炸量,比如后端没有任何转化,这种情况对于数据样本的积累非常不利,建议大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平衡。

② 自动出价

自动出价的计费比会出现溢价,常规计费比在 0.8 至 1.2 之间,自动出价溢价的区间可能会较高,可能达到一倍以上,都属于正常情况,但整体仍会有溢价空间的限制。这是长时间的溢价,但短期内可能会有较大的浮动。

举例来说,某段时间内,自动出价跑出的转化成本在你的预期范围内,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会根据大盘的数据自动调整计费比,所以有时候,你的转化成本会比出价高一些或者高很多,这都是正常的。

策略建议:

自动出价的预算设置,前期建议设置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