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10亿,2025年成交增速超50%,未来两年成交和用户量均实现翻倍。”
在直播电商迈入第十年时,3月31日淘宝直播扔下一颗“深水炸弹”,直指品质直播赛道。这场以“成交与用户两年翻番”为目标的大胆尝试,反映出行业深层次的焦虑。
信息来源:公开报道 | 卡思数据制图
2024年,直播电商行业遭遇诸多挑战:头部主播接连出现问题、消费者信任危机加剧;流量红利逐渐消失,行业陷入增长瓶颈。
在此情况下,淘宝直播发布战报,称凭借“专业主播+品牌货盘+平台保障”协同的品质直播模式迎来爆发,核心主播成交额同比增长31%,店播成交额增长36%。淘宝直播年活跃买家突破2亿,但仅占阿里生态体系10亿年活跃用户的20%,增长空间较大。
淘宝为何大力推行“品质直播”?商家和主播能从中获得哪些机会?
战略布局解析:110亿的投向
平台信息表明,淘宝直播的“品质革命”聚焦于专业主播、品牌货盘和平台保障三大核心领域。
在主播生态方面,2024年淘宝直播年活跃买家数超2亿,核心主播成交同比增长31%,核心店播成交同比增长36%;达人生态发展良好,日开播主播数同比增长32%,月成交千万账号数增长26%。
其中,垂类主播@家有老王 吸粉339万,累计GMV达7000万,客单价从500元提升至2000元;体育垂类账号@NBA甄选 年成交金额达4亿。这些成功案例凸显了细分领域的专业价值。
2025年,淘宝将继续构建“超级主播 – 垂类主播 – 品牌店播”三级梯队,定向孵化5000个品质新主播。
图源:淘宝直播
在产品运营上,为助力优质直播间发展,淘宝进行了产品改版,将直播与货架进一步融合,每日新增亿级流量,缓解商家和主播的流量焦虑。据悉,淘宝直播频道在手淘首页新增入口,优质直播间将优先在手淘搜索、信息流、内容等场景获得分发与曝光。
此外,淘宝直播将与机构共同投入30亿红包,助力品牌获取优质新客;升级粉丝经营体系,通过系列产品设计提升品牌复购率;探索AI在直播场景的应用,升级主播AI工具矩阵,提高直播间经营效率。
在供应链方面,淘宝直播拥有庞大的优质货品池,依托天猫30万品牌货盘、众多优质达人店铺、专业的行业运营和品控团队,以及成熟的商品管理和店铺监管体系。例如,童装品牌巴拉巴拉通过店播成为母婴类目TOP1,38大促成交同比增长200%,商家可借助品质策略实现超越。
许多达人受益于淘宝直播的品质货盘。如胡可直播间自2020年在淘宝直播开播,初期试探性尝试,抓住早期红利后发展为全品类直播间。2024年胡可淘宝直播间GMV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2025年目标是继续保持100%的增长。
围绕“品质货盘 + 高质价比”,淘宝直播将持续扩大品质货品池,投入20亿专项补贴建立爆款直播池,主播优先选品,平台提供专属流量激励促进商品畅销。
除30万家天猫品牌店铺外,淘宝上数百万中小品质商家的特色商品也有机会进入爆品池。平台宣布投入百亿流量扶持中小商家,单个商家最高可获3000万流量扶持,中小商家将迎来新机遇。
淘宝“品质直播”的战略意图
淘宝直播宣布投入110亿加码“品质直播”,这一决策既源于行业结构性危机的推动,也包含平台差异化竞争的长远规划。卡思结合行业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其核心原因如下:
一是行业危机促使平台升级。
作为最早开展直播的综合电商平台,淘宝直播是行业先驱,也更早体会到竞争加剧和消费路径变化带来的压力。
2016年4月,淘宝上线直播功能,薇娅成为首批入驻主播,几个月后引导成交额达1亿。随后,京东直播上线,快手、抖音也相继进入该领域。
2020 – 2023年,直播电商飞速发展,但到2024年增速明显放缓,行业规模同比增速从2018年的600%降至2024年的15%。
图源:艾瑞咨询
流量红利消失后,各种问题逐渐显现。近几年,直播电商退货率居高不下(如服饰类目平均退货率60%),头部主播频繁出现问题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加剧,GMV增长跟不上营销费用增长,陷入“规模不经济”困境。
二是平台期望通过差异化竞争摆脱低价竞争陷阱。
淘宝直播年活跃买家达2亿,但仅占阿里生态10亿用户的20%,需通过品质策略激活存量用户、吸引高净值人群,探索品质溢价的市场空间。
当低价策略效果不佳时,电商平台开始回归战略定位,结合自身优势优化规则,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
4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提出正牵头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淘宝直播的“直播严选”机制覆盖大量爆品,与政策方向相符。
110亿的投入,本质上是淘宝对“直播电商终局”的预判:当行业不再迷信流量和低价,只有构建“品质 – 效率 – 信任”铁三角的平台才能生存。这不仅是淘宝的自我拯救,也预示着直播电商行业将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运营,从依赖头部主播转向生态协同发展。
淘宝直播面临的挑战
尽管淘宝直播规划美好,但挑战不可忽视。
淘宝直播推出“专业主播”培育计划,但主播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即便头部主播也可能出现失误。
例如,李佳琦因“花西子眉笔事件”引发舆论危机,被迫道歉;前头部网红张大奕因绯闻和闭店事件流失大量粉丝。此外,平台主播培训体系不完善,部分中小主播无法解答商品技术参数,降低了消费者信任度。
品牌货盘质量把控难度大,尽管“直播严选”机制覆盖20万商品,但供应链仍存在漏洞。
比如,服饰类商品面料虚标、美妆类成分造假问题严重。如某主播售卖的羽绒服实际含绒量仅30%,引发集体维权;李佳琦直播间销售的“和田玉项链”被鉴定为假货,涉事金额超千万元。部分商家以次充好,损害了“品质货盘”的信誉。
流量生态失衡和用户习惯也是阻碍因素。
淘宝作为电商平台,与抖音等内容平台有本质区别,淘宝直播的流量难题仍未解决。作为淘宝的变现工具之一,淘宝直播未能为淘宝积累内容流量。
同时,平台流量过度集中于头部主播,影响品质生态建设。例如,2024年新锐主播@禧物社 双11单场GMV超千万,但日常场观仅10 – 50万,远低于头部主播。而且,消费者对“低价依赖”严重,宣称“全网最低价”的直播间转化率更高。
图源:淘宝直播
挑战不仅来自内部,还包括外部平台低价策略和内部合规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抖音、快手通过“白牌商品 + 流量补贴”抢占市场份额,抖音2024年GMV增速高于淘宝直播。
政策方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平台对直播商品承担连带责任,建立商品溯源系统将增加大量质检费用。此外,主播税务合规问题影响公众信任,平台需承担更高监管风险。
尽管淘宝引入AI选品、区块链溯源等技术,但实际效果有限。虚拟主播虽能降低成本,但转化率远低于真人主播。
淘宝“品质直播”需在主播培育、供应链重塑、流量公平性、技术适配性等方面突破现有困境。这场品质革命能否成功,或许正如淘宝直播运营总经理梦心所说:“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然”。当行业告别野蛮生长,真正构建起“品质 – 效率 – 体验”铁三角的平台,或许能笑到最后。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