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行业老兵纵览搜索广告的往昔、当下与前景

朋友们好,纸短情长,很开心能借由内容为桥梁,与诸位聊聊我与互联网广告的那些事儿。

掐指一算,今年已然是我投身互联网广告的第十个年头。得益于时代的恩赐,入行至今,我的每一步都与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浪潮紧密相扣,从踏入搜索广告领域开始,凭借信息流广告实现升职加薪,直至如今开启人生的全新篇章——自主创业。

身为互联网广告的“老江湖”,不知我的经历能否具有代表性,但期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迪与思考,同时也盼望能在评论区与您展开观点的交锋与交流。

开局顺遂,误将红利作能力

盲目选择,13 年毕业后我便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成为大搜优化师,主要负责教育行业的客户服务。

仍清晰记得我的首个辉煌瞬间:当时正值 PC 端向移动端转型的初期,业内众多优化师对适配移动端的落地页切换不太重视,甚至有所抵触。

而凭借刚入行时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我抓住这一新机遇,大力向多家客户推荐,以较低预算抢占了大量优质的移动流量,ROI 成绩出众。当时带领我的师傅也颇为看重我,带着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很快,我的名字就位列公司荣誉榜前三。就这样,还未到试用期我就提前转正了。

相信那个时期的优化师都有同感:只要肯吃苦再加点细心,就能轻松获取不错的业绩,工作中满是那种努力与收获成正比的满足感。而这主要源于当时正处风口的搜索广告以及移动时代所带来的红利。

当时的搜索环境相对简单,作为用户探索世界的关键手段,用户的搜索行为呈现集中态势。直白的竞价排名逻辑让搜索的商业化进程自然且高效,加之搜索天生的营销收口作用,深受客户青睐,当时很多客户的预算池中,搜索占比达 70-80%以上。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三四年,我的优越感开始受到挑战。

一方面是由于搜索广告的流量已达峰值,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尝试信息流广告。

这一阶段的传统搜索广告逐渐暴露出局限性:

首先,搜索广告的流量位资源匮乏。虽说搜索广告带来的转化较为精准,但是通过付费能够触及的搜索流量有限,无论怎样放量都难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购买需求。

其次,综合计算下来,搜索广告的流量成本过高。要实现增长和放量就需承担更多成本,而且流量触达后即为一次性交易,无法进行复利经营以分摊成本,如此一来流量成本必然不断攀升。

那时,老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信息流的规模大、转化率虽逊于大搜,但毛利已有超越大搜的趋势,对公司和优化师而言都是值得一试的机会。老板承诺给首批转岗信息流的优化师提高底薪,提成比例也比大搜更高。我反复权衡后,转岗成为一名信息流优化师。

刚转岗时,强烈的不适感汹涌袭来,信息流与大搜的差异实在太大!我亲眼目睹其他同事依靠信息流,投出了比之前大搜三倍还多的线索量,提成拿到让人羡慕。但我因做大搜形成的思维定式,依然采用 CPC 的出价逻辑,没有转化出价的概念,结果计划一夜失控,反而让公司损失不少。

所幸的是,借助信息流的发展势头,转变思路后我也较快适应了信息流投放的规则,逐步从优化师晋升为小组长,再到行业负责人,负责整体的信息流与搜索业务。

起伏波折,行业与职能转变遇阻碍

初次带领团队,在适应角色转变带来挑战的同时,另一方面,互联网广告行业也迈入加速变革期,新老产品(信息流、搜索)如何顺应形势、借力发展也需要仔细斟酌和平衡。

就这样伴随市场的跌宕起伏,我负责的行业也多次调整,见证了大搜从曾经的风光无限高速发展,到与信息流“平分秋色”,再到后来渐渐“失宠”。

在此期间,团队中出现不少大搜优化师想要转岗从事信息流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轮岗策略,但仍无法真正解决两边团队平衡发展的难题。

两类产品截然不同的特性,致使它们的客户群体、预算分配、投放逻辑乃至收口的团队规模和工作方式全然不同。再加上不同行业的客户对这两类产品的适配性各异,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需要不断尝试调整比例以平衡 ROI。

印象极为深刻的是,每每到月末对账日,我都要亲自参与并和公司内的销售、财务,与媒体方的渠道经理团队核对账目。

如今回顾,当时用户的搜索行为开始逐渐分散在不同的 APP 中,传统搜索广告大入口和收口的优势看似减弱,而且随着信息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乐于接受被动推荐,这也加剧了用户主动搜索行为的分化。这使得搜索看似失去了重要地位,但又似乎无处不在。

热闹表象的背后,我依然觉得搜索是用户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在某些行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用户的搜索能力与其他内容分发方式共同构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路径,而搜索永远最为忠实的反映着用户的真实需求。

后来经历的项目也验证了这一点。

那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金融大客户,既要求规模又要求投产。其他团队众多优化师都曾对接过,但客户均不满意。

我带领团队仔细复盘过往数据,发现仅依靠单一渠道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经过持续的对比和小预算测试,我们选择了搜索与信息流的组合投放策略,整体 ROI 提升了 20%,果断说服客户迅速增加预算投入,利用搜索广告精准线索带来的高投产和信息流广告的规模优势相结合,平衡后满足了客户既要规模又要投产的要求,消耗不断增大,后来许多大客户也开始尝试这种模式。

至今仍有众多行业客户,例如机械、物流等等,依旧以搜索广告投放为主。同时,市场上也不乏主流客户,会将搜索当作营销效果的“压舱石”。毕竟信息流投放虽然规模大,但转化效果与搜索仍存在较大差距。大家只是苦于难以找到搜索的增量空间。

把握时机,开启新征程

常言“时尚是个轮回”,我觉得广告亦是如此。近两年我察觉,搜索广告似乎又有崛起的趋势:各大主流平台纷纷发力,在流量供应和产品创新方面动作频频。

我思考:一方面,由于当前已发展至信息过剩的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筛选的需求相比以往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如今消费愈发趋于理性,用户主动的信息搜索和比较,是消费决策前的必要环节,随之搜索广告也就成为当前广告投放转化的关键一步。

在不同的客户服务项目中,我们尝试了主流平台的各类“新型”搜索广告,例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媒体等等。确实在转化成本和 ROI 方面,延续了传统搜索广告一贯的出色表现。

这里面腾讯生态型的新搜索值得说一说。实话说,作为一个在行业中深耕多年的广告人,当得知腾讯要动用生态级的流量开展搜索业务,就让我眼前一亮。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当前腾讯搜索广告投放的一些特点。

一方面,那些自身微信生态布局和建设较为完善的客户,以及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行业客户,如奢美、汽车、3C 等,转化效果和投放意愿都比较高。

另一方面,像游戏、生活服务等,这些一直投放搜索广告的行业,客户自身的运营团队具备较强的大搜转化经验 ,能够很好地承接这股新流量,转化效果也十分理想。

除此之外,陆续也有一些客户通过我们的推荐,开始尝试,整体投放意愿不错,这也得益于搜索本身的精准特性和腾讯平台流量的高价值。

若要从我的角度来剖析腾讯生态型搜索的价值:

首先,流量的规模和质量较为出色。毕竟腾讯搜索的流量资源位依托微信、QQ 浏览器等超级流量入口,搜索流量充足,词包数量大且结合智能出价方式,确实能够降低获客成本。

其次,独特的私域链接和沉淀优势,转化效果超出预期。在腾讯生态内的搜索广告,能够直接跳转至微信私域,如小程序、企业微信、视频号和公众号等。这是其独有的优势,好处在于流量的流转过程中损耗低、转化流畅,可以大幅提升转化效率。

同时因为流量的转化还能沉淀到客户自身的私域,一次购买流量,可以对精准人群进行反复触及、持续运营,客户对投放效果也极为满意。

此外,腾讯的广告投放后台能够同时进行信息流和搜索广告的投放,无需切换平台。这样不但能够降低投手的操作难度、有利于整体数据的分析,更便于我们灵活、及时地调配资源补量,实现 ROI 的最优解。

对于主流平台的各类新型搜索业务而言,当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所以即便大家普遍认同搜索广告的价值,但许多人仍持观望态度,不够重视。

在我看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存量时期,有像腾讯搜索这样高价值的蓝海流量入场,投入产出比如此优异,那必然是要紧紧抓住的,当下正是提前占据有利位置的最佳时机。

于我个人来讲,今年是关键的一年,基于近些年来资源和经验的积累,我决定主动离开他人的公司,自己当“老板”,开始作为广告代理商进行创业。

尽管市场形势严峻,但依然能看到诸如搜索回归等这样的一些新机遇,相信凭借踏实、专业的精细化服务,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助力和价值。

目前规模不大,好在圈子里不少朋友相助,业务现阶段稳中有进,等我取得更出色的成果,我就专门写一篇分享文章,哈哈!

站在新的起点,期望我和大搜都能迎来属于我们各自的辉煌时刻。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