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看一看」的小红点老是吸引我点击进去。
我本想看看朋友们「在看」的文章,可点击瞬间,却莫名进入了一个双列图文页面。我以为是自己点错,又试了几次,这才发现其中的门道。
原来,微信正用小红点诱导用户,悄悄打造一个类似小红书的平台。
我连续观察「看一看」入口多日,发现点进去后,用户路径会在四个tag之间分配。有时呈现类小红书的页面,有时则是视频、「在看」或「热点」内容。从身边朋友的反馈来看,这一功能还在灰度测试阶段,并未全面推广。
「看一看」飘忽不定的路径分配,有点不符合用户预期,但干扰程度还算可以。利用微信发现页的小红点提示吸引用户点击,培养新的用户习惯,成了微信目前的重要手段。小红点也是提升视频号使用频次和时长的利器。
小红点策略屡试不爽,得益于微信一直保持的简洁干净页面。
如今,微信正在突破自我,构建一个庞大的公域流量池,这将大幅提升微信广告和电商的发展上限,后续财报应该能体现出来。
实际上,公众号里「字少图大」的小红书化内容形态早已存在,起初只是提供类似排版,今年终于推出了承接该形态的「容器」,微信补齐了「体内小红书」的闭环。
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掌握内容源的微信,能充分调动公众号的图文创作资源,支撑起双列图文内容。内容源有了,今年容器也有了,就差培养用户习惯了。
通过构建类抖音和类小红书的平台,微信试图在内部复制成功产品,这个战略是正确的,且已取得显著成效。国海证券调研显示,2023年视频号月活用户达9亿,日活用户约4.5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50分钟;对比来看,抖音月活约11亿,日活约7.6亿。
这也为微信商业化变现按下了加速键。2024年,张小龙明显更积极进取了。二季度财报显示,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近80%,成为腾讯广告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微信电商体系正在搭建,视频号不断弥补电商短板,用户数据和交易额增速都展现出微信的流量优势。
小红点甚至还为分付引流。此外,微信直接把信贷按钮放在微信支付小卡片中,用户轻轻一点就能借贷。由于内嵌于微信,且在付款确认卡片中醒目展示,每次付款都能看到,堪称离用户最近的借贷产品。有业内人士透露,最近微信分付规模快速增长,从2024年初的数百亿到上千亿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像在微信内部复制了一个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如今,微信想用同样的方式分走小红书的市场份额。作为国民级App,每一个按钮调整和入口设置,都在改变中国互联网商业版图。实际上,QQ也在推出类似的双列图文信息流产品,这可看作整个腾讯的战略布局。
而小红书也在快速发展。最近有知情人士向《金融时报》透露,2024年一季度,小红书营收超10亿美金,净利润超2亿美元,比2023年更进一步。
2023年小红书营收37亿美金。据《金融时报》报道,2024年7月前后小红书出售老股,估值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DST Global参与投资,红杉中国增持,高瓴、博裕资本和中信资本也有投资,投资界从多个渠道确认了该消息。2023年小红书月活同比增长20%至3.12亿,净利润达5亿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营收约20亿美元,亏损2亿美元。
小红书抢占了百度的市场,同时也在向视频化发展;微信则想分走小红书、抖音、电商和信用卡业务的份额。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相似。
另一趋势也逐渐显现。
最近一个主打老年人团聚和旅游的小程序发展迅速,营收达10亿。一位旅游企业家透露,尚未充分数字化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微信。挖掘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是微信未来的发展方向。
腾讯聚焦主业的战略明确。腾讯总裁刘炽平在5月14日晚间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减少了低质量产品和分散精力的业务,让精力更集中」。因此,搜一搜、视频号、小游戏等高质量增长因素更加突出。
腾讯意识到,要提高利润率,就得回归主业,强化优势业务,减少无关业务。当年在产业互联网上过度投入,模糊了主线,如今收缩不盈利的云业务是大概率事件。用自身最强的业务对抗对手最强的业务,将是未来的主要策略,后续财报值得关注这一变化。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