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小红书接入 DeepSeek 需谨慎些微

2025年2月底,接入DeepSeek的腾讯元宝占据微信“九宫格”黄金位置引导用户下载。此时,小红书推出的AI搜索产品“点点”新增深度思考模式,官方账号称其“具备DeepSeek一样的深度思考功能”,且依托“小红书数据库”。

小红书向电厂确认,点点确实接入了DeepSeek。

实际上,与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将旗下多款C端产品接入DeepSeek不同,小红书、B站、知乎等以内容社区为依托的公司在这方面更为谨慎。知乎仅将旗下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接入DeepSeek,未涉及知乎主站、盐言故事等其他产品。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认可DeepSeek为平台挖掘优质内容价值创造了条件,但未公布内部尝试的阶段性成果。小红书在为点点独立App增加深度思考模式时,短暂下线了小红书App内置的“问点点”入口,该功能此前处于内测阶段,仅对iOS用户开放。

电厂发现,3月19日,“问点点”入口完成功能升级后重新上线,位置也发生改变,从首页搜索栏提示词第二位变为点点小红书官方账号个人资料页的按钮,用户完成对话后可在消息界面再次找到入口。

对小红书而言,目前AI能力主要用于平台内容的搜索、推荐和广告智能分发。其中,AI搜索能高效连接用户与丰富的笔记内容、行业场景。无论是否借助DeepSeek,小红书最看重的仍是社区生态和用户体验,因为这是其他业务发展的基础。

点点的“进”与“退”

2月下旬,小红书AI搜索产品“点点”宣布上线深度思考功能,官方账号称其为“点点的大招”,它“基于小红书上亿人的真实生活经验”,能“3秒给出全网靠谱答案”,苹果用户将App更新至1.17.0即可体验,用户有问题可在群里@点点官方运营反馈。

当时,继iOS系统后,安卓用户经“紧急开发”也能在点点App体验深度思考功能。和小红书探索新业务的风格一样,点点注重用户运营和即时反馈,建立了交流群,发布功能升级通知并解答用户问题。不过,部分用户认为,深度思考功能在上下文关联、文字与图片关系处理、长篇幅历史记录检索及回答准确性方面有待改进。

尽管点点官方账号宣传文案提及DeepSeek,配图将小红书、DeepSeek与点点图标放在一起,甚至用“DeepSeek×小红书=点点”表述,但小红书并未高调宣传。在多个点点用户交流群里,有人询问点点是否接入DeepSeek,均未得到回复。

一位行业人士透露,考虑到算力成本限制,点点的深度思考功能“可能套了其他大模型的壳子”。此前,小红书的AI聊天助手“达芬奇”和“宠物小伙伴”,均基于MiniMax的基座模型。一位小红书人士也向电厂表示,2025年1月大批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平台紧急上线的一键翻译功能调用了一款国产大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点点开发团队发布的用户访谈招募调查问卷中,仅单独列出DeepSeek,涉及用户使用DeepSeek深度思考功能的频率、提问截图等内容,即便不算对标,也有参照之意。

图片[1]-小红书接入 DeepSeek 需谨慎些微-精准获客

与点点独立App功能的“进”不同,小红书App内置的“问点点”入口在“退”。2月28日,小红书下线该入口,部分用户收到通知:“为提供更好体验,2025年2月28日关闭‘问点点’入口进行能力升级,升级完成后将重新开放新入口。”

实际上,直至此次“问点点”入口低调暂时下线,它仍是内测功能,上线初期需申请使用资格,仅部分iOS用户搜索时可触发,即搜索框下方第二个提示词。安卓用户只能下载点点App或通过点点微信小程序体验。

电厂注意到,3月19日,“问点点”入口重新上线,iOS和安卓用户将小红书更新至最新版本即可使用。入口位置从首页搜索栏提示词第二位变为点点官方账号个人资料页固定位。用户完成一轮对话后可在消息界面再次找到入口,但与搜索时直接触发相比,位置后撤,这可能与部分用户反馈其位置干扰使用有关。

图片[2]-小红书接入 DeepSeek 需谨慎些微-精准获客

也就是说,尽管小红书基于社区内容特点,为AI搜索业务选定“生活搜索”这一低门槛、适用广的方向,并以独立App试水,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红书App会投入大量资源,尤其在腾讯大力扶持腾讯元宝的情况下。

小红书做AI,两个方向

2023年10月,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薯名:风笛)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小红书在大模型布局上更关注产品和应用。当时他提到,小红书正在内测“资讯问答类产品”,能提供旅行攻略等生活类百科帮助,搜索特定关键词时可能触发的搜索智能助手“搜搜薯”和点点都属此类。

同年,小红书组建大模型团队,由曾担任智能算法组负责人的张德兵(薯名:宇尘)带队,部分部门配合进行AI业务研究。一位小红书前员工回忆,内部常提及AI业务,最初以专项形式推进,“抽调专人负责”。

王晓博称,小红书对大模型态度冷静。一方面,内容社区属性决定了要谨慎对待生成式AI带来的内容版权问题,以免影响社区氛围、用户创作和内容消费体验;另一方面,这是公司开展新业务的一贯做法,不一开始就大量投入,而是多方尝试,根据反馈和情况调整。

于是,小红书一边自研大模型,一边以其他大模型为基座进行小红书领域预训练,使其适应领域特点,应用于内容分发、广告创意生成等业务。2024年下半年,小红书成立应用算法部作为“技术创新的引擎”。一位面试过相关岗位的人士表示,大模型算法岗位薪资比搜索广告推荐岗位“高出不少”,工作强度也较大。

图片[3]-小红书接入 DeepSeek 需谨慎些微-精准获客

开源的DeepSeek让一些公司不再执着于自研大模型,转而关注AI应用落地。对小红书来说,这可归纳为两个方向:一是“AI+X”,与现有业务如搜索、广告、推荐、智能客服、内容创作工具结合;二是提升技术资源利用率,为业务部门降低成本的标准化AI技术能力。

电厂发现,2024年12月至今,小红书发布多个大模型相关招聘岗位,涵盖大模型训练、推理、应用等领域,涉及创作发布、内容推荐、商业化等业务场景,符合王晓博所说的“主要看能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在DeepSeek之前,小红书已是MiniMax的合作客户。2023年,小红书投资了MiniMax和月之暗面两家大模型创业公司,后者面向C端的产品Kimi在腾讯元宝之前是投放力度较大的AI工具产品之一。

当然,烧钱投放并非小红书风格,而且它本身就是AI产品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目前在AI应用落地方面,小红书更像投小石子,反响不佳的及时调整,如小红书群聊中的AI声聊功能和达芬奇;反响好的迭代升级,承担AI搜索重任的点点或许就是如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