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从种草社区迈向全球电商:小红书的野心与“三座大山”

2025年春节前夕,TikTok“不卖就禁”事件引发了一场“赛博大迁徙”。短短两天内,超70万自称“TikTok难民”的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助力其登上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App Store下载榜首位。

点点数据显示,1月12日至1月31日,小红书海外累计下载量约1244万,其中美国、墨西哥、印尼占比分别为21.32%、6%、5.5%,小红书就这样“被迫”开启了出海征程。

小红书自然不想错过这“泼天的流量”。3月10日,其宣布正式启动“电商出海领航计划”,首期覆盖美国、中国香港及澳门市场。据官方介绍,该计划是小红书为商家打造的出海解决方案,整合了线上交易、贸易出口、跨境支付及本土化运营等全链路服务,助力商家触达全球用户。

显然,此次小红书不再保守,在稳住流量的基础上,主动进军跨境电商赛道。

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小红书从“种草社区”向“全球化电商平台”转型,更被外界视为对跨境电商“四小龙”——Shein、Temu、TikTok Shop和AliExpress的直接挑战。

【1】出海是“逼上梁山”

在当下互联网商业格局中,小红书的出海看似是主动的战略扩张,实则有诸多“无奈之举”。

国内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将小红书“推向”海外的关键因素。2014 – 2022年,小红书开启“自营之路”,推出“福利社”“小绿洲”等自营平台,聚焦美妆、母婴等标准化商品。

当时,国内电商市场正处于主流电商激烈竞争时期。京东和阿里先后上市,阿里创下全球最大的IPO纪录;腾讯战略入股京东,给予大量曝光机会;万达涉足O2O电商,京东与苏宁大战爆发;此后,薇娅、辛巴、李佳琦等主播崛起,单场直播销售额破亿成为常态……各大电商巨头在供应链、物流、流量、用户等方面不断加固自身优势。

破圈无望,2023年小红书转型“买手电商”,扶持KOL和达人直播带货,强调买手选品能力与生活方式引导,并于当年首次实现盈利。2024年,进一步提出“生活方式电商”概念,整合内容种草与交易闭环。

即便如此,2024年小红书国内电商规模约800亿元,与同期淘天电商的7.9万亿、拼多多的5万亿、抖音电商的3.5万亿相比,差距悬殊,甚至不及国内电商老五“快手”的零头。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电商化发展已至瓶颈,被综合货架电商和直播电商挤压,小红书为求发展,只能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TikTok禁令带来的“流量红利”,看似机遇,实则让小红书产生了“不得不出海”的紧迫感。

年初“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时,为把握机会,小红书紧急上线内置翻译功能,成立“北美专项”小组运营“时差流量”。但随着TikTok禁令暂缓,用户规模迅速回落。

图片[1]-从种草社区迈向全球电商:小红书的野心与“三座大山”-精准获客

(来源:互联网)

这让小红书意识到,若不出海,仅靠偶然的流量涌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既然已吸引海外用户关注,就应趁热打铁,将短暂流量转化为稳定市场份额,否则前期为承接海外用户所做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此外,字节跳动等竞争对手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让小红书倍感威胁。

字节跳动的Lemon8于2020年3月在日本推出,后拓展至泰国、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加上有TikTok作为推广阵地,许多TikTok博主成为Lemon8的优质创作者,用户量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1月,Lemon8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约1250万。

国内市场饱和、竞争激烈,TikTok禁令后的流量压力以及对手的海外布局,多种因素交织,将小红书“逼”上了出海之路,这是其在复杂商业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2】小红书入局的“三座大山”

出海,既是机遇,也是背水一战。

跨境电商领域,巨头已构建起竞争壁垒。跨境电商“四小龙”中,Shein的优势在于供应链,通过自建数字化系统,其库存周转天数仅30天,而传统快时尚巨头需60 – 90天;Temu以“低价策略”横扫市场,过去一年在全球多国“吸量”显著;TikTok Shop掌握流量优势,背靠TikTok全球15亿月活用户与精准算法,流量成本仅为亚马逊的1/4;AliExpress是唯一自建 + 第三方物流保障后端履约的平台,在菜鸟物流支持下,产品可实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5日达”。

相比之下,小红书短板明显。跨境供应链经验匮乏、缺少独立物流网络(菜鸟、极兔等已被巨头绑定)、流量成本较高等问题,可能使其在初期陷入被动。

另一方面,前辈们遇到的难题,小红书一个也躲不掉。

首先是政策限制与合规成本。美国颁布的《澄清境外数据的合法使用法》,要求美企提交境内外数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更为严格,侵害用户数据安全的企业最高可被处以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业额4%的罚金(以高者为准)。

此外,美国进口关税问题悬而未决,东南亚多国(如泰国、印尼等)加强对中国商品检查,这让中国商品出口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小红书进入跨境电商行业也难以幸免。

其次是人才短缺与组织变革挑战。从“内容运营”转向“全球卖货”,小红书内部面临能力重构难题。

跨境电商需要既懂中国供应链,又熟悉海外需求和规则的双向人才,这类人才薪资高且抢手。更麻烦的是,小红书组织架构可能遭遇文化冲突——过去小红书商业化较为克制,引入电商环节后,需聚焦“GMV增长”,目标差异导致管理模式不同。

最后,过去几年跨境电商行业因产品同质化引发“价格战”,几乎所有平台都受影响。小红书此时入场,若没有差异化产品,必将陷入价格战。

还有一个致命问题——广告和商业内容增多会影响用户体验。如何平衡用户和商业比例,将是小红书未来长期探索的重点。

当然,小红书并非毫无胜算。截至2024年中,小红书月活用户达3.2亿,人均使用时长近70分钟/天,这种高黏性社区生态可快速转化为“信任电商”消费场景,这是小红书区别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的核心优势。

浙商证券看好小红书出海前景,在《小红书迎接海外流量,宠物品牌有望承接出海商机》报告中以宠物消费为例进行分析。

报告指出,今年1月多国网友涌入小红书时,“晒猫”是热门发帖内容之一,不少美国网友自我介绍时会放宠物猫图片,这种方式被戏称为缴“猫税”。

一些品牌商家借此洞察市场变化,通过“猫税”话题与海外用户建立联系。如中宠股份旗下的顽皮和领先、乖宝宠物旗下高端猫粮品牌弗列加特及其代工的生生不息、佩蒂股份旗下的爵宴和好适嘉、国际知名品牌皇家宠物食品等,这些品牌的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双语内容,展示产品特色、优势和品牌文化。一些小品牌如格吾安、GIMMO等也积极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图片[2]-从种草社区迈向全球电商:小红书的野心与“三座大山”-精准获客

(来源:互联网)

浙商证券建议,宠物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开设海外版官方旗舰店,通过优质内容引导海外用户浏览,建立更深层次联系。

若借鉴此建议,众多消费品牌有望借助小红书迈出产品出海第一步。

【3】真实是核心“力量”

目前,全球内容社交产品带动的电商市场被Instagram、TikTok等巨头占据,但以“真实分享”为核心的社区型平台尚未出现。

以北美市场为例,Instagram以“图片社交”为主,用户倾向展示“精致生活”,商业化内容易被视为广告;TikTok虽擅长视频带货,但算法推荐偏娱乐性,用户对内容的信任度有待培养。

小红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真实分享”的社区文化。用户自发创作的笔记、测评和攻略,如同大众点评上网友对餐馆的评价,天然具有高可信度,为引导购物奠定了基础。

从用户需求来看,如今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购物时越来越依赖真实用户的评价和推荐。埃森哲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超70%的Z世代消费者表示,购买商品前会参考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分享,且更信任普通用户的真实体验。小红书海量真实的用户笔记,恰好满足了全球消费者这一需求。

例如在美妆领域,国际知名美妆品牌推出新品时,常借助小红书博主的真实测评吸引消费者。在国内市场,小红书已成为美妆新品推广的重要平台,2024年小红书内容增长力报告显示,美妆赛道笔记总增速达46.88%,是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将这种模式拓展至全球,有望在全球美妆电商市场引发新变革,满足全球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真实信息的需求。

从行业竞争来看,虽然Instagram、TikTok等巨头在全球内容社交电商领域占据一定份额,但都存在局限性。在全球市场,Instagram广告投放成本逐年上升,用户对过度商业化内容的抵触情绪加剧;TikTok过去一年在多个国家面临政策危机,甚至险些被下架。

图片[3]-从种草社区迈向全球电商:小红书的野心与“三座大山”-精准获客

(来源:互联网)

而小红书以“真实分享”为核心,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可信的购物参考,也可规避诸多政策风险。

所以,“泼天的流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跨境电商卖家面临全球不确定性的当下,小红书或许能开辟跨境电商新路径,但种草容易拔草难。

正如一位跨境卖家在小红书分享的:“现在小红书跨境入驻较方便,3500美元保证金不高,对中小商家友好。但小红书海外达人商业模式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整,做好跨境对商家运营能力是考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司库财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