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怎样提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

你是否和我有相同的经历,常常碰到这样的怪事:

老板或者甲方要求微信推文的数据和转化效果,运营小编只能跑到各个群里发红包,恳请大家转发。有人甚至动员亲戚一起转发,还搞起了情感绑架,说不转发就不是好朋友。

为了完成公司的 KPI,闹得全家不得安宁。

真的要这么累吗?在如今信息繁杂的时代,我们被海量信息流包围,每一秒都有无数的 APP 信息、网络资讯、广播内容、电视节目等冲击着我们的认知。昨天还很火的事件,今天就感觉是老黄历了。信息快速更迭,我们很难看完每一篇文章。

如果文章没有转发的吸引力,就算给钱,很多人也不愿看,因为这是一种折磨。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微信文章没人看”的难题,创作出自带传播和分享属性的文章,打造一个有“成瘾机制”的内容平台呢?

构建这样的“成瘾机制”,至少需要 3 个稳固的支撑点:

  • 强效的内容:精准提炼核心信息
  • 快速的传播:掌握疯传的 5 个途径
  • 重复的节奏:增加持续成瘾的可能

一、强效内容:精准提炼核心信息

就像一件衣服不可能适合所有人一样,一篇文章也很难让所有人都感兴趣。每篇文章都应该针对特定人群,不同的受众,能触动他们内心的点也不同。

选定特定人群,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特点创作内容,这是微信内容创作的起点,很多同行称之为“平台定位”。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同一个信息经过不同人的传播,会衍生出更多信息,让我们在筛选有用信息前,就耗费了大量精力。

那些缺乏专业筛选、没有传播力的内容,充斥在海量信息中,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所以,创作强效内容的关键是剔除无用信息,精准提炼核心内容,只提供“干货”,明确平台要向谁传递什么核心信息,这是所有内容的基础。

举个反例,我当初做微信公众号时,内容定位变来变去。一会儿发诗歌,针对文艺青年;一会儿做“1000 个真人真故事”的采访;后来又变成散文分享平台;最后才确定写文案、品牌、营销方面的内容。

图片[1]-怎样提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精准获客

在这个过程中,能明显看到粉丝数量的变化。最初关注我的人基本都取关了,因为诗歌、散文关注我的人也流失了。

所以,微信文章要获得大量传播,必须定位明确,针对特定人群,精准提炼内容信息,让核心信息成为强效内容的标志,在大众心中形成独特记忆。

精准提炼的核心信息,会在受众心中形成记忆联想。当受众需要相关信息时,你的文章就会成为首选,刺激他们的选择行为。

当你的微信文章阅读量不高时,要从根本上思考,确定好核心信息,并且保持不变,这样才能创作出“强效内容”。

二、快速传播:疯传的 5 个途径

不管是哪种微信文章的转发和分享,背后都有一定的动机。《疯传》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 5 种快速传播的方法:

1、以情动人:用强烈情绪增强感染力

人是感性的,时刻都被各种情绪包围。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都可以融入文章,让文章广泛传播。

还记得当年很火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吗?它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情感,包含亲情、同情、面对疾病的无奈等多种情绪,迅速成为热门文章,我看了都忍不住热泪盈眶,马上转发到朋友圈。

咪蒙很擅长这一点,她总能抓住人们的情绪,并通过精彩的文笔放大情绪,让读者被情绪带动,主动传播文章。创作者只要把握好这一点,就能让文章广泛流传。

人很难摆脱情感的影响。如果你想写一篇广泛传播的文章,可以利用同情心、愤怒感、娱乐感等情绪,引起大众共鸣,让他们转发分享。

参考标题:

《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助你》

《中国,一点也不能少》

《逃离北上广》

2、圈层文化:激发目标受众的集体荣誉感

成年人进入社会后,会被划分到不同的圈层,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特点,圈外人很难了解。所以,特定圈层的人会主动转发代表自己行业属性的文章,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不同职业和角色的人,会转发与自己行业相关的文章。比如,程序员会发自己工作辛苦的文章,广告人会转发《2019 新广告法禁用词》,北漂会转发《北漂十年,我好想从来没来过一样》,老板会分享《一个好员工的 13 个特征》等。

人们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形成特定的思维和习惯,很多文章带有明显的身份标签,能激发大众的集体荣誉感。

所以,带有圈层文化属性的文章,分享给圈层内的人,会得到传播认同,具有分享属性。

比如,我为广告人写的诗集《广告人诗集:在凌晨三点的夜色里找你》,受到很多广告人的喜爱和分享,传播范围也仅限于广告人。可见,圈层特性是文章疯传的天然优势。

图片[2]-怎样提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精准获客

参考标题:

《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找个程序员爸爸》

《广告人诗集:在凌晨三点的夜色里找你》

《阿里技术大牛告诉你:一个 NB 架构师的必备素质》

3、社交货币:打造可讨论的谈资

货币用于流通,社交货币则用于交流。如何让内容成为社交货币,成为人们的谈资呢?就像人与人聊天一样,我们分享信息、表达观点时,希望得到好评和积极印象。写文章也一样,要有格调、显学识、有趣味,才能成为谈资。

创造社交货币,就是提供可供人们交流的话题。通常通过鲜明的观点延伸出文章内容,引发共识。

图片[3]-怎样提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精准获客

一般来说,容易形成谈资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1)热点

跟随社会或娱乐热点,当出现社会议题时,往往会有正反两种观点,不同的立场就是不同的谈资,能成为人们交流的社交货币。

(2)反差

平常的事情很难传播,反预期、搞笑创新的内容会给人新奇的创意角度,成为谈资。比如《如何将方便面吃出法餐的感觉》,就提供了新奇的视角,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遇到的奇事、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等,都可以创造谈资。

参考标题:

《五种鉴别渣男的方式,建议收藏!》

《黄海波再次出道,离出事已经四年了》

《后来的我们,都胖了》

4、授人以渔:提供实用价值和干货

“人们喜欢传播实用的信息,也就是对别人有用的信息。”

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内容和干货,能获得忠诚的粉丝。几年前关注的“庞门正道”公号就是如此。它每天分享修图、设计、摄影的教程,持续了四五年,没花一分钱推广,粉丝突破 100 万。

提供实用信息能吸引更精准的粉丝。摄影公号吸引摄影爱好者,广告资讯号吸引广告行业或有商业知识需求的人。

各类教程、攻略、辨别渣男、提升职场素养、购买化妆品等内容,都属于技能分享。自媒体时代,李叫兽通过分享营销心得成名。

参考标题:

《干货:霸气中国风书法字教程》

《关于摄影,这里有几个网站推荐给你》

《文案第 8 讲 | 5 分钟彻底解决“微信文章没人看”的窘境 》

5、文化母体:为文章增添传播诱因

与其寻找吸引人的话题,不如考虑话题传播的情境。这需要我们挖掘文化中的共同信仰,找到文章传播的内在诱因。

各种节假日热点、风俗文化和特殊传播情境,都可以作为内容传播的诱因。比如,我老家的庙会很热闹,有人拍了庙会场景,取标题《走!去 XXX 跟会去》,引起很多当地人的传播,朋友圈里的老家人都在转发,还能看到熟悉的人。

通过挖掘文化中的集体记忆,找到共同的传播“诱因”,能引发大众共鸣,让文章流传开来。

比如,之前网络上的爆款文案《被嫌弃的 90 后的一生》,通过串联 90 后经历的特殊时期,表达他们的现状,用幽默的文笔引起共鸣,广泛流传。

图片[4]-怎样提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精准获客

参考标题:

《被嫌弃的 90 后的一生》

《那些个叫国庆的人现在都怎么样》

《12 生肖背后的秘密》

三、重复节奏:增加持续成瘾的可能

做好定位,掌握传播机制后,最重要的就是持续生产内容。

很多人懂理论,谈营销、品牌头头是道,但真正能执行的人不多。这其中,重复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很难的工作。

定位准了,内容有了,机制也清楚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写文章。

一两篇精彩的文章最多火半个月,没有持续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要不断创作,这个过程就是重复。重复某种文体能形成风格,按固定时间发文章能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重复设计元素能形成辨识度。

所有让人成瘾的事物都是长期重复形成的,通过不断重复,能让微信公众号形成独特属性,成为大众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彻底解决“微信公众号没人看”的问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