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美图上市后出现63亿巨额亏损,若这不算亏损,那又该作何定义?

若按照美图官方的解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这一项带来的50多亿巨额亏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亏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通俗来讲,这部分亏损其实是美图提前预支了上市的募资,相当于从投资人那里获得的“高息借贷”,在美图上市之后,需要全部归还给投资人。

钛媒体注:8月22日晚间,厦门美图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说明书。《华尔街日报》援引不具名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图公司计划于第四季度在香港进行IPO,募资5亿到10亿美元。

针对美图此次上市申请及披露的招股书,众多媒体纷纷进行解读。部分科技媒体和以腾讯、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多以类似“美图累计亏损63亿”的标题对招股书中的细节进行剖析。当然,后来美图官方解释称,这是媒体不够专业导致对数字的放大。

随后,“美图并非真巨亏”的声音传出,美图官方也解释称,上述媒体的不专业之处在于,63亿并非真亏损,而是“优先股投资公允价值”带来的减值。经过一番看似专业的财务解释后,我们可能仍然搞不清楚,美图为何有如此大的亏损,在香港上市的原因是什么,“优先股公允价值”带来的亏损又与未来的资本市场有何关系。带着这些疑惑,钛媒体作者冯寅杰进行了更细致的剖析:

### 美图是否真亏损?
在腾讯科技关于美图亏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数据。2013年,美图净亏损额为2580万元;2014年,净亏损额达18亿元;2015年,净亏损额为22亿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2亿元。没错,这家公司在近3年半亏损了62亿2580万,仅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就达到了去年全年的额度,这也是媒体提及的63亿亏损说法的由来。显然,这些媒体有些夸张了,美图实际亏损还差7420万才到63亿。

在近日对美图亏损63亿这件事的解释中,我们了解到:
美图招股书中的财务报表采用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这是在香港上市的要求,而非美股上市公司财报中常见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如果按照美股上市所采用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则不会计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这一项,那么美图的可调整亏损金额为11.38亿元。若按照香港上市要求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则要计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和“股权激励”的部分,亏损额就达到了62.6亿。
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会计原则导致了数额差异。62.6亿这个数字太过刺眼,而11.38亿则好看很多。不过我们不禁要问,美图究竟打算去哪里上市呢?是美国还是香港?
若如美图官方所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这一项带来的50多亿巨额亏损不算亏损,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究竟是什么,为何在美图的亏损中占比如此之大?
对此,有自媒体进行了解读:所谓“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其实是投资人把钱投给美图后获得的优先股,而非二级市场交易的普通股。这些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会随着美图估值的提高而增加,是美图投资人的收益。优先股一般在上市时会自动转换成普通股,该亏损在上市后的下一个财年会消失。
上述解释大家看懂了吗?其实我们可以更通俗地理解,这部分亏损就是美图提前预支了上市的募资,从投资人那里获得的“高息借贷”。等美图公司上市后,这些钱都要“还给”投资人,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只不过,这些“欠债”最终可能要由小股民来买单。
由此可见,美图公司在今年4月份,也就是提交上市申请的前一个月,匆忙展开一轮融资将公司估值提高至30亿美元的行为,显得十分可疑。

### 投资人是不是急于退出?
在关于亏损的讨论中,上述自媒体称“现在这个节点去香港上市,应该不是投资人对业务失去耐心,急于退出给的压力”。然而,似乎并没有媒体提及“投资人急于退出”这一点,这是否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呢?
我们都知道,风险投资是有退出期限的,不可能无限期等待公司“发展”。该自媒体的辩白文章提到,“美图最早的第一笔融资是2013年11月拿到的创新工场的500万美金,至今其实还不到三年”,乍一听似乎有道理。
让我们从创新工场的角度来看。2015年9月,李开复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创新工厂过去6年里共计投资了200多个项目,总投资额接近4亿美元,其中有12个项目退出,而估值最高的项目就是美图。
投资200个项目只有12个退出……这算成功吗?我不太懂投资,谁能给我科普一下?巧合的是,本文的主角美图竟是估值最高的项目。
美图确实是一家很能“花钱”的公司。2013年其亏损仅2580万,当年11月获得创新工厂500万美金天使投资,次年1月份完成5500万美元A轮和6月份完成1.15亿美元B轮融资后,亏损额立即上升69.7倍,达到18亿人民币,2015年更是高达22亿元。简直是融多少就花多少。
在巨额融资与巨额亏损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不难想象美图对投资人许下了怎样的承诺,那必然是短期且高额的回报。

### 美图赚钱吗?
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值一提,坐拥4.46亿用户的公司怎么会不赚钱呢?
通过招股书我们可以看到美图的产品数据。截至2016年6月30日,美图旗下产品总月活数4.46亿,其中美图秀秀月活数1.03亿,美拍月活数1.41亿,美颜相机月活数1.13亿,BeautyPlus月活数3600万,潮自拍月活数2400万,美妆相机月活数1700万。截至2016年6月30日,美图拥有超过3.7亿海外用户,在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总数均达到100万以上,其中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台湾、泰国、美国及越南的用户总数均超过1000万。
这些数据确实亮眼,足以让任何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相形见绌。但即便如此,它真的能挣钱吗?
招股书显示,2016年上半年,美图营收人民币5.855亿元,2015年、2014年及2013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7.418亿元、4.880亿元和8590万元,看上去还不错。
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美图赚了多少钱,而在于它的营收来源。美图的营收构成主要是智能手机!招股书显示,2015年美图手机占营收比为89.9%,2016年上半年占比为95.1%。
从2013年涉足智能手机至今,美图总共售出982366部手机,每部手机的利润是353元。正是这982366部手机的利润构成了美图公司9成以上的收入。
我们可以将这982366部手机看作982366个真正意义上的付费用户,他们每个人为美图贡献了353元的“服务费”。
那另外一成的收入来源呢?主要是广告和增值服务,其中2013年收入3457.2万元,占比40.3%;2014年收入5968.9万元,占比12.2%;2015年收入7469.1万元,占比10.1%;2016年上半年收入2863万元,占比4.9%。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坐拥4.46亿用户的美图,似乎真的赚不到钱。
大家看懂了吗?99.9%的美图用户不会给这个公司掏一分钱,这再次让我们感到惊讶。

### 美图具备投资价值吗?
即便美图如此不赚钱,其上市的步伐也难以阻挡,投资人获得巨额回报似乎也已成定局。互联网公司亏损上市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这里我们主要是针对小股民来讨论。
美图选择去香港上市是一个相对稳妥且“精明”的选择。以美国人的精明,我们上述分析的情况他们不会不清楚。而且浑水、香橼这样的做空机构在美股市场专挑中概股下手,以美图目前的“脆弱”程度,恐怕难以招架。
相反,港股上市有诸多好处。首先,上市速度快,一般6 – 12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看来投资人很着急)。其次,香港上市后的再融资非常便利,通常是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不需要额外的行政审批。在香港可以使用的融资手段极为丰富,包括配售、供股、可转债、认股证、高息债、杠杆融资等等。在香港资本市场,除个别年份外,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都超过了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这意味着未来花钱会更方便。再次,香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禁售期仅为6个月,相比美股的1年和A股的3年禁售期要短得多(投资人还是很着急)。
回到小股民的问题,美图究竟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呢?
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其股价具备上涨的能力或潜力才具有投资价值。而股价上涨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
美图目前看样子没有盈利能力,那么未来呢?
如果说美图现在是一家手机厂商,应该不会有太大异议。既然是手机厂商,我们就把目光投向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
2015年,国产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华为共售出1.08亿台手机,排名第十的魅族出货量是2000万台。美图387775部的销量和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差不多,走的应该是小而美的情怀路线。
2016年开始,国内手机市场基本进入存量阶段,连小米都开启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的路线,单纯的线上销售已经很难走通。
从手机产品本身来看,购买美图手机的人大多是看中其具备类似卡西欧自拍神器的外形,价格却只有一半,且有相似的“美颜功能”。但所谓的“美颜功能”并非独家专利,如今哪家手机厂商不在自拍、磨皮、美颜功能上发力呢?美图手机所谓的自拍利器,如今恐怕只是自欺欺人的口号。至于模仿卡西欧自拍神器的路子,也只能走一时,难以长久。
一家依靠手机利润为生的厂商,在国产智能手机的黄金爆发期都没能提高销量,白白错失机会,这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
抛开手机不谈,坐拥4.46亿用户的App群未来有没有盈利的可能呢?我们不敢绝对地说,但现在赚不到钱,未来赚钱的可能性也不大。
首先,美图始终坚持走工具路线,以工具切入获得用户的逻辑本身没错,事实也证明是成功的。但接下来以工具形成变现能力这一步,美图做得并不好,或者说“美颜工具”本身不具备变现的逻辑闭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以工具起家且如今具备变现能力的公司和产品,共同的逻辑是在垂直领域形成垄断。也许有人会说,美图在手机上没有对手,哪有美颜App有亿级装机量,更何况是4.46亿呢?
这话没错,但逻辑有误。美图的对手并非美颜App,而是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oppo、vivo,甚至魅族、努比亚等,它们其实都是“美颜手机”。
现在你还会觉得美图没有对手吗?它的对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实力雄厚、规模庞大。
《论语》有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于萧墙之内。”美图的“季孙之忧”恐怕也会来自“萧墙之内”,一旦其4.46亿庞大的用户群体未来无法产生付费,必然会形成一股“反噬”的巨大力量,而资本市场大概也不会给它太多耐心。到时候,买单的恐怕还是小股民。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SO优化服务 信息流

本文作者@钛媒体 冯寅杰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