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斗鱼、虎牙两大游戏直播平台竞品分析报告》

本文将通过分析斗鱼和虎牙的差异,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

分析目的

斗鱼和虎牙长期以来都是强劲对手。2017年直播平台洗牌后,二者奠定了行业第一梯队的地位。从发展态势看,它们似乎都在从游戏直播向泛娱乐平台转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同质化吗?本文将深入探究。

行业概况

1.1 市场格局

2018年起,游戏直播行业风云变幻,头部效应愈发显著。龙珠直播因大主播陆续跳槽,陷入半倒闭状态;全民直播出现欠薪事件;几个月前,又有网友爆料熊猫直播疑似以30亿出售。至此,游戏直播行业的第二梯队已如暴雨后的娇花,仅存些许生机。

随着腾讯40亿注资斗鱼,以及虎牙成功IPO,游戏直播市场的双寡头格局——斗鱼和虎牙,基本形成。

回顾游戏直播市场的发展历程:

2014年,游戏直播市场开始展现引流能力,日均搜索指数从300飙升至1200次,年增长率达300%。同年,4G网络进入中国,为移动端直播增长奠定了基础。

2015年后,直播市场火爆,资本纷纷涌入。多数游戏直播公司成立于2014 – 2016年,如斗鱼(2014.1.1)、战旗(2014.1.20)、火猫(2014.10.7)、龙珠直播(2015.2.1)、熊猫(2015.9.18)、全民(2015.10)。令人意外的是,虎牙早在2012年就已成立。

作为内容型行业,直播平台的主播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流量和盈利。在竞争中,多数平台选择“挖角”而非培养优质主播。起初,挖角行为较为克制,但龙珠直播强势入局,王思聪携流量和资本加入,导致主播“转会费”不断攀升,一些小平台因运营成本过高而倒闭,最终留下的都是资金雄厚的大平台。2017年下半年,直播平台大洗牌,几百家平台中至少72家关停。

时光来到2018年9月:

2018年,虎牙获腾讯4.6亿美元融资并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直播第一股。虎牙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如举办自制赛事“虎牙天命杯”,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布局;发力直播综艺,推出《god lie》《Pick!天命圈》等自制节目;拿下五大LOL联赛、绝地求生联赛、手游联赛等赛事直播版权;斥资千万美元获得OWL席位,自建守望先锋战队。

同期,斗鱼举办了斗鱼嘉年华,参观人数超ChinaJoy;6月起通过足球竞猜等方式吸引流量;启动覆盖大部分热门游戏的“斗鱼黄金大奖赛”,展现了出色的运营能力。

与此同时,龙珠在5 – 6月爆发欠薪和主播退出事件,主播大量出走,9月移动和web端数据环比降幅超20%,跌出前五。全民也陷入欠薪风波,8月甚至出现公司人去楼空的情况。熊猫则面临资金链断裂、即将被变卖的传言,PDD未回归,腾讯自建平台与虎牙、斗鱼争抢市场份额。

此时,虎牙和斗鱼开始吸纳其他平台的主播,两大寡头汇聚了强大的主播阵容。

1.2 市场背景

直播市场潜力巨大,但人口红利减少,用户增速放缓。不过,游戏直播在生活中的渗透率逐渐提高,游戏直播用户增长数与网游玩家增长数持平。

随着游戏直播的深入发展,用户对直播质量和平台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双寡头格局形成后,直播平台的战略重点将从争夺对方用户转向吸纳新用户,共同应对短视频的冲击也是一大挑战。

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原因在于短视频的冲击和直播盈利模式的单一性。在直播平台中,大部分用户不付费,如何提高用户付费意愿、培养付费习惯、利用长尾效应扩大市场,是斗鱼和虎牙未来的关注重点。与已养成用户付费习惯的行业跨界合作,或许是新的盈利方式。

竞品分析(APP端)

2.1 产品定位

斗鱼和虎牙均定位为弹幕互动式直播网站,以游戏直播为主,争夺游戏玩家,积极造星,拓展业务至三次元,开展线下活动,定位看似相近。

二者的差异在于:斗鱼除自制电竞赛事外,还推出“十亿造星计划”,吸引明星入驻,加码泛娱乐产业。斗鱼CEO表示,斗鱼坚持“直播+”模式,探索娱乐与直播结合的内容,重点发展短视频领域。而虎牙主要聚焦游戏,除自制赛事和购买直播权外,自制综艺也与游戏紧密相关。虽对泛娱乐有所支持,开播了户外直播节目《荒野狂人》,但大部分资金仍投入游戏直播。

由此可见,斗鱼是涵盖游戏直播、运动、户外、秀场等环节的泛娱乐化平台;虎牙是以游戏直播为核心,兼顾运动、户外、秀场的直播平台。

2.2 用户群体分析

(1)斗鱼:

(2)虎牙:

总体而言,斗鱼和虎牙的用户结构基本重合,目标用户和产品定位相似,仅在细分领域存在差异。

性别比方面,多数用户为男性,但斗鱼女性用户比例略高于虎牙,这与斗鱼的泛娱乐定位有关。以游戏直播为主的平台,男性观众占主导,但女性用户增长潜力大。斗鱼通过与明星联动,控制运营成本,吸引女性观众。

年龄比上,虎牙用户整体年龄小于斗鱼,可能是因为虎牙定位年轻化,大力支持热门游戏如绝地求生,入驻的战队4AM还获绝地求生国际邀请赛冠军,吸引了年轻用户。

从用户使用场景看,用户选择这两个平台主要是为观看游戏直播,泛娱乐布局需长期进行,平台需改变外界印象,才能实现从游戏直播到泛娱乐平台的转型,将产品广度转化为用户数量。

2.3 产品结构图

接下来对比斗鱼和虎牙的产品结构图,多出的功能用红色标识。

(1)斗鱼产品结构图:

(2)虎牙产品结构图:

(3)斗鱼功能群特点:斗鱼功能群比虎牙庞大,尤其是社交类功能群。明星与主播不同,粉丝对明星有“偷窥欲”,而关注主播的人对其生活兴趣不大,主播与粉丝下播后联系易断开。斗鱼推出“鱼吧”等社交功能,增进了主播与粉丝的互动,提高了用户黏性。

(4)虎牙功能群特点:虎牙有而斗鱼无(或入口深)的功能,多为电竞服务,如搜索结果页显示电竞赛事赛程和资讯。虎牙功能集中,深耕电竞,注重资讯服务,资讯涵盖赛事和选手花边新闻,吸引用户点击。从标签设计看,斗鱼产品团队试图引导用户,在多处添加推荐和榜单;虎牙仅在必要位置添加“推荐”分类,引导不足,较为保守。

2.4 产品对比(斗鱼左,虎牙右)

2.4.1 首页

视觉设计上,斗鱼的橙白配色比虎牙的纯白更具特色和个人风格。

UI设计方面,斗鱼除上方横排直播分区外,首页还用三分之一空间展示直播分类,占用空间大;虎牙则用更多空间展示直播内容,页面布局更合理。这与二者战略定位有关,斗鱼可能是为非游戏直播导流,推进泛娱乐化。斗鱼的全部分类功能在横排可拖动列表中,虎牙则将其放在顶部列表最右以图标表示。且斗鱼可拖动列表长度远超虎牙,增加了用户检索成本,不符合UI设计简洁原则。虎牙的标签设计更简洁概括,除热门游戏外,其他内容以高级分类概括。

搜索框方面,两款APP在任意页面向上拖动屏幕都会隐藏搜索框,为直播间展示留出空间。不同的是,虎牙搜索框不明显,跳转底部标签页后,搜索功能淡化或变为图标;斗鱼则将搜索功能永久置顶,虽缩小了直播间展示版面,但发挥了头部主播多的优势,方便粉丝搜索喜欢的主播。

2.4.2 直播分类列表

斗鱼点击tag直接滑动到分类栏,未跳转新页面;虎牙点击右上角图标跳转新页面,还提供顶部标签栏个性化定制功能,用户可添加、删除、排序。虎牙将分类下的二级列表汇总在常用标签下,导航更简单快捷,交互次数少,图标小,能容纳更多标签,但要注意避免误触。此外,斗鱼多数页面锁定顶部搜索栏和检索栏,占用页面主体内容空间。

2.4.3 直播间页

以LOL英雄联盟S8全球总决赛为例:

(1)斗鱼直播间页

(2)虎牙直播间页

斗鱼和虎牙直播间整体结构相似,区别在于功能入口深度。将直播界面分为“全屏化模式”和“小窗口模式”探讨。整体上,斗鱼倾向将多数功能放小窗口模式,略显杂乱;虎牙注重UI整洁,用无文字图标,将功能放全屏模式。如推荐直播、排行榜等功能,斗鱼在小窗口模式显示,虎牙需全屏化才能看到。

关注功能上,虎牙将其放在醒目位置,斗鱼放在二级菜单(主播)下,增加了用户操作量。两家默认进入直播间在“聊天”标签下。

竞猜类活动方面,斗鱼投票竞猜功能多样,通过投票抽奖助威等调动用户热情,促进付费(可关闭,但难再开启);虎牙此类功能在界面右下角以小图标表示,易被忽略。

礼物特效方面,斗鱼屏蔽特效后仍有文字飘过刺激消费;虎牙可屏蔽文字和特效。

直播间信息显示上,斗鱼小窗口模式下显示观看数、关注数等信息,界面较杂乱,但能满足用户刚进直播间查看信息的需求,利用从众心理吸引用户关注主播。虎牙为保持界面简洁,将部分功能收纳在“更多功能”图标中,非全屏化无暂停功能,但其关注功能操作简单。

直播间特色功能方面,斗鱼功能多于虎牙,“鱼吧”模块可建立粉丝圈,提高粉丝凝聚力和认同感。斗鱼还提供相关直播内容导流;虎牙功能与赛事紧密结合,精准服务电竞人群。

2.4.4 特色模块

2.4.4.1 斗鱼特色模块

(1)车队

斗鱼车队类似公会,有等级制度,建立车队需至少60级,提升等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