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集卡类运营活动该如何开展呢?

从儿时吃方便面收集水浒卡,到 2015 年春节支付宝集福,再到王者荣耀兑换“凯”,还有 OFO 的“厉害了我的国”活动。集卡活动从实体过渡到线上,历经十余年仍热度不减,始终是极具吸引力的活动形式。尽管各活动目的不同,但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述近期开展的一场阉割版集卡活动。

活动背景及目标

临近中秋节,考虑到用户增长放缓,且许久未策划活动,便决定举办一场活动,以刺激用户,增强用户粘性,提升用户数量和业务单量。

我们设定了两个目标:APP 打开率提升 15%,订单单量提升 5%。

活动主题及形式

结合中秋节主题,创意阶段确定活动形式为集卡。经反复优化,活动主题定为“中秋 U 礼,一点到手——集 UU 跑腿装备,赢中秋 815 现金大礼”。

活动通过用户版 APP 弹窗作为入口,以红包雨集装备卡赢奖品的游戏形式吸引用户参与。集齐不同卡片可赢取不同奖励。

由于时间限制,活动阉割了集卡的核心环节——交换。这在后续复盘时,成为令人遗憾的部分。

此次集卡活动与常规集卡活动有两点明显不同:

  • 无论集齐几张卡,都能获得相应奖励。
  • 集卡核心环节——卡片交换被取消。

协调组织资源

活动确定开展后,需协调三方面资源:

  • 财务资源:明确活动总预算及可发放奖品的价值。
  • 人力资源:协调 PM、UE、UI、RD、QA 的时间安排,为活动研发做准备。
  • 宣传资源:规划活动宣传渠道,如官微、APP 弹窗的排期。

因时间紧迫,活动的产品方案、设计稿和研发同步进行,完成一个页面就推进一个,过程中还需反复调整,体验不佳。

活动产品方案

流程图

(右击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即可查看大图)

原型图

(右击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即可查看大图)

概率算法

本次活动设有五个奖项,分别对应集齐 1 – 5 张卡。根据财务预算,每个奖项的数量不同。卡片获取有概率要求,既要保证活动趣味性,又要确保奖品发放数量不超预算。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种保守算法,在此分享给大家,欢迎探讨更好的方法。

奖品分布情况如下:

在概率测算上,我们通过控制卡片数量来控制各奖项中奖概率。为避免用户集中获取同类型卡片,先计算头尾奖项,再计算中奖情况,以此测算卡片投放占比。计算头部奖项是为防止大奖落空或被多人获得,计算尾部奖项是为保证卡片分布均匀,增强活动趣味性。详细计算方式如下:

(右击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即可查看大图)

总投放卡片数量为 15015 张。卡片抽中概率根据卡片数量与参与人次的比例估算。

活动为期 10 天,为保证参与度,避免因预估参与人次误差导致大奖过早被抽完,我们对投放节奏进行了限制。每天投放卡片数量为卡片总数除以活动天数,即 1500 张,3 张大奖卡安排在活动最后 3 天依次投放。这样在活动运营过程中,可根据当天卡片消耗数量及时调整概率和投放数量。

风险评估

做活动最担心遇到羊毛党,防不胜防。本次活动为防范羊毛党,后期采取了一些措施。

活动过程中的调整

数据效果跟踪

活动前忘记做埋点,导致运营中拉取监控数据时遇到困难。好在研发人员通过用户信息去重操作获取了所需数据,值得称赞!

提醒大家,制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活动所需数据,并在活动前做好准备。

卡片数量调整

活动第一天,出现了意外情况,卡片未抽完。幸好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及时调整了卡片抽中概率。此后,活动期间每天的卡片基本在晚上 8 点左右抽完。

活动后的复盘

从活动的数据结果来看

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部分数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此分享两点。

例如,每日活动转换率趋势图显示,转换率始终平稳,无明显波动和高峰期。一般活动会有爆发期和低谷期,我们分析可能是渠道推广效果不佳。

再如,参与用户行为占比图中,浅绿色部分代表跑男用户。这部分用户并非活动目标群体,也未针对他们进行推广,但在转换和分享方面占比最高。

从活动过程来看

活动时间紧张,开发过程中频繁变更,导致许多好想法未能实现。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套 SOP 规范流程,以避免因时间紧迫而手忙脚乱。

最后提出两个话题供大家探讨:

  • 关于集卡类活动,你有哪些更好的集卡抽中算法?
  • 在活动中,你通常采用哪些措施防范羊毛党?

本文作者@驰子 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 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