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营销推广必知的 3 个赠品促销技巧!

从“实用”“够贵”“性别感强”这三个送礼物的小技巧出发,商家该如何利用赠品或礼物打动消费者呢?

知乎上有个长期热门的话题:“送女友什么生日礼物比较好?”

图片[1]-营销推广必知的 3 个赠品促销技巧!-精准获客

(这类礼物其实不错,但还有提升空间)

其中,一个高赞答案吸引了我。

原答案很长,总结起来就是“实用”“够贵”“性别感强”这三点。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在保证礼物特质的基础上,尽量提升其实用性,同时又要兼具一定的情趣或情调。

从“实用性”角度,有两个层面需关注:一是使用场景;二是使用频次。

1. 要有使用场景,才能构建起“送礼人 – 礼物 – 收礼人”的联系。使用场景不仅包括实际使用,还包括向他人展示的场景。

送没用的东西,还不如不送,免得让对方觉得“他根本不懂我”。

人与人的品味审美差异很大,但总有一些普遍需求。基于此,能找到“至少不会让人反感的礼物”,比如9999元的红包、iphone xs max(仅为举例)。

试想,收到礼物后,人们总会发朋友圈展示魅力,或与闺蜜朋友分享(炫耀)。礼物拿不拿得出手,间接决定你能否在对方朋友圈出彩。

2. 在实用基础上,使用频率越高越好。频率越高,彼此联系越易强化。

看到礼物就想到你,见得越多,想得越多。人对熟悉事物的好感往往高于陌生事物。

所以,从实用性看,音乐盒、水晶球、定制相框、公仔等都可舍弃!

性别感

要明确,你送礼物的对象是(未来)女朋友,而非普通朋友。

那么,礼物除了体现用心,还要传达“别有用心”。

这里的“别有用心”并非贬义,而是对对方异性吸引力的认可和进一步的占有欲。

直白点说,作为男生,要有“我就觉得你好看,想和你在一起,别人都比不上你”的自觉。

说“今晚月色真美”这种委婉的话,就像过时的阅读理解题。

所以,礼物要有“性别感”。

这不是指赤裸裸的性暗示,而是有明显性别色彩,如口红、香水和包包。

性别色彩强烈的礼物更易唤醒对方的性别意识和欲望。

比如,再中性的女生收到口红,也会涂上,想象自己变美被关注的样子。但换成加湿器试试?

从性别感角度,这类礼物营造了两性相处场景,将两人从普通交往拉到“我和你”“男和女”的二人世界。合适的场景才更易成就感情。场景不合适,对方不会往“在一起”方向想,又怎会有结果?

价值感

实用性是基础,性别感是进阶,价值感才是关键。

注意,这里说的是价值感,而非单纯价格高。

同样的花费,带来的价值感可能差异巨大。

  • 2000块的耳机和2000块的手机;
  • 300块的耳机和300块的口红;
  • 100块的口红和100块的笔;

它们的价值感不同!

发现了吗?礼物的价值感不单纯取决于价格,而取决于在同类中的【比较价格】。

图片[2]-营销推广必知的 3 个赠品促销技巧!-精准获客

(比较常让人产生与事实不符的错觉)

幸福和价值感都源于比较。

若掌握了礼物“价值感”的操作方法,就更有可能在预算内买到让对方满意的礼物。

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普通知识点,而是撬动对方心意的支点,是可借助的杠杆。

如何打动消费者?

既然送女生礼物有规律可循,常说“要和消费者谈恋爱”的商家,该如何用赠品(礼物)打动消费者呢?

同理有以下技巧:

1. 如何正确认识赠品的作用?

在商家与消费者沟通中,赠品是有效且常用的促销工具。

商家通过赠品提升商品/服务的价值感,让消费者有“划算”“占了便宜”的感觉,缩短决策时间,降低决策成本,促成交易。

但赠品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就像送错礼物让女生反感。

比如,外卖商家常送廉价又难喝的饮料,这不仅不会让消费者觉得订单划算,还会让他们觉得店铺档次低,降低对其他单品的购买欲。

2. 预算有限,如何送对赠品?

(1)赠品要有实用性。

自己不想要的,别送给消费者。既然决定送赠品,就站在消费者角度,送实用、有价值的东西,而非低成本物件的组合。

别以为数量多就好、就有价值,赠品成本再低,没效果也是浪费。

以外卖商家为例,送一小包纸巾比送不知名饮料好。吃饭难免弄脏,擦嘴擦手都需要纸巾,而很多商家套餐仅配一张纸巾,远远不够。

(2)赠品要有相关性。

相关性可视为实用性的进阶。

还是以外卖商家为例,送纸巾不如送配套的特色小菜、例汤或特制酱料。除了这些,还可结合新品小样,通过赠品做用户市场调查,既能宣传新品,又能获用户反馈。

(3)赠品质量要过硬。

送出的赠品要拿得出手。质量不过关会显得很low,还会影响主要产品销售和商家整体形象。

赠品质量体现商家基本诚意,不仅指物质产品质量,也包括虚拟商品的诚意。

没错,说的就是那些要费劲算条件的优惠券!要送就有诚意些!舍不得投入就难有收获!

总之,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在有限资源内,能多大程度满足其“占便宜”的需求。

若成本不够,可先放弃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想法,关注老顾客需求。

先探索合适方向,再扩大推广范围,以存量找增量,才是正确做法。

若你还觉得“就一个赠品而已,没必要这么讲究,商家会亏”,那说明你没理解赠品作为促销手段的意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