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电脑,报表里那一片刺眼的红色数字瞬间跳入眼帘,看得我头皮阵阵发麻。转化成本又升高了些,它就像一条贪婪的吸血蚂蟥,紧紧叮在肉里,怎么甩都甩不掉。
更让人烦闷的是,旁边工位的王哥,都中午了,他桌上的咖啡还热气腾腾。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里啪啦”作响,可后台的数据却像冻僵的蛇,毫无动静。
这时,总监拿着保温杯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保温杯壁上还沾着前几天开会溅上的枸杞。他说:“大家别只盯着成本,优化工作得讲究人的效率。”说话时,眼镜片反射出冷冷的光,好似两把手术刀,仿佛要把人剖开来仔细检查。
我看着办公室里那三十多台散发着蓝光的显示屏,突然觉得这些方方正正的东西比闰土手里的钢叉还厉害。同事们都弓着背,像被抽掉筋骨的木偶,右手握着鼠标,左手拿着计算器,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每次点击成本再降两分,点击率提高半个百分点……”那声音混杂在中央空调的嗡嗡声里,好似坟场里被风吹动的纸钱沙沙作响。
昨天新来的小李找我要优化方案,我让他研究账户结构。这小伙子偏要自己搞一套,说什么“创意要有温度”,结果被主管指着鼻子骂:“你以为这是写《阿Q正传》呢?要温度,去锅炉房!”现在他缩在角落里改计划书,真像个沉默的闰土,只不过手里拿的不是钢叉,而是改了二十八遍的PPT。
半夜加班时,在茶水间听到有人小声说:“反正都是假量,不如多建几层计划,就当给报表装点门面。”这话让我想起《药》里的人血馒头,明明知道治不了病,还得假装虔诚地吃下去。我们现在不也是如此吗?明知道七成预算会浪费掉,还得在日报里写“有潜力可挖掘”。
这不禁让我想起孔乙己欠酒钱时涨红的脸,和早会上被追问投资回报率的同事们如出一辙。以前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还能笑话“茴”字有四种写法,我们现在连苦笑的力气都没有。报表里的折线图就像套在脖子上的绳子,稍不注意就会让人喘不过气。
快下班时,看到王哥又在群里发“今天新建了50条计划”,还配了三个奋斗的表情。我数了数他账户里真正的转化量,还不到五个。这场景就像未庄的赵太爷在祠堂里数功德碑,那些都是假的,他却当成宝贝供着。
窗外的霓虹灯亮起来了,红的、绿的、紫的,仿佛给这钢铁牢笼化了妆。我突然明白,那些点击率、转化率不过是新时代的“仁义道德”,而我们这些广告优化师,最终都成了数字吃人宴席上的肉。只是这宴席摆得太久了,连吃的人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在吃别人的血肉,还是在啃自己的良心。
救救广告优化师……
*谨以此文致敬各位广告优化师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