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活”广告进入行业视野后,业内产生了一些疑问:
-
哪些广告主会投放拉活广告?
-
拉活的成本大致是多少?
-
APP 拉活在优化方式上与拉新有何差异?
哪些广告主会投放拉活广告?
当前,支付宝灯火的拉活广告主要活跃于游戏、电商、金融以及网服等行业,像淘宝、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美团等均有涉及。
就当下的市场而言,淘宝在拉活广告投放方面表现得相当激进。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淘宝的市场品牌知名度和占有率已然很高,为何还需要拉活?
实际上,这与当前购买平台的变化以及网民购买习惯的改变有关。除了淘宝、京东,还有拼多多,再加上支付宝信息流平台上的二类电商,用户的忠诚度已大幅降低,极易因新事物或新优惠而更换平台。因此,各平台需要通过各类红包、优惠、砍价等激励手段来争夺或留住用户。
拉活的成本大致是多少?
拉活成本远低于拉新成本,毕竟“维护老客户的成本远低于开发新客户的成本”。
当下市场上的拉活成本在几毛至几块钱不等。例如,某主流 APP 的拉新成本高达 100 元,而拉活成本仅需 1 元多。
因为已明确其为目标用户,所以能够直接精准定向这批用户,避免了在非目标用户上的广告浪费。
此外,由于用户本身是老用户,客户教育成本大幅降低,用户转化路径也相对简单许多。
APP 拉活在优化方式上与拉新有何差异?
目前,市面上多数的拉新广告,并非单纯的拉新,而是新老用户混杂。在构建广告计划时,未剔除老用户,最多仅能从公司/账户级别设置过滤转化用户(此处仅能过滤在该平台开户投放以来的转化用户数据)。
新老用户混拉存在两大弊端:
-
浪费广告费用,拉新的目标是获取更多新用户,然而由于未区分新老用户,致使部分广告费用消耗在老用户身上;
-
给老用户留下不良印象,明明已是用户却还一直投放广告促其下载 APP?最为糟糕的是“杀熟”,新用户能享受诸多福利,老用户却无资格,却偏偏让老用户看到这类广告。
所以,拉新广告整体显得过于粗放,需要进一步优化,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降低成本的细节。
拉活广告是针对自身已有的用户进行重定向投放,看似比拉新简单不少。然而,真正投放过拉活广告的优化师会发现,看似简单的投放,实则对精细化运营能力的要求极高。
倘若说拉新广告的重点在于媒体广告平台的数据能力和算法能力,那么拉活广告更多依赖的是广告主自身的数据能力和算法能力。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