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引领您打造教育行业的爆款信息流素材

此前有一篇文章着重为各位优化师伙伴剖析了“礼盒”这一素材的拓展方向,想必大家都从不同层面和程度获得了启示。

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说,教育赛道的素材尚有众多可延伸的方向。一位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优化师 yiwe 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些教育行业于朋友圈的跑量经典实例。

01 知识点素材

在看惯了形形色色的教辅礼盒素材后,如何在素材里展现课程内容成为了优化设计人员需要思索的问题。对于部分较为理性的家长而言,丰富的礼盒已难以激起他们强烈的购买欲,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孩子能否真正获取知识。在此情形下,涵盖知识点的素材应时而生。

示例:小学数学授课的多个知识点

衍生:金字塔造型/不规则造型

金字塔状的素材,明晰地呈现了课程所涵盖的大纲及学习内容。在朋友圈投放“六宫图”,能够完整展现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阶段课程。使家长对课程结构和内容一目了然,从而迅速决定是否报课。这类素材的关键在于造型,可以多运用 ppt 的一些模板、配件来呈现素材内容,难度不算太大,重点要做好配色与形状的搭配。

02 手写素材

我们常讲,“见字如面”,一手漂亮的字往往能吸引众多目光和称赞。这一点在信息流广告中同样适用,用户看到美观的手写体也会忍不住点进去一探究竟。基于此需求可以生产相关素材,例如,字迹优美的笔记总结、语文试卷或者填字视频。

示例:小学生字词学习、数学学习

衍生:手写笔记/手持试卷

简单的横线本加上美观的字迹以及秀美的手,一个出色的素材就诞生了。或者可以将“手”替换为小孩子的手。抖音 app 中有许多视频博主会晒出孩子字迹优美的视频,这些内容极易引发家长的共鸣。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写得一手好字就象征着有文化、有修养。

所以各位聚焦“语文”这一领域的客户能够在此基础上拓展,大语文、大作文等方向的广告都可以尝试运用这类素材。可以多浏览小红书等社交软件,上面常常有宝妈晒图、分享育儿经验。这些分享对于未婚未育的优化师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03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梳理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当下许多成年人、孩子在处理工作和学习时,都习惯借助思维导图来表达,这种方式便于直观地进行分类与整合。有的学校甚至将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当作学生的重点学习方法加以教授,因而,家长对思维导图并不陌生。一份制作精良的思维导图通常能够迅速吸引家长。

示例:小学作文写作技巧

衍生:一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直观地展现不同年级要求掌握的写作技巧,容易引发家长的兴趣。倘若所售课程契合家长的需求,便能收获一单转化。思维导图的形式丰富多样,手绘形式更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制作精美的 ai 图也颇具吸引力。

素材的混合搭配也极为重要,可以采用六宫图,融合思维导图和教材/手写素材,彰显素材的多元性。这种做法避免了因素材呈现的同质化而导致的素材曝光不足等问题。

04 教材出版物

相信大多数家长除了热衷于为孩子报课外班,就是购置各式各样的教辅资料,因此,仿照市面上的辅导教材设计的封面素材应运而生。有牛皮纸、白皮书系列,还有的以名人头像作封面,这些素材的点击率都不低。

示例:作文类素材

衍生:仿造出版物

这样的素材在朋友圈投放,会被用户当作真实的出版物,进而产生亲近感。书本类素材具有天然的优势,毕竟书本是所有学生的必备之物。优化师可以将学生常用的本子、文具作为迭代元素。倘若仍然不知如何拓展,建议各位优化师同学背起小书包,重拾当年上学时熟悉的感觉。

05 通知广告

信息流广告的投放形式与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原生内容形式极为相似,且和户外电梯以及平面媒体广告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极具生活气息的广告发布形式更能让用户产生熟悉感,减轻对广告的疏离感和抵触情绪。从早期制作精良、以通知发布形式呈现的广告,到如今接地气的、以 A4 打印纸为载体的广告,它们先后进入了家长的朋友圈。

示例:购课通知/活动招募

衍生:A4 打印贴纸

这两款通知类素材的出现时间仅间隔了 2 年,第一款素材诞生于 2019 年,第二款素材于 2021 年出现。

第二张素材利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例如,车库、电梯间以及各大办公室窗户等。通知上加盖的“公章”增强了广告的说服力。这种贴近生活的呈现形式,更容易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06 总结

一个行业的创意无法仅通过几个大类、几个模块就总结完备,我更期望能够借由上述重点素材的分享,为初涉教育行业以及在创意构思过程中遭遇瓶颈的优化师同学传递一些思考。

在服务新客户时,各位优化师可以参考上述几种朋友圈跑量素材类型。

① 礼盒拍摄

② 知识点素材

③ 手写素材 – 笔记试卷

④ 仿照书本造型

⑤ 思维导图发散图

⑥ 通知模版类

教育投放行业在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发展,一个素材能够激活一个账户,同样,一个优质账户也能够培育优质素材。各位优化师同学需要找到一个平衡之处,学会放大素材的优势,并进行聚焦。

虽然市面上的素材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但无论何时,创新都是设计的首要原则。毕竟制作一个原创素材所带来的成就感远远超过通过参考和翻拍他人的素材。

文章中的视频来源于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仅作为本文分析及评论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