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堪称 00 后的成年起点。
世界终究会被年轻人所主宰,何况他们诞生于千禧年之交,是开启新纪元的一代。随着 00 后逐步踏入社会,属于他们的全新天地也即将拉开帷幕。
基于此,历经半年的钻研与剖析,腾讯社交洞察联合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重磅推出《腾讯 00 后研究报告》。该报告依托腾讯社交大数据,收集了 72 位 00 后的网络日志,同时结合对 24 位 00 后的深度访谈,并获取了超过 1.5 万份调查问卷。通过定性与定量相融合、大数据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 00 后所处的经济、社会背景出发,深入探究他们的价值观和消费态度,为您呈现更具权威性、更具看点、更具价值的 00 后群体真实写照。
独生复独生
“独二代”的身份如何塑造了他们?
00 后乃是独生子女的子女,是唯一集中拥有“独二代”身份的群体。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施行计划生育政策,直至 2015 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两代独生子女在此交汇。
“独一代”的家长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毫无经验,难免手忙脚乱。相较而言,“独二代”的健康成长不再是盲目摸索,而是有了系统的教育规划。不仅如此,00 后父母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使得他们心态更为开放,在子女的养育上,宽容多于苛求。在更为平等的家庭关系中,00 后拥有更为平等的话语权,能够在长辈面前畅所欲言。
然而,他们似乎显得更为孤独。相比之下,第一代独生子女起码还有几个姑姑、姨妈,而 00 后甚至连表亲都没有。但从积极的方面看,自幼享有整合的家庭资源,使他们心智成熟得更早。正因这种孤独与早熟的交织,00 后更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更愿意花费更多时间与朋友相处。
多了自主自立,少了过度依赖。对于 00 后来说,原生家庭不仅是温馨的避风港,还是资源的供给源,他们会主动向家庭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兴趣范畴。从这个层面来看,00 后是前所未有的现实的年轻一代。
移动互联网
影响下的未成年群体
有何“过人”之处?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而言,这是视野得以极大拓展的时代。
00 后一出生就有电脑,从小学起智能手机便常伴左右,这种知识获取渠道的宽广程度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太多途径能让他们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前沿资讯。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成为他们的强项,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他们倾向于以不同的人格展现自我,从小就懂得如何塑造更讨人喜欢的形象。
与此同时,00 后的课业负担愈发沉重。据《中国青年研究》的数据表明,00 后的课外补习时间是 90 后的三倍。
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对个性的追求反而更为强烈,执着于通过互联网资源寻觅最契合自身的领域,并进行深入探索。
不管是通过短视频学习舞蹈,还是通过嘻哈节目学习说唱——他们的热爱大多源于自发,并且甘愿为爱好投入时间和零花钱。
00 后来袭
这是一个与商业紧密相连的问题
当一个世代陆续成年并融入社会之后,社会的文化乃至经济生活,都会因这批年轻的力量而改变流向。年轻消费新势力的喜好始终是流行的导向之一,在当下,00 后的看法对于品牌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特定的成长环境、别样的生活态度造就了 00 后独特的价值观。父母为他们提供充裕的经济条件,支持他们深入挖掘自己热衷的领域,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几年前,电视广告多重复几遍广告词就能提升销量,而如今的 00 后已不再买账,只有背后有故事、有态度的品牌才能吸引他们的关注。
自幼沉浸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他们,比长辈更熟悉社交媒体的运作模式,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客观的心态,获取更优质的消费体验:
对于软性广告植入,他们具备精准、成熟的辨别能力。
对于网红和 KOL,他们深知不能全盘相信,早早地对各类营销手段保持理性。
他们觉得国产品牌不逊于国外品牌,在全球化的时代,“进口产品”已不再稀奇,他们更注重产品的使用感受,随着国产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他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国产品牌。
00 后已来临,这是一个与品牌营销密切相关的问题,品牌联名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一些先行的品牌尝试将游戏角色融入“定制款”产品之中;一些品牌倾向于塑造人性化的故事场景,或包装企业文化,以此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但品牌的年轻化之路不止于此,在这份《00 后研究报告》里,我们期望借助 00 后的成长背景和消费理念,为品牌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