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红书的「同城页」有了新玩法——首次推出「地图」搜索功能。
- 该地图依据用户地理位置,展示周边热门景点与美食。
- 这一地图巧妙融入社交功能,可发现附近群聊,还能与电子宠物互动。
- 此地图是对小红书站内UGC内容的创新整合,将海量多元的笔记转化为生动的本地生活地图。
小红书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似乎开辟了新的可能——
它不卷入团购、优惠券比拼,也不砸钱打造配送供应链,而是凭借内容优势,引导用户从兴趣出发,从线上主动走向线下。
一、小红书的本地生活
谁说做「本地生活」就必须在供应链上竞争呢?
这不过是美团、饿了么等传统本地生活服务商的模式:
它们聚焦于「即时消费」,用户想吃想用的东西都要快速送达,所以要投入资金建设供应链,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商品送到用户手中。
然而小红书侧重「兴趣消费」,用户在平台上只是寻找灵感,不必在供应链方面一争高下,而是引导用户探索本地生活的多样性。
这次小红书新增的「地图」功能,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开启了「社交化本地生活」的可能。
在v8.25.0版本中,就能看到「地图」功能的更新——
小红书同城页面新增悬浮按钮,可链接到实时地图。地图根据用户地理位置,展示周边景点、美食等丰富笔记。
例如我在深圳南山区,只要打开手机定位,小红书同城页面就会出现悬浮按钮——显示「搜索 ► 南山区」,点击就能进入实时地图。地图上标注出附近的景点(如南山博物馆、南头古城等热门地标)和美食(如费大厨、海底捞等餐饮店)。我能看到每个地方的笔记数量,知晓哪些地方最受小红书用户喜爱。点击具体位置,能看到小红书用户分享的点评笔记、收藏和打卡数量,还能链接到百度地图一键导航到目的地。
以后,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能打开小红书的地图功能,就像拿着一份电子城市导览地图,寻找附近口碑好的美食和好玩的地方。
这份地图有多种可能性:
- 也许我能在地图里找到周边的徒步团、露营团、周末打球团、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烘焙课堂等更多活动?
- 或许我可以直接点击活动地点标记,查看活动时间、日程安排、费用、参与人数、注意事项等简要信息?
- 也许在参加活动时,我还能标记自己的位置,分享个人经历和故事?
一份地图就能满足我发现、参与、分享活动等一系列社交需求。
更惊喜的是,地图已经具备社交功能。
用户能找到附近的群聊,如求职、育儿、租房等类型丰富的群聊;还能与其他用户领养的电子宠物互动。
我认为,基于地理位置的群聊能带来很多实际帮助。
- 如果我喜欢徒步,就能加入附近的徒步群,约伙伴一起出游。
- 如果我需要租房,就加入附近的租房群,了解周边租房情况。
- 如果我需要求职,就加入附近的求职群,和周边人聊聊避雷公司,看看有没有好工作。
- 如果我需要育儿,也能加入附近的育儿群,和附近宝妈交流心得,讨论带娃好去处,交换宝宝用品,必要时互相帮助。
- 甚至可以随意组个群,聊聊附近的交通、天气、突发事件等。
小红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地图里群聊的丰富性。
基于线上社群,小红书还能延伸到线下活动——
从徒步群发展到徒步活动,从车主群发展到车主活动,从育儿群发展到亲子聚会。
小红书的地图甚至可以加入一整套线下活动管理工具,像活动创建、参与者管理和活动通知等功能,让发起活动更便捷,进一步丰富社交化的本地生活体验。
这一切都是真实且可实现的。线上社区不再局限于屏幕内,而是能跨越数字界限,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
二、换种方式做「本地生活」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似乎给出了做「本地生活」的标准模式——
打造供应链,组建配送团队,为商家引流,给用户优惠。
即便抖音以“短视频 + 直播”吸引大量用户进入本地生活领域,也还是在和美团比拼团购优惠,借助饿了么等第三方完成配送。
大众点评虽有独特的“必吃榜”等口碑体系,但在本地生活领域也只是辅助美团,配合打好线上线下闭环的部分环节。
小红书的本地生活玩法既不属于“到家”,也不属于“到店”,摆脱了配送的限制,也无需自己或让商家疯狂补贴来换取用户的消费意愿。
小红书用「兴趣」连接附近的人,找到了更多元的「本地生活服务」发现方式,不仅能发现即时需求,还能发现可以“先囤着”的需求。
- 好吃的店,不一定要马上吃。
- 好玩的地方,不一定要马上去。
- 好用的物品,不一定要马上买。
毕竟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即时满足,还有长远规划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三、“从种草到拔草”的新路径
早期,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尝试以“内容 + 优惠”为核心,一方面打造包含位置信息的优质内容,另一方面联合商家提供团购优惠,这与传统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做法相似。
- 例如在广州、上海等地试点团购,广州以茶饮为主,上海以咖啡为主。
- 比如在笔记中增加门店POI(Point of Interest,门店兴趣点)功能,允许用户在笔记中嵌入特定门店的位置链接。
- 又像开设官方账号“土拨薯”,扶持本地餐饮商家和探店博主。
- 再如利用官方活动和优质笔记引流,包括“街巷小店改造计划”、“100家探店计划”、“围炉煮茶”等主题活动,吸引用户关注本地生活服务。
如今小红书新增「地图」功能,在“内容 + 优惠”之外开辟了一条“从种草到拔草”的新路径。
以前是先看笔记再看地图,要提高效率只能依靠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现在是先看地图再看笔记,挖掘周边宝藏地点更便捷,本地商户也能获得近水楼台的优势。
原本小红书聚集了大量UGC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分散。而这张连接本地生活的地图整合了海量用户笔记,让使用体验更直观便捷。
写在最后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社交化」的生活方式早已融入我们的基因。
- 我们经历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更易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
- 我们目睹了QQ、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更乐于拓展社交圈。
- 我们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更热衷于探索个人兴趣爱好。
- 我们有机会参加音乐节、艺术展览、戏剧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更积极拥抱多元化表达。
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家庭关系,更愿意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MBTI性格测试风靡全球,小红书“找搭子”越来越流行,豆瓣依旧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小红书借助一张地图,巧妙地将“社交”与“本地生活”融合,无疑是在做更契合年轻人灵魂的本地生活服务。
地图上的每个标记都将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入口。
没想到,小红书在激烈的本地生活服务竞争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世界很大,不如带着小红书去看看?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