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我一直在运营小红书账号,尤其是近一周,数据表现较为出色。在此声明,并非拥有几万的点赞、收藏和关注。只是内容稍具“网感”,获得了正向的数据反馈。瞧,下面这张图就是 99+的证明(我发誓这不是网图,而且是一天的数据),这使我特别想谈谈小红书的运营心得。
一、怎样选定内容?
在选择内容之前,务必要思考你的内容所针对的用户群体是哪一类,到底能吸引到哪些人。
小红书上的内容繁多,从新用户注册时的引导就能看出(必须选择三个兴趣模块才能进入应用),涵盖了财经、健身、生活、旅行、摄影等众多兴趣领域,每个兴趣下面都对应着特定的人群。那么,身为内容生产者,应当如何抉择内容呢?
我的提议是选取自己喜爱并且擅长的内容。要明白,无论选择哪类内容,必然存在同类的内容生产者和相似的内容,你很难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一个。所以,选择自己喜爱且擅长的内容尤为关键,因为这决定了你能否维持一定的更新频率。
我选择了英语学习这个垂直领域。回想选择这个领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不过,单纯的英语领域还能够有更垂直的细分,比如专门进行英语材料分享、专注口语、ted 等,而我主要定位于记单词。
这部分用户大概率是大学生(备考四六级和雅思)以及一部分工作人士(备考雅思),所以「记单词」是他们的迫切需求。
二、竞品分析与上限
决定在「记单词」这个垂直细分领域深耕后,参考了几位博主的内容形式,其中就包括那个四级未过的英语博主。
记单词的形式多种多样,让我们来看看几个相关竞品:
再看看这些博主的关注数,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依照小红书的「普惠分发」原则,这类内容还是存在一定的上限。但这并非意味着对方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因为其中存在许多变量的影响,运气就是其中之一。有时候,运气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之一。
三、选择视频还是图文?
我在内容形式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改进,曾经做过词根记单词(图文/视频)、单词解释(图文)、中文提问快问快答(图文)、英语演讲(视频)、词根串记(图文)等,然而无论是浏览量、点赞数、收藏数,还是最终的关注转化率都比较低。从 3.27 到 4.21 近一个月发布的 24 条笔记,最终只转化了 16 个关注,可以说是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最终,我将基于词根串记单词的图文形式转变为词根串记的视频形式,成功了。
由于本身已经制作了相应的图片,在制作视频时我没有采用复杂的动效,仅仅采用了「图片拆分+语音播报」的视频形式(如下图)。一篇笔记从撰写文案,到制作图片,再到录制音频,最后剪辑成片,整个从无到有的流程下来预计需要 1.5 小时到 2 小时,对我来说制作的时间成本还在可控范围内,但相比图文形式,时间基本上翻倍了。
那么,是不是必须选择视频形式呢?
并非如此,这里其实需要综合考虑,例如内容的调性是否合适、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制作时间。
如果所有的变量都保持不变,我认为一定要尝试视频形式,因为平台在视频方面的推流明显高于图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今的人们变得更“懒”了,懒到连内容消费都希望直接被灌输到脑海中。
接下来让我们对比一下图文和视频的流量情况,虽然没有严格控制变量,但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
从上图能够看出,图文的浏览量基本在一两百左右,点赞数也基本是个位数,点赞数与浏览量的比例约为 1/50;而视频的浏览量相较于图文有倍数的增长,能够保证在 500 以上,点赞数与浏览量的比例约为 1/20。
这就是我建议尝试视频的原因所在。
四、是否要日更?
对于「日更」,网上的观点各不相同。
我的建议是要日更,就算无法做到每日更新,也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更新节奏。因为小红书遵循「单篇笔记」的推送导向和「推送效益递减」的原则(这是我的感受),这是什么意思呢?
- 「单篇笔记」的推送导向:每篇笔记都会重新进行推送,除了定点推送给关注者之外,其余的推荐流量所面向的受众与上一篇不同。那么,“我发布的笔记越多,累计的阅读量就会越多”就成为了自然的选择。
- 「推送效益递减」的原则:虽然有价值的笔记会经久不衰,一直会有人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篇笔记完成推送后,各项数据都会逐日衰减,第一天发布的笔记的流量就是会比第二、第三天的高。
基于这两个我所感受到的流量特点,我建议要日更。相信我,在数据的推动下,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每日更新以获得正面反馈。
五、一键三连背后的秘密
一键三连起源于 B 站,代表着点赞、投币和收藏。而在小红书这边,我认为是点赞、收藏和评论,这三个数据会影响笔记的推送效果。从功能方面来说,这三个操作非常简单,点击爱心(收藏和评论)就能给笔记的点赞数(收藏数和评论数)加一,但我想深入探讨一下这三个操作背后用户的动力所在,用户为什么要这样做?
- 点赞:本质上是对笔记的认可,觉得当下这篇笔记对自己有一定帮助,操作难度较低。
- 收藏:本质上是认为笔记有用,想要下次再查看,操作难度与点赞相同。收藏量较高的笔记大多出现在健身、教育类,抱着“收藏了就等于锻炼、学习了”的心态,但实际上再次打开的概率很低。
- 评论:本质上是对笔记表示认同(或不认同)、进行补充等,操作难度比点赞和收藏要高,小红书的评论区也是一大特色,经常能引出很多不错的“精彩内容”。评论大多出现在旅游、家装等实用场景,会让人有较强的分享欲望。
这里补充一点,我曾经发布过一篇关于‘做饭’的文章,此‘做饭’非彼做饭,是关于‘性’的中英文结合内容,互动极高,有 78 条评论,但大多数都是@人员前来围观的评论,有种“正经内容无人问津,一篇擦边内容天下知”的感觉。
中途因为被小红书警告内容擦边而不再被推荐,于是放弃了此类内容。
六、如何实现冷启动?
我采用的方法比较传统,就是分享到家族群,这或许是初级运营者的一个解决办法。
分享到家族群或许是图文和视频浏览量差异的一个小变量,因为在开始发布图文内容时,主要依靠小红书的自然流量,而发布视频时分享到了家族群,增加的点赞数大概在三四个,我认为这部分变量对两种内容形式差异的影响较小。
小红书上还有互助点赞的笔记,比如“流量低于 XXX 真的有用”,然后下面有一堆互助的评论,我觉得刷到了就可以尝试一下,数据总比没有好。
七、怎样实现变现?
变现,是运营无法回避的话题。运营账号除了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变现——获得金钱上的回报。我建议在运营账号之初,就要具备变现的思维,这样在商业上才能形成闭环。
在创建英语号之初,我就有了初步的方案,但还没有具体实施。在拥有 100 个关注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冒出了备选方案 B,虽然也还未落地,但后续应该会进行尝试,后续可以详细聊聊这块。
最后
都说做产品就像生孩子,运营则像养孩子,我对此深表认同。运营小红书账号确实让我有了与做产品不同的感受,从生产者转变为运营者,你不仅要理解平台和内容,更要理解你的用户,前者困难,后者则更具挑战。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