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的
小红书账号
始终难以做起来?
绝大多数商家的一把手都会对此感到困惑。
上周我访谈了一位学员,其办公室内同时运营着 50 多台手机,还有 50 台手机正在路上。对于如此真诚的创业者,如果不想办法助其更快打通路径,内心都会过意不去。
当你手中同时操作 30 多个账号时,就不会再疑惑自己的账号为何做不起来。
当然,内容与策略同样关键,二者相辅相成。
近期总结了身边商家朋友的一些状况,感触颇深,这些也是多数企业在做
小红书
时容易陷入的误区。
今日,我整理了部分问题,期望能为正面临其中某个或多个问题的商家朋友们提供帮助,让大家在做小红书时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以下是我梳理的 14 条小红书企业运营的误区,希望能为身处利润焦虑中的你带来帮助。
一、为何笔记每月超 100 篇,小红书仍运营不佳?
发布了众多笔记,合作了不少博主,但销量与曝光量依旧不佳;即便投放了聚光,也未见良好增长。
原因或许在于产品的卖点与内容形式未能契合用户需求,既要有精致内容,也要有吸引流量的内容。实际上,笔记内容分为几种形式。
其一为权重笔记:旨在获取更大曝光,可理解为广泛的流量圈,聚焦于话题点,例如近期有无相关节日话题,与产品的关联程度如何。
其二是中圈准流量:此类内容介于精准与泛人群之间,话题必须是大众感兴趣的,常见于“妈妈出行攻略”“新手妈妈”“成长日记”等大选题之中。
其三是针对自家产品专门展开的推广形式:进行测评便是一种方式,明确推广自家产品的卖点,植入通常较硬,数据表现一般。
所以,明确每篇笔记的目的与使命,以及最终要达成的目标至关重要。
二、小红书自建团队还是外包代运营
同时进行是可行的。只要明确是将小红书作为流量传播的主渠道还是获客的主渠道即可。有了侧重点,就会有不同的行动策略。若将其视为重点,就要进行布局,在找人代运营的同时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相互对比,衡量人工成本与结果。
许多人在寻找代运营时存在误区,那就是将任务完全交给第三方运营团队,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参与解决问题。相较于大品牌,还需考虑到差异性,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结果,可以对小红书进行深入研究,既可以在前三个月或半年请代运营团队协助,也可以在跟进项目的同时,派人逐步接手。
倘若认为人工成本较高,那么前期可以选择代运营,降低试错成本,建议两端都安排人员去操作。
三、小红书投放博主的误区与陷阱
2024 年,想要涉足小红书的朋友必须清楚一个现实:博主的流量已不如往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那就是在投放博主时要明确自己的投放目标。博主能为品牌解决的是信任背书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即刻获客,切勿盲目投放小红书。因为在投放小红书博主时,我们的关注点仍在流量上,而博主只是一个媒介。
此时,创作的内容、产品的卖点,甚至产品的外观能否打动用户比投放博主更为重要。我们不能指望博主立刻为我们带来销量,而要重视自身的内容,从内部寻求突破而非依赖外部。利用企业号、视频号和公众号的内容与博主账号做好搭配,再加以推动,让产品内容吸引用户。
四、分析爆文的误区与陷阱
90%的商家在分析爆文时,维度就出现了偏差。
产品的客单价和人群一定要分析清晰。例如客单价为 2000 元或接近 1000 元,但你分析的爆文款式实际只有一两百元,三四百元,这是不合适的。以鞋子和衣服为例,价格低至几十元,高至上万元,如果分析和模仿的人群对产品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必然会延长决策时间。这时我们就要分析好:内容发布后的曝光是否有用,不是看顾客当下是否立即购买,而是要多次触达。直到某天顾客下定决心可能就会购买。
所以分析爆文要拆解对等的爆文,而非差距过大的。其次,在拆解爆文时,要搞清楚这篇笔记是否有投流。比如,我们发现这篇笔记阅读量偏高,但点赞和收藏却不匹配。再比如,曝光量有 8 万,阅读量有 8 万,点赞却只有 2000 或 1000 多,差距过大显然不正常,因此我们要判断笔记是自然流量还是付费流量。
五、小红书聚光投流的误区
进行聚光投流时,我们可以先小范围测试,当测试到每篇笔记的销售力尚可,点击率也理想,获取的人群有效时。但这仍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投流是为了电商店铺的成交;另一个是:为了获取线索,获取线索时也要评估结果是否良好,如果发现素材没问题,就可以大规模投放。根据人群搜索的渠道定制内容,查询内容,查询关键词。
所以很多人忽略了抢占“搜索”板块的流量,只在个性化推荐信息流上下功夫,其实它是非常精准的,换个思路,流量也会精准很多。
六、小红书直播的误区
许多人开展小红书直播时会首先关注销量,数据不佳就选择放弃。实际上这里也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产品品类是否适合小红书;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带货能力强的主播直播间,比如董洁通常卖什么,张晓慧卖什么。
第二个维度是:要思考产品的触达和购买周期。如果客单价几千元,那么直播可能带不动货,小红书直播与其他平台的直播不同,它更倾向于安静、平和的方式,很多人觉得它卖不了货时就放弃了,其实此时更应坚持,要明确是做品牌宣传还是直接清理库存,本质上有不同的定义。有一种情况,比如博主做直播时,说这场销量不多,但有多少人观看并认真听完了呢,实际上在小红书不提倡通过低价走量的方式。
七、小红书卖货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只要找了众多博主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投放,曝光量足够大,卖货量就必然很高,其实这只是看到了别人成果的表面,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于产品能否打动用户。认为卖货就是曝光量足够大,实则不然。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在种草学提到的一个案例叫 BeBeBus,它找了 12 个博主进行调研实践,提炼出了用户关心的传播视角和卖点。
所以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曝光量足够大、阅读量足够大,有更多的博主就一定能够把货卖好。很多传统工厂和传统电商进入小红书时,不进行升级,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其实关键的一步还是产品、人群、卖点,以及沟通的场景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就很难做成这件事或者中途放弃,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私下深入交流。
八、小红书节日投放的误区
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商家和品牌仅仅是为了匹配某猫的流量,只在“双 11”“双 12”“618”才在小红书进行投放,实际上在小红书取得显著成果的一些品牌并非如此。
他们会将小红书作为重点进行分析,研究平台的人群会进行何种搜索:人们会搜索什么样的关键词,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到了关键节点,才进行特定时期的投放。反而在种草期间,或者进行布局时,他们的内容丰富多样,所找的账号也各不相同,不会局限于一个博主账号。
追逐潮流是必然的,但选择众多,当然也要权衡公司内部的人员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之前提到过,有一个小红书 PCAT 赛马模型,包括从品的植入、品的赛马到人群赛马、内容赛马、账号赛马、团队人员赛马、服务商的赛马,经过一整套流程,选出更正确的方案。
九、小红书评论区营销的误区
从小红书的玩家来看,资深玩家通常轻车熟路,新玩家可能尚未明白评论区营销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分两点阐述。
资深玩家可能想着要回复一些内容,但会忽略其他评论区的营销重点。
新玩家可能还不太清楚自己需要扮演消费者的角色。例如,说这个产品自己用过,用完后发现有小瑕疵:包装丑,纸盒难拆,但使用效果不错,接着讲述一堆效果好的方面,这样看似是差评,实则是好评,更能激发消费者的信任。
实际上,小红书的评论和笔记是一体的,在创作笔记和生产内容时,我们要思考如何进行评论区营销,怎样进行互动。
十、小红书内容生产的误区
【具有销售力的内容】许多品牌或商家把内容创作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博主身上,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博主只会按照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内容,其内容能否聚焦到销售或带货属性并不确定。所以每个企业都要掌握内容销售与内容曝光的两套逻辑。
如果是偏向销售卖货的类型,那必然要思考清楚什么样的内容具有销售属性。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些笔记发布后,有人在评论区询问怎么买、在哪里买,这类内容就具有销售力。
搭建一套内容生产的方法与流程,是任何一家公司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想要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自己搭建小红书内容工厂(从场景、人群、痛点到最后的场景植入、表达话术等等一整套)是博主无法替代的,反而将希望寄托在博主身上,会浪费大量资金。
【内容复制】看到别人做得好,一味复制。小红书经营要根据自身情况,洞察产品,细分人群,从各个角度拍摄产品发布 10 篇,关注用户反馈,明确流量不佳是因为账号还是内容,构建模型。
【低成本内容】思考投入成本,制作能够短期盈利的内容,内容质量与投入成本并非总是成正比,关键在于如何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及如何巧妙运用平台规则和特性。明确低成本内容并非低质量内容,相反,它更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共鸣性。
十一、小红书产品定价的误区
流量愈发昂贵,产品不断升级,但消费群体未变,当生产与品质共存时,普遍陷入获客成本高与低价竞争的“两难困境”,做生意的朋友,“量跑不起来白费人力”,或者“退货退单损耗利润”,如此反复,拉低了本就脆弱的利润线。一些中小企业或许深有体会,生意事务增多,但实际利润不高,只能维持现有的工作环境。
如今小红书上高客单价的产品数不胜数,但通过买手、直播、开店等渠道销售情况良好,三个月销售额达 300 万,此类案例在小红书上屡见不鲜。客单价越低,销售量越大,但利润越低,商家和品牌方可以将产品的客单价定高一些,提高内容的可复制性。周期拉得越长越好。小红书经营要注重内容量产和高效生产,尤其是采用 IP 打法的朋友。一味的价格战结果是:无人能盈利。
十二、小红书成本产出的误区
思考整体成本、投入费用,选择竞争较小的类目,追求大曝光量,细分人群、需求、场景、关键词。很多企业在小红书上投入大量资源追求高曝光量,却忽略了对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钱花了不少,转化率却只有零点几,不仅耗费了时间成本,还投入了人工成本和预算。
高曝光量固然能带来一定流量,但如果这些流量与品牌的目标受众不匹配,那么转化率将大打折扣,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内容营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具备长期规划和战略眼光。
只关注短期效益,缺乏长期规划和战略眼光,会导致在小红书上的营销效果不佳。要明确项目投入费用、投流利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入产出比 – ROI。
十三、小红书团队搭建的误区
明确团队的时间成本、人力、场地、仓储和人才成本,寻找可靠的团队伙伴,不能忽视 sop,它能在有流程的基础上,快速复制团队能力,节省教程成本。在搭建团队时,要充分考虑时间成本。为团队成员预留足够的时间熟悉工作、相互了解,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同时,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周期表和目标,确保团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另外,我近期感触较深的是团队之间的关爱和称赞,不要吝啬称赞,对团队成员不同程度地表示认可,他/她得到你的认可会更有激情。
之前有学员跟我说:庄老师,您这两天要早点休息。在相对敏感的人的本能反应下,他可能认为这是让你明天保持良好状态面对后续课程,但实际上这只是对方关心你的一种方式。
所以,正确理解他人善意的关心,也能促进团队关系。
十四、小红书高效工具使用的误区
高效的团队协作,离不开工具的支持,选择工具/AI 进行小红书运营,抓住平台红利期,顺应平台趋势。上次在种草学,有学员向我推荐好用的 AI 软件,没错,我们也在学习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使用,以下我将自己使用的一些工具推荐给大家。
【新红数据】是一款关于小红书平台的数据软件,新榜旗下的产品,能满足我日常的数据需求,包括行业大盘、寻找达人、对标、热搜词/热门话题等。
【文心一言】这是一款 AI 软件,日常用于撰写笔记文案、创作内容等,能为我们减轻一定负担,当然,它生成的内容不能完全直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训练”,以达到想要的内容,并进行调整。
【ChatGPT】也是一款 AI 软件,相较于文心一言,它更复杂,需要翻墙并寻找渠道购买账号才能正常使用,使用方法与文心一言类似,我之前的一篇文章《chatGPT+小红书爆文,1 天量产 100 篇笔记》中有提到如何使用 AI 软件写作。当然,好用且能提高效率的软件不止这些,根据日常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即可。
以上,我从 14 个方面为大家揭示小红书的一些误区,从投放、流量、内容生产到团队搭建,让小红书商家了解常见的错误。如果你正处于其中的某个或某些阶段,可以将项目/品牌的基本信息发给内容山庄教练,他们会为你进行项目/品牌的诊断。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