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力直播电商一年后,
小红书
有了新的思考与应对之策。
去年 8 月,小红书开启了 K 播(买手直播)的篇章。董洁、章小蕙以其平和舒缓、精细入微的讲解风格迅速走红,为小红书直播树立了出色的典范,从而推开了直播电商的大门。
10 个月后,小红书将重点转向店播。商家通过种草和买手渗透所积累的人群,可以由店播来承接,构建起经营的闭环,这与淘宝和抖音店播的逻辑如出一辙。
一个显著的体现是,小红书在 618 期间加大了扶持力度。超级店播日对 GMV 超过 50 万的商家,整合站内资源,助力商家达成单场目标。同时,针对参与活动的直播间,每日发放大量优惠券,以推动直播间的转化。
从本质上讲,小红书期望 K 播和店播共同发力,使商家既能提升知名度,又能增加销量。
这并非小红书独有的期许,淘宝、抖音也已将店播视为发展的重点。毕竟,相较于达人或买手直播,店播性价比更高,也是平台与品牌关系最为稳定、持久的一种形式。
然而,这并非易事。在淘宝店播领域,目前没有哪家的销售额能够超越头部主播李佳琦。
抖音也在艰难摸索。飞瓜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15 日,与辉同行直播间 6 月场均观看人次达 760.7 万,而食品饮料类目品牌自营直播的场均观看人次仅为 1.7 万,差距达 400 多倍。
更何况,小红书直播电商追求平和舒缓的讲述风格,拒绝高声叫卖,其本质是想要摆脱“柜姐”式的逻辑。
对于平台和商家而言,这意味着一段漫长的攀登之路。
01 小红书店播的差异化
倘若说,品牌与买手合作的价值在于前期扩大知名度、释放品牌影响力,那么品牌自身开展店播的意义就在于承接流量、打造持续经营的阵地。
这是当前小红书多数商家的核心发展路径:BK(B 代表品牌,K 代表买手)促成冷启动,再到店播实现稳定经营,
小红书电商
运营负责人银时在 618 媒体交流会上如此分享。
简单来说,与买手合作是开疆拓土,自身做店播是巩固江山。买手与店播相结合有利于商家形成完整的经营闭环,这也是小红书当下着重倡导的双轮驱动模式。
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尝试小红书店播。这在数据上有直观的反映:618 期间,小红书店播的 GMV 是去年同期的 5 倍。单场销售额突破 10 万的店播数量是去年同期的 4 倍。
家居行业是增长显著的典型代表。这一类目的整体客单价较高,顾客的决策时间较长,难以直接通过笔记实现转化。
品牌店播不仅能够承接站内种草或买手直播间未转化的需求,还能够沉淀自身的私域流量池。店播已成为直播带货的主力。目前,设计师家居品牌的整体开播渗透率已接近 70%。
设计师家居品牌支吾是较早有所感受的一批。支吾主理人聂萍表示,店播能够弥补场景展示和及时交流的不足,更好地倾听用户的声音,解决用户的痛点。去年双十一,支吾策划了一场大型直播,GMV 达 15 万+,聂萍欣喜地回忆道:“团队兴奋极了。”
长效经营是所有商家的共同追求,此外,店播还意味着更大的自主控制权。团队、成本、货品,商家都能够自主掌控。相比与买手合作,还能节省一笔“中介费”。
探索符合平台调性的店播方法,是小红书面临的下一个课题。在这方面,各平台都在积极探寻。
淘宝在去年调整了店播的定位,店播从营销工具转变为商家经营的新场所。与货架电商不同,店播遵循爆品逻辑,为此,淘宝重新整理货品,并给予平台补贴,以推动商家业务的增长。
如今,内容已成为增加用户停留时间的关键因素,更多商家和平台认识到了内容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小红书依据自身平台的用户特点和社区氛围,形成了独特的策略。
小红书提出简单直播的倡议。核心在于让主播展现真实的自我,运用直白的内容,进行简单、纯粹的讲解,从消费者的角度介绍产品。
浴见主理人李励对此的理解是,不强调价格机制,以平和舒缓、精细的语言,讲述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及产品开发的故事等。
在第一场店播开始前,浴见团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调整语速、搭建场景、设置产品组合等等。营造出一种氛围,让直播间分享的不仅是产品,还有审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李励告诉新莓 daybreak,他们在小红书的 K 播加店播占整个营收的 70%左右,已成为一种日常经营方式。
小红书电商家居品类运营桑普介绍,以家具类目为例,小红书已形成两类较为成熟的店播模式。
一类是通过门店销售或主播日常种草,将感兴趣的用户约至品牌大场,由品牌主理人或主设计师进行讲解,并结合价格机制实现转化。在这一模式下,家居品类涌现出多个销售额达数百甚至五百万的品牌专场。
另一类是通过日常的笔记联动测款,在直播间上架产品,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整个流程。在这一模式下,培育出多个店播月销售额超 50 万的账号,有小红书原生品牌甚至突破了 100 万。
社群分享也是店播的一种有效玩法。李励认为,“社群是提升成交转化率的宝贵私域。”
社群内会举办晒单、套品试用等活动,还能够与用户及时沟通。这将极大提高粉丝在直播间的转化率。李励分享道,转化率有时能达到 12%—15%,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
不过,银时表示,小红书并非将重点置于店播的差异化。团队内部最为核心的思考是,真实地展现每一个品牌、每一个买手、每一个商家的真实价值。这里面涵盖了品牌理念、个人的生活情趣、风格、感受等。
02 店播之难
不管是品牌传播还是商品交易,品牌对小红书都怀揣着美好的期待,但并非每个品牌都能找到实现的途径。
当前店播表现出色的主力商家,在小红书经历了品牌培育的过程。他们当中有的是小众品牌,有的处于成长期,有的甚至依据小红书用户的特点来设计产品。他们也是较早摸索出小红书直播路径的群体。
大多数品牌最初是通过买手直播起步的。商家找到与自身产品更匹配的买手,借助买手的影响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拓展用户群体。
随后品牌开展店播,承接流量,与核心用户进行深入交流,形成稳定的经营阵地。
完成前两步后,他们在小红书会形成“笔记+直播+社群”联动的交易路径。在站内通过笔记种草,积累粉丝;再开展 K 播或店播,对接更多精准用户;同时转化到社群运营,沉淀私域流量池,提高复购率。
然而,这个完整的路径并非所有品牌都能轻松、低成本地走通。对于很多品牌商家而言,店播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却需要长期的投入。
淘宝店播就是一个例子。
最基本的问题是,与达人、买手相比,商家在内容产出方面相对较弱。这并非他们擅长的领域。
去年双 11 期间,时任淘宝直播负责人道放表示,电商直播正在回归电商本质,商家在货品、价格方面的专业性将更加突出。但他也承认,商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够有趣。这需要商家在内容输出上花费更多的心思。
此外,过去店播的货品组织、价格机制与货架完全相同,导致消费者没有进入直播间的动力。去年淘宝促使商家重新设置直播间的形态、货品组织,为此平台还为商家提供红包或补贴。
这意味着商家不能将店播仅仅视为一种营销手段,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甚至需要根据实时数据的变化,对货品组织进行动态调整。
淘宝所面临的问题,小红书同样会遭遇,甚至可能会更加棘手。
首先,平台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小红书直播电商对内容的要求更高,用户的审美也更加苛刻。
与其他平台相比,小红书的用户具有更强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水平。他们对产品、内容有着更高的标准,店播需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才能留住这些用户。
浴见主理人李励表示,小红书的笔记对内容能力是一个真实的考验,他们追求以质量取胜的利他爆款内容。这需要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干货内容,例如身体护理的方法和步骤,再结合特定的 KOL 种草,比如与超模合作等。
此外,品牌甚至需要根据小红书的用户需求,反向推动产品设计。支吾主理人聂萍分享说,根据用户的反馈,他们每个月基本都会推出新品,同时会将首发福利和大场福利放到小红书来做。
聂萍将小红书形容为一个移动的展示位,“是货找人,凭借好产品/好品味,通过内容输出的形式,去寻找最契合的人群。”这一特点决定了小红书更适合做品牌,但也意味着,商家从价格竞争的趋势,转向了内容竞争。
这一点在直播过程中有着直接的体现,李励要求自己和团队在直播时,语速放慢一些,每个月更换一次背景板,平和舒缓、有条不紊的讲述风格,基本成为小红书直播的标准配置。他们不愿意与一般意义上的直播划等号,更希望摆脱“柜姐”式的逻辑。
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够如此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适应小红书。
一个细节是,目前在小红书积极尝试直播的仍以小众品牌为主,成熟品牌或更为大众熟知的品牌,在小红书的 K 播和店铺开播率尚不明确。
对此,银时向新莓 daybreak 解释,与所有品牌交流时,他们只关注两件事:品牌力的构建和销量。“我们所看到的趋势是,品牌在种草之后,通过 K 播或者店播与更多用户互动,进而产生直接的销量,自身的品牌认知深度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已知的大众品牌的举措来看,他们更多是基于品牌构建在小红书的内容场进行传播。如果直播成为品牌与用户交流的一种常态窗口,小红书电商生态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够为大众品牌的销量做出重要贡献。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