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则小红书运营的惊人之论!

不久前受邀分享如何借小红书推动生意新增长,在此给各位伙伴呈上一些有关小红书经营的独到见解。全是我在经营小红书过程中的真切感悟,不看绝对后悔,看完有望赚得盆满钵满!

01. 产品乃品牌或生意经营的基石,而内容则是经营所有社交媒体的根本。

02. 营销不过是一种手段,只是经营进程中的一部分,其价值存在一定局限性。

03. 对于品牌商家来说,小红书仅是众多渠道中的一个,并非非做不可。想明白渠道的价值定位,或许比盲目开展经营更为关键和明智。毕竟牵涉的不是个体,而是一个团队甚至一家公司。

虽说我专注于小红书领域,靠其盈利,但客观来讲,的确如此。小红书现阶段固然存在一些红利,也的确能撬动生意的新增长,可并非适合所有人。所谓所有品类都值得在小红书上重来一遍、所有人都能在小红书上掘金,不过是噱头罢了,哪有这般普适的产品和机会?

再者,每个人、每个团队、每家公司都有自身独特的基因和擅长之处,比如有的擅长内容,有的擅长产品等。因此,需要理性判断是否投身其中。

倘若决定涉足,那就要想清楚小红书对于品牌和自身生意的价值所在、发挥何种作用以及战略地位如何。

最后,小红书并非万能,外部因素往往只能锦上添花,难以雪中送炭,所以要综合考量,降低期望。

04. 一旦决定经营某个平台,就需尊重该平台的特点,尽量不背离平台的特点和趋势,不然会事倍功半。

毕竟在哪赚钱,就得尊重哪的规则。虽说有时为了盈利等会与平台有些小冲突,但都只是小打小闹。大方向上要像保持政治正确一样,保证平台正确。

其次,花钱(交保护费)并不意味着能为所欲为,只是在某些规则上会稍有放宽,依然要保证平台正确。

最后,小红书并非即时性效果渠道,虽说具备这方面价值,但更倾向于综合性品牌价值渠道,需要长期经营,如同滚雪球一般。所以如果决定经营小红书,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花时间耕耘,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05. 什么样的品牌对小红书来说是有价值的呢?

5.1. 资金充裕且愿意在小红书投入的品牌,毕竟有钱就是金主爸爸。不过投入资金的多少,近似于小红书对品牌的重视程度。

5.2. 小众、稀缺、有格调、中高客单价的品牌,比如设计师品牌等。这类品牌的存在能形成小红书的差异,提升小红书的格调,满足小红书上高净值人群的需求,所以时常能看到小红书开展各种小众品类的扶持及活动。

因为对小红书而言,金钱、数据固然重要,但文化与格调更为关键。

06. 谋定而后动,做好准备再启程!

“谋定而后动”与“先干了再说”并不冲突,涉足新领域时,本就需要做足准备并付诸实践。做足准备解决的并非其他,而是认知问题。此时遇到的 80%的问题实际都是认知问题,所以要优先统一认知,而非盲目先干。

其次,方向错误,努力白费。虽说没有白走的路,但明明有机会避开,何必付出如此高的试错成本呢?

07. 竞品分析实则是“开眼”的过程,即“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通过借鉴他人逐渐清晰找到“自我”。

08. 小红书说难不难,但说简单也不简单。

小红书不难在于其经营逻辑、变化速度、内卷程度等远不如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所以做完抖音再来做小红书会有降维打击之感。

而小红书的不简单也正因为它不难,“不难”导致多数人能做到 60 分,但所有人都 60 分就相当于所有人都是 0 分。所以想做好,就需要向上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突破口其实就在于落地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程度和颗粒度,想要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地步,这点本身就不容易。

因此,想做好小红书,就得回归精细化经营阶段,别偷懒。

09. 让用户的注意力聚焦于产品,让流量在预设的路径中流动。

并非简单地拍摄图片、撰写文案、发布运维就行,这一过程中蕴含诸多细节。

举个例子,在投放项链、耳环等饰品时,需要真人佩戴展示,但如果博主或模特拍摄时化了浓妆等,内容发布后,用户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妆容吸引,导致转化率降低等。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和细节调整,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让产品成为用户视野中的首要焦点。

让流量在预设的路径中流动也是同理,要在各个环节和位置做好相关引导、设置好钩子,最大程度降低用户的思考,减少每个动作的流失率。

10. 不要沉迷于虚假繁荣和所谓的“变化”,而要关注能产生实际效果的一切。

粉丝量不重要、互动量也不重要,甚至阅读量都不重要,重要的唯有效果!

粉丝量高达上百万,但变现能力一般,甚至不如低粉丝量账号的案例少吗?

互动量上百万,但转化效果不佳,甚至不如低互动量内容的案例少吗?

所以,请回归本质,只关注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所有,以结果为导向,其他的只是作为效果链路的监测和论证过程而已。

至于那些所谓的“变化”,随它去吧,变化只能改变“术”和“器”层面的东西,那些底层逻辑和“道”是永恒不变的。

11. 账号在内容和运营方面,要有粗糙感和瑕疵。

因为人们不喜欢完美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人,粗糙感和瑕疵能让人感受到真实和真诚,而真诚是必杀技,最能打动人心。

想想内娱造神翻车的案例还少吗?

越是完美的人,用户对其的期待和幻想就越高,也就越容易翻车。比如养成系博主。

12. 所有爆款的出现都存在一定红利,所有爆款也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13. 一流的企业向消费者贩卖情绪、理想和生活方式;二流的企业向消费者贩卖产品;三流的企业为产品寻找消费者。

中国的企业最不缺的是什么?其实是“好产品”,中国制造早已遥遥领先。

但中国的企业最缺的是什么?其实是“一流的企业”,即“品牌”。

其次,消费者真正想买的是产品吗?不是,消费者真正想买的只是一个解决方案而已,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所以产品不重要,产品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和附带的价值等才重要。

虽然我们不喜欢被贴标签,但我们的所有行为又无时无刻不在给自己贴标签。比如我买衣服时,除了合身、舒适,还希望显得我文艺一些,而文艺就是我给自己贴的标签,也是我想呈现的理想状态和喜欢的生活方式。所以哪个产品在满足合身、舒适的基础要求外,还能让我显得文艺,或者让人看到我穿这件衣服就自然联想到文艺,我就会购买。

我购买的除了产品,其实就是情绪、理想和生活方式。

包括人们为何愿意购买昂贵的奢侈品,难道其他匠人制造达不到同样的品质吗?

包括人们小时候为何想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等,难道其他职业就不好吗?

并非如此,只是纯粹因为它们所彰显的情绪价值、理想和生活方式。

14.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组合”,将各种必要元素进行重新组合,甚至进行跨品类的迁移。比如 MIFA:露营灯 + 音响。

15. 可能不少小伙伴有绝对原创情结,但我想说的是,世上无新事,在产品开发上不存在 100%原创。所以放下绝对原创情结,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毕竟我们是商人。

当然,不存在 100%原创不是让你原封不动地抄袭,而是在他人的基础上改进迭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尤其对于那些真心想做品牌的小伙伴而言。

16. 关注用户满足需求的过程,以此构建产品的差异化。

比如通过切入差异化的人群或场景来构建产品的差异化,如抖音的手电王;比如通过做好顾客的售前、售后体验来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如至本;比如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来构建产品的差异化,像小红书上因为赠品而购买东西;比如通过跨品类的形式或概念迁移来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如万诗之海。

17. 好的种草或卖货内容要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产品好。比如看到贴满各种行李牌的行李箱,代表使用时间长、耐用,这其实就是常规消费者认为产品好的逻辑,就像买西瓜时习惯拍一拍听声音一样,找到消费者认可的、常识中觉得产品好的场景或呈现方式来推荐自己的产品。

18. 内容要有代入感,用户喜欢能与自己类比、有真实感的内容。

什么是代入感?最真实的例子就是嘴替,比如脱口秀抛出的一些梗、讲述的一些故事;比如针对真实生活现象翻拍的一些内容等,让用户极具代入感,甚至惊呼“你是不是在我家装了监控?”“这不就是我吗?”

也正因代入感,小红书上的爆款内容有两种极端,一种是真实、朴素到极致,甚至随手发布,因为内容有代入感、让用户觉得真实可信,所以数据好;一种是理想、精致到极致,甚至是大制作,因为内容构建的是用户的理想状态、理想生活方式,所以数据好。

最后,内容要有情绪、要有穿透力,这也是观点犀利的账号涨粉快的原因之一;有时内容的深度、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是故事,是内容能否成为某些人群的嘴替。

19. 在内容开篇和结尾等可以有一些人设化的固定内容或记忆点,并持续重复。

为何电梯广告多是洗脑神曲,是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内容不断重复?因为持续重复,用户会潜移默化地记住,甚至被“洗脑”。

其次,在小红书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的内容中,如何被记住、如何体现温度、如何体现人情味?被记住需要有视觉符号、记忆点以及持续不断的重复;温度和人情味的体现需要有人情味的内容,需要有人设,比如语气、措辞等。

20. 一个认知误区,即认为小红书笔记关联商品后会被限流。

实际上并不会,之所以感觉笔记关联商品后数据表现比之前差,纯粹是因为商品笔记和常规笔记在流量推荐上有差异。商品笔记在常规笔记的流量推荐基础上,额外考虑了商品的转化数据表现,比如商品点击率、商品转化率等。

其次,商品笔记不仅不会被限流,反而还有专属的商业流量扶持。所以创作商品笔记时,要侧重考虑什么样的内容能刺激用户购买,而不只是停留在流量层面。

当然,由于小红书社区与商业有时存在信息不同步等情况,也会有个别笔记被误判限流等。

21. 在经营过程中不要被品牌束缚,品牌的基础是销量,品牌的前提是生存下去。

在经营初期,品牌的体现不是 TVC、不是疯狂的营销等,而是一套不错的视觉、一些不错的理念,以及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比如至本。

22. 个体经营小红书最核心的问题并非怎么做,而是认知和执行力的问题。想和焦虑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帮助和结果,只有实践!边做边学才是正确之道!

23. 想有自来水,想让用户自传播,就要给用户一个传播的理由,比如产品颜值高;或者提前准备好传播素材,降低用户的传播成本。

24. 无论是与博主合作,还是自己运营账号,本质都是解决内容生产问题,通过不同方式产出优质内容来撬动流量与转化。

25. 与博主合作不是丢个 Brief 让博主按要求创作就结束,而是要深度沟通交流、合作共创优质内容。

26. 效果广告本质上只是优质内容的催化剂和放大器,不必过度在意效果广告的消耗配比等,而是以结果为导向,只要成本、效果等在可接受范围内,效果广告的投放消耗可以无上限。

举个例子,某国际护肤品牌在 618 时,为一篇笔记投放效果广告消耗了 100 万+,所以消耗及配比等不是关键,关键的唯有效果。

27. 小红书店铺运营近似于淘系等电商平台店铺运营,唯一的不同是小红书商城的自然流量较少,店铺流量主要来源于笔记和直播。

其次,很多品牌商家觉得小红书闭环体量不大,实则不然,小红书现在已有一些月 GMV 在 100 万以上的店铺,所以还是有较大机会的,只是天花板相对淘宝、天猫等会低一些。但对于体量小于 5 亿的品牌商家来说,小红书闭环的天花板是值得去触碰的。

28. 做 SEO 时,可侧重考虑合作搜索流量好、收录率高,以及符合“作者 EAT”条件的博主。

  • E – 专业性:作者是否具备专业资质?
  • A – 权威性:作者在领域内的影响力
  • T – 可信赖性:名声好坏、是否有广告,包括软广等。

如果想做品牌词搜索结果页的 SEO,账号的最佳选择实际上是自己的品牌专业号,因为它完全符合“作者 EAT”标准,在品牌词搜索结果页下会有较高的账号权重。

29. 小红书的推荐与搜索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

各自独立:推荐与搜索互不干扰,所以小红书笔记的收录与否不影响推荐。

相互关联:笔记获得搜索流量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笔记的推荐流量。

30. 正确判断笔记是否被收录的方式不是搜索标题等,而是在创作中心或蒲公英平台查看笔记是否有搜索流量,有搜索流量即表示笔记被收录。

31. 请各位 Boss 有自知之明,别再为难商务 BD 同学啦!有些头部博主选不上真的是因为不符合对方的选品标准。以章小蕙为例,她根本不会选择新锐品牌,对品牌的“血统”极为挑剔,没有时间沉淀的品牌,她看都不看。所以在 BD 之前请搞清楚对方的选品标准,要有良好的自知之明,现实点,少做梦。

32. 付费是成年人世界最大的诚意,所以要养成付费意识,哪怕想“白嫖”,也要有这个意识。比如纯佣合作时,给博主提供阶梯式的投流扶持、卖货奖励等。

33. 80%的品牌案例是人云亦云,因为成功者说什么都对,而且多数人是乌合之众,不会在意“真相”,所以要辩证看待。

34. 为何许多大品牌宁愿与外部机构合作,也不愿持续扩充内部团队?

原因并非我们想象的大品牌有钱任性,而是大品牌意识到自己持续扩充内部团队,人力、培养及管理等成本太高,远高于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成本。

其次,术业有专攻,所以与其自己花高成本折腾,不如花相对可接受的成本让外部机构对结果负责。

一个冷知识:大品牌/大厂的人力等成本往往是小品牌/小公司的两倍以上。

35. 小红书服务机构大多只能锦上添花,难以雪中送炭、力挽狂澜,即便存在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少。

其次,品牌商家与机构大多是分分合合的状态,彼此成就,顶峰相见。

36. 如何判断和区分小红书对于电商的效果/价值?

在这件事上,已经有了共识,即查看电商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增长,或者通过小红星判断数据,如果还是觉得不准确,那也没办法了。

或许本质在于你自己是否认可小红书的效果闭环链路,不然除非是直接转化,否则再怎么直观,你也会一直纠结和不信任。

37. 倘若想撬动新增长,那就请一二把手亲力亲为、投身其中,投入 80%以上的时间精力去开拓,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