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若再不盈利,时机就将错失

2023 年 12 月,小红书 COO 柯南公开坦言,五年前自己曾坚决表示小红书不应涉足电商领域。“彼时,我是从社区的角度出发,而当下,我已负责电商业务。”此前,小红书已对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加以整合,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与社区部、商业部并列成为一级部门。

小红书终于对电商领域大展拳脚。

早在成立 6 个月时,小红书就推出了海外购物分享社区。一年过后,小红书上线了名为“福利社”的电商平台。2016 年,小红书又引入第三方平台和品牌商家,全品类 SKU 得以迅速增长。

然而,2018、2019 年两年的 GMV 目标均未达成,反倒是内容社区业务增长迅猛。2019 年 1 月至 7 月,短短半年,小红书的用户数净增 1 亿。小红书遂将重心置于社区方面,并成为年轻群体钟爱的内容社区。

不过,活跃用户的增加与电商并非相互冲突,尤其是对于从社区起步、志在成为平台的产品而言,电商是无法回避且绕不过去的重要环节。

一、电商,社区产品绕不开的一环

2015 年,我曾发过这样一条动态:

近期,工具 APP 纷纷向社交转型,社交类都在涉足电商,电商纷纷搞起 O2O,O2O 都在设法融下一轮资金。

历经数年发展,“工具+社区+电商”已成为所有 APP 产品演进的共识,只因单独的工具、内容、电商均存在缺陷。

工具属性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每个 APP 能存于用户手机的唯一衡量标准在于是否具备工具属性,也就是应用场景,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哪类用户会使用该 APP。比如,我们寻觅餐厅时会打开大众点评,出门打车时会点开滴滴,浏览新闻时会选择今日头条,查看股市行情时会启用雪球、同花顺,去陌生之地会运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刷短视频会用抖音、快手,观看电影电视剧会选用爱奇艺、腾讯视频……

工具确实能迅速吸引用户,但存在一个问题,用户来得快,使用完工具后,走得也快。若想让用户痴迷,持续留住用户,就需要内容,也就是社区能力。

著名畅销书《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中曾提出“上瘾模型”,通过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资这四个方面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社区产品恰好契合这四方面的特征:

  • 触发:触发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工具属性属于外部触发装置,再加上手机 push、短信,能迅速触发用户开启 APP,而内容以及由内容形成的社区氛围则构成了内部触发装置。就像小红书丰富的年轻人吃喝玩乐内容,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社区文化,这个社区文化成为内部触发引擎,吸引年轻人反复开启小红书,了解其他年轻人的想法和喜好。
  • 行动:要促使人们行动起来,三个要素必不可少:首先,要有充足的动机;其次,具备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最后,要有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对于一个社区产品,普通用户浏览大量内容后,便产生交流的冲动,这就形成了动机。小红书、抖音中显眼的“➕”代表的创作标识成为触发点,社区产品提供的内容创作工具帮助用户解决了创作内容的能力问题。
  • 多变的酬赏:在一个社区中,至少包含浏览量、评论量、点赞量、收藏量、积分、金豆、关注人数等实物奖励,还涵盖炫耀、兴奋、结识新朋友等心理层面的满足,平台还能给予认证、勋章、流量支持等支持手段,这些共同构成了多变的酬赏。
  • 投资:浏览是投资、发布评论是投资、撰写内容是投资、获取积分是投资,流量支持、各种勋章、各种认证头衔,对于用户而言,都是投资。投资几乎贯穿用户使用社区的整个过程。
  • 可以说,契合用户“上瘾”四要素的社区产品,能吸引用户反复使用,逐渐形成一个不断壮大的流量池。

    有了流量,自然要考虑变现,变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他人导流,即广告,另一种是自我消化,也就是电商。

    广告模式固然简单,用户规模越大,广告价值也就越高。但一旦用户不再增长,广告收入的增长也会陷入瓶颈,加之跳转其他平台造成的流量损失以及用户体验的下滑,所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电商成为所有线上产品商业化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工具+社区+电商”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平台形态,工具获取用户、社区留住用户、电商实现转化,从而构建稳定的商业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抖音、快手纷纷布局电商?淘宝、京东、美团为何一边与内容平台合作,一边还要自己做内容、做直播?

    同理,对于小红书这样一个 2022 年日活破亿、广告占总收入 80%的平台,开展电商业务是必然之选。

    那么,这一次涉足电商,与以往有何不同呢?

    二、搜索转化+直播带货,破解拔草难题

    一直以来,小红书的用户以女性居多,截至 2021 年,女性用户占比超 80%,其中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高达 60%,这些人具备较强的购买力和较高的消费意愿。小红书由此催生了独特的“种草”文化。

    何为种草?

    指通过在小红书平台发布各种形式的笔记,推荐、分享和展示个人或品牌的使用体验与感受,从而吸引并影响用户购买的行为。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推荐、分享、展示类似于品牌广告,也就是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印象。

    然而,品牌印象与真正购买产品是两码事。

    我曾用“品牌向上,转化向下”来阐释两者的关系。建立品牌印象通常需要塑造美好、阐述优势、歌颂伟大等正面表述,而真正购买产品则需要折扣、降价、限时等刺激性词汇。因此,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塑造品牌和销售转化是分开的,通常是线下的商场、超市、便利店,线上的拼多多、京东、淘宝等销售渠道承担销售任务。

    “品牌向上,转化向下”也成为小红书种草容易、拔草难这一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不仅越来越多的品牌方选择在小红书与 kol、koc 合作种草来建立品牌心智,再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渠道利用打折促销“拔草”,还致使小红书电商业务进展缓慢,不得不依赖广告支撑主要营收。

    这一次小红书似乎找到了应对之策:搜索+买手。

    搜索与种草不同。种草是倾听他人讲解,逐渐接受的过程,类似于被动接受,而搜索则是主动行为。只有对某一商品、某一餐厅、某一地点产生兴趣,才可能主动去搜索。因此,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营销一直是极为高效的营销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小红书是一个内容分享社区,用户通常会浏览内容,从而产生了种草这种被动接受的模式。随着内容分享者达到 8000 万,内容维度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小红书搜索信息。小红书 COO 柯南在 IF 大会上表示,目前约 70%的月活用户在小红书有搜索行为,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户打开小红书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搜索。

    与传统搜索引擎的多元化搜索信息不同,小红书用户的搜索更接近消费决策,官方数据显示近 4 成搜索与商品相关,也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小红书开始着力打造从搜索到电商的闭环,在强化商品转换到站内店铺的同时,还推出了搜索直达产品,实现品牌外部电商平台店铺和商品页面的直接跳转,助力未在平台开店的商家达成种草-搜索-转化的闭环。

    简单来讲,日益旺盛的搜索行为使小红书有可能通过从搜索到购买的闭环,培养用户在小红书购买商品的购物习惯。

    但在小红书看来,其电商的真正发展潜力在于买手电商。

    2023 年 1 月,董洁在小红书开启直播带货首秀,相关平台预估其 GMV 超 5000 万。随后,“初代名媛”章小蕙也在小红书声名大噪,首场直播时长近 6 小时,热度超 6 亿,销售额超 5000 万元。此后,不仅有明星带货,“一颗 KK”“当然是当”等买手也加入了直播带货的阵营。

    数据表明,自 2023 年 8 月至双十一期间,短短三个月,小红书就培育了 2 位亿级买手,21 个千万级买手和 20 个百万级买手。

    去年双十一期间,小红书电商的购买用户数是去年同期的 3.3 倍,订单数是去年同期的 3.8 倍;参与小红书双十一的商家数是前一年同期的 4.1 倍,店铺直播 GMV 更是达到了 6.9 倍,开播买手数是去年同期的 3.3 倍,买手直播 GMV 是去年同期的 3.5 倍。

    买手电商的潜力依旧巨大,2022 年初至 2023 年 8 月,一年半的时间里,小红书买手和主理人的规模增长 27 倍,动销商家数增长 10 倍,购买用户数增长 12 倍。小红书 COO 柯南还曾透露,在小红书的日活中,每天有求购意向的用户数近 4000 万人。

    小红书正通过搜索转化+直播带货的方式构建属于小红书的电商体系,在满足该群体购物需求的同时,培养其他群体在小红书购物的习惯。

    从抖音的发展路径来看,随着电商体系的完善,用户购买商品行为的养成,广告也开始从站外转移至站内,这必然会进一步提升小红书的商业价值。

    没错,创立已 10 年的小红书到了证明自身赚钱能力的时刻。

    三、10 周年,小红书要赚钱

    小红书创立于 2013 年,当年就获得真格基金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随后数年间又进行了 6 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 9 亿美元,投后估值超过 200 亿美元。

    然而,在 2021 年完成由淡马锡和腾讯、阿里领投,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跟投的融资后,小红书再无其他资本动作。

    小红书将自身定位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用户能够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记录生活。这类产品的估值通常由用户规模和实际变现能力支撑。

    2018、2019 两年营收未达目标后,小红书开始将重点放在用户增长上,截至 2022 年年底,小红书的月活达到 2.6 亿。

    这个数字看似不错,但对比发现,早在 2021 年末,小红书的月活就已达 2 亿,增长已显疲态。

    不久前有消息称,小红书社区内容负责人河童因 2023 年增长未达 1.4 亿日活的目标而离职,这也证实了小红书在用户规模增长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这直接影响了小红书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在 2022 年的私募市场股份出售交易中,其估值定格在 160 亿美元,相较之前降低了近 100 亿美元。

    用户增长受阻,若要进一步提升估值,小红书必然要在商业变现方面发力。

    因此,我们看到,自 2023 年起,一直强调社区氛围的小红书已将重心转移至商业化。从组织结构的调整,到直播带货的尝试,再到 2023 年底,开放数据合作,实现“小红书种草,全域转化”,效果可衡量,过程可优化,转化更高效。同时对外开放搜索场域,均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然而,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一旦大规模商业化,大量商业内容的涌入必然会影响原本的内容氛围,降低用户体验,甚至导致用户流失。

    如今已有用户抱怨:“小红书到处都是软广”“打开笔记全是商品链接”。

    另一个挑战来自于直播带货的竞争对手。小红书于 2019 年试水直播电商,但因策略问题,2020 年全年,小红书直播电商的 GMV 甚至不及日渐式微的蘑菇街。与此同时,抖音、快手、淘宝直播、视频号直播、京东直播、多多直播、唯品会直播、B 站、蘑菇街等直播产品却发展迅猛。

    小红书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直播带货领域,特别是在淘、抖、快、视频号等巨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小红书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但创立 10 年的小红书已别无选择,部分老股东已开始寻求变现。

    早在 2018 年 4 月,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就透露将在 2021 年年底前完成 IPO。

    2021 年曾担任花旗集团 TMT 投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的杨若加入小红书担任 CFO 后,小红书上市的传闻不断传出。

    最新消息显示,小红书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结合近些年国内互联网概念股在香港市场的表现,用户增长受阻的小红书很难获得高估值,若要给投资者以及小红书员工丰厚回报,必须解决商业化的难题。

    从小红书增长的角度来看,面对抖音、快手、B 站等竞争对手,小红书也需要储备更多资金,这同样需要解决商业化的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2024 年的小红书,除了赚钱,已无其他出路。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