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碰到过这种状况?在小红书找了一堆达人铺笔记,点赞和收藏数量看着很可观,但一问销量,却没什么起色。也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不知道投放到底有没有效果。
究竟该如何判断达人种草是否真正带动了销量增长呢?特别是在小红书这种难以准确评估投放转化率的营销模式下。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怎样评估自己在小红书的种草效果!
01先看“大家能不能搜到你”
社区声量是品牌在小红书生态中的基础存在感,就如同线下商圈里的门店位置,位置太偏就没人会进去!
除了自然流推送带来的声量,我们还需关注搜索词沉淀,尤其是一些关键搜索词前排中我们内容的占比。
为何一定要重视搜索呈现呢?
用户行为惯性:
72%的小红书用户只浏览搜索结果的前8页,排名靠后的笔记曝光量会急剧下降。
长尾效应法则:
一篇进入前10的优质笔记,能在6 – 12个月内持续带来自然流量,拉动销量,提高种草投产比。
建议大家在投放期内持续做这些事:
- 每周用3台手机(自己、同事、朋友的)搜索核心词,查看自家笔记在第几页
- 若发现排名靠后,就让达人下次发笔记时多带上这些词,同时查看近期笔记的互动情况,互动量低的笔记很难在搜索前排占位
02看“大家愿不愿意聊你”
讨论度是用户对内容的主动回应,是判断内容价值的核心指标。点赞和收藏代表“轻度认可”,而评论咨询则意味着“深度兴趣”。
就像菜市场里最热闹的摊位,大家都围过来问价才会有生意!如果笔记下面全是“沙发”“路过”,没人问“怎么买”“适合XX吗”,说明用户根本没用心,你的种草内容也没真正吸引到他们。
起码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产品上
之前我们做过一个测试,对比两组投放数据。
A组平均互动率22%,但评论中70%是“沙发”“打卡”“真好看”“接好运”等内容。
B组互动率4%,但45%的评论涉及产品咨询,如“怎么买”“有没有小伙伴用过蹲反馈”等。最终B组的进店转化率是A组的3.2倍。
所以,讨论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不过要注意,这里对比的前提是两篇笔记曝光流量相当,但如果一篇是高传播大曝光的笔记,另一篇是垂直种草但流量平平的内容,这样对比就不太公平。
而且,这还会影响小红书的推荐算法。
小红书给笔记的第二波流量推送,往往基于首轮互动的用户参与质量。比如评论中带有“怎么买?”“适合40岁吗?”等问题的笔记,会被判定为“高转化潜力内容”,获得额外曝光。
高讨论度内容能获得流量加持,但如果笔记本身质量不佳,用户还是会“看过即走”。
这两件事一定要做好:
- 看到差评,24小时内必须回复!
- 达人评论区前3条一定要有产品问答,可以用小号提问和回复,吸引粉丝关注你的产品
03重点盯“笔记能不能活”
就像发传单,要是刚发出去就被城管没收(平台不收录不推送),发再多也没用!
未通过平台收录的笔记,尤其是被判为广告的笔记,曝光量通常不超过500,相当于投放预算直接打了水漂。
小红书现在对广告管理很严格,很多没报备的硬广笔记发出去就没了动静。投koc和素人时也要多加留意。
自查方法:
- 笔记发布24小时后,用达人账号搜索自己笔记的标题,能搜到才算安全
- 视频笔记重点关注完播率
如果发现内容本身有问题,要尽快调整。
比如我们之前合作的一个家电产品,品牌方因转化需求一定要投放功能讲解类内容,虽然很专业,也详细介绍了产品,但完播率只有5%,后台阅读量连500都没达到。
经过沟通和实践反馈,我们建议调整成“翻车救援”的剧情类内容,以做饭糊锅为切入点引出产品,再进行产品体验展示,视频完播率直接提升到58%!
在小红书要记住——用户不为“说明书”买单,只为“需求场景”停留。
04终极考验“买不买账”
种草再热闹,用户不买单总感觉不对。
电商转化可以说是衡量种草效果的试金石,所有声量、互动、内容质量的价值,最终都要在这里体现。
尤其是在小红书站内闭环转化的,高转化的内容才能带来“滚雪球效应”。
笔记中的商品点击、加购、成交数据会反向影响内容推荐权重。高转化笔记能获得更多免费流量。
怎么查看转化情况:
- 小红书店内:看商品点击率(超过5%算优秀)
- 天猫/京东:看搜索量在投后7天内是否突然上涨
- 直接和达人一对一:找达人挂专属优惠券,直接追踪带来的下单量,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笔记限流
下次投放小红书达人后,做好这四个问题的复盘:
- 搜品牌词能不能在前几页找到?(解决声量问题)
- 评论区有没有人真心问怎么买?(提升讨论质量)
- 笔记是不是活得够久够健康?(优化内容套路)
- 天猫搜索有没有明显小高峰?(打通转化闭环)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