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上看软广,已然成了众多小红薯们无奈却又不得不习惯的日常。
“偶然看到我姐的相亲记录”“崩溃!和男友签了不平等条约”“曝光歹毒男友阴阳我的纸条,真相超暖心”“破防了!985家教的边界感太绝了”“合租男舍友的分寸感让人窒息”“被高三继女逼签协议,太窒息了”……
这些糅合了大学生兼职、后妈继母、相亲记录等元素的帖子,看似荒诞,却是小红书用户热衷的故事类型。用户被标题吸引点进去后,里面的故事大多也是浓浓的小红书风格,很容易引发讨论或争吵。
不过,这类故事里常常会在不显眼的地方悄悄插入广告,然后借着浏览、转发带来的热度,被推送到更多用户的首页,完成广告触达。
那么,这种在小红书靠编纂故事吸睛传播的软广,有哪些套路?宣传的是哪些产品?小红书用户是否有所察觉?小红书平台又是否知情且有能力治理呢?
01 小红书产品笔记,软广深藏不露
胡梦雨说:“每次打开那些离谱到我觉得不真实的帖子时,我都会先下意识看看是不是那几个‘老熟人’产品的暗广。毕竟为了一个编造的故事和一群陌生网友互喷几千条评论,太没脑子了。”
她口中的“老熟人”,就是那些频繁通过植入软广宣传的品牌,她对这些产品名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像胡梦雨这样对广告有警惕心的用户只是少数。我不止一次看到身边人一本正经地把软广故事发到微信群里,严肃地讨论,最后争得面红耳赤。
这些软广帖究竟有多隐蔽,能让这么多用户“无感”看广告,甚至自发传播呢?我选了几条比较明显、商品多次在相似帖子中出现的软广,让大家来分辨“鉴赏”。
最经典的当属相亲话题。一位博主称,下午用姐姐的电脑查资料时,看到了她年后相亲情况统计。博主觉得没人配得上姐姐,还发了一通感慨,并晒出了相亲对象的表格。
图源:博文图片
当你点开图片,就会不知不觉陷入“营销”。图表里记录了相亲对象的情况,但里面出现了见面礼这种格格不入的内容,更突兀的是,在一堆未注明品牌的东西和含糊表述中,冒出了一款臣元康止鼾器。
刚看到这则笔记时,我不能确定是软广,但评论区实在太扎眼。
评论区几乎清一色都在夸这款止鼾器,基本“实锤”了猜测。但如果不看评论区,只看笔记,谁能反应过来这是广告呢?
像上面这条还没获得流量就打广告的笔记显然是失败的,而成功的软广能轻松获得数千甚至数万点赞。
比如“歹毒男友阴阳我的纸条”这条软广,就拿下了1.6w点赞。
这条软广先用男女关系吸引用户,再用难以辨认的丑字让用户仔细查看。当看到Nfdd敷料时,知道是广告的用户已经来不及了,不知道的用户也会把这款产品记在心里。
除了笔记本身,评论区还有置顶评论和“托”放出产品的更多信息。
虽然有眼尖的网友看出了广告,但这并不影响它借着男女关系和离奇情节热度飙升。
类似的软广比比皆是。打开小红书下拉刷新五分钟,我们就找到了四篇软广。而且它们凭借奇葩故事情节获得的流量,比那些真实分享使用感受、无偿安利的博主多得多。
如果你想多了解软广,给自己打打“预防针”,可以搜索“继女”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帖子,几乎满眼都是广告。
由于小红书平台的调性,此类软广层出不穷。哪怕你看过很多广告,也可能不小心掉进新的陷阱。对于不爱看广告的用户来说,刷小红书就像一场大冒险。
02 平台大力整治黑广,争议故事软广异军突起
小红书平台知道这些泛滥的软广吗?新识研究所询问了小红书官方人员。
对方给出了官方回应,称所有创作者发布笔记都需遵守法律法规和小红书社区公约,若发现疑似违规账号和笔记可举报,官方会核查。
这样的回应不痛不痒。其实,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举措来看,小红书不仅知道,还在努力打击这种情况。
去年年底,小红书封号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大量用户反映账号被平台封禁。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被封号的网友晒出的截图显示,违规原因一是账号涉及批量发布低成本、同质化且用于引流或牟利的内容,如薅羊毛、导流等;二是涉及批量发布不符预期、博眼球、骗流量并诱导互动的内容,如悬疑猎奇、互关互粉、双击有惊喜等。该博主运营的账号属于文娱影视类别。
在这次大批封号前,小红书曾公告,黑灰产矩阵账号先养号,后期转售或“换头”变现。黑灰产团伙通过批量发布同质化低质的游戏或影视综二创视频养号,把账号养到高粉。
之后,黑产团伙要么高价售卖高粉账号,要么删除或隐藏养号内容,“换头”发布水下软广等违规营销内容变现。个人账号若采取类似手段养号,也会从严处置。
然而,去年年底的集中整治效果不佳,各类软广不仅没减少,反而有继续泛滥的趋势,被误封的用户也怨声载道。
于是,时隔三个月,小红书又发起了新的整治。
3月12日,小红书官方发布《交易导流违规管理细则》,明确规范了交易导流的定义、适用范围及违规类型。
细则指出,“交易导流”是指用户主动直接引导或暗示间接索取信息,引导普通用户至私域或站外三方平台,可能产生骚扰用户、影响平台交易安全等损害用户或平台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脱离平台交易、引流/推广等。
常见违规内容位置包括直播内容、置顶消息、笔记、评论、用户资料等。
出台这样的规范没错,但问题是小红书收紧了规则,该处理的软广却依旧“逍遥法外”。
和一位小红书卖货用户交流时,对方说现在所有产品或卖货内容未经准许不能发布,她只能通过“私我”“私”等方式获取客户。她还打趣道:“要是能在评论区直接卖货讲产品,我还用这么费劲吗?”
但软广巧妙地避开了监控。
软广群体不“忤逆”小红书,借助其推流机制,将产品搭上流量快车,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平台内容。和直接引流相比,软广就像噬骨毒药,悄无声息地蔓延至整个平台。
用户自然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吐槽软广的帖子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对软广故事和产品进行总结分类,还出了报告。但这样让人时刻提防软广的小红书,谁会喜欢呢?
处于商业化关键阶段的小红书,整治平台内广告迫在眉睫。
但如何整治、规范广告,成了小红书面临的难题。毕竟和一眼能认出的贴吧卖鞋广告相比,小红书上浪费用户真情实感和时间的软广更令人厌恶。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