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蜂花营销战略剖析

蜂花彻底火出圈了。随着李佳琦事件持续发酵,众多品牌和直播间纷纷蹭起了这波流量,国产洗护品牌蜂花成为了最大赢家。飞瓜数据显示,蜂花近两天抖音直播间的人气和销售数据,达到了其直播半年以来的最高值:仅2天时间,带货GMV超2500万,涨粉超80万,不少产品还直接卖断货。蜂花究竟做了什么?这得从李佳琦掉粉视频下方“捡粉丝”的评论说起……

一、从捡箱子到捡粉丝

让人意外的是,李佳琦事件目前最大的受益者并非花西子的竞品,而是洗护类目的国货品牌——蜂花。

在果集·飞瓜抖音数据9月12日的直播带货日榜中,蜂花官方旗舰店账号(以下简称“蜂花直播间”)凭借直播间单日1000 – 2500万元的销售额,排到了榜单第五名。

而此前,蜂花直播间近180天内单日销售额的最高区间仅在500 – 750万元。

图片[1]-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蜂花能在9月12日创下半年内最高的销售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品牌第一时间蹭上了李佳琦事件的热度。

9月11日,李佳琦事件冲上热搜后,蜂花立刻在李佳琦相关热点视频下方留言:“可以捡粉丝么?”

一方面,李佳琦事件发酵过程中,很多人关注到他各大账号掉粉的情况;另一方面,去年蜂花被多位网友曝出快递包装印有其他品牌信息,被调侃是去捡了其他品牌的箱子做包装。

所以,蜂花现身相关视频评论区,巧妙抛出自己“捡东西”的梗,只不过从“捡箱子”变成了“捡粉丝”。

除了借助热点互动吸引网友关注,蜂花还发布了一条“79能在花花这里买到多少”的视频,并于9月11日凌晨在直播间上线了三款79元的洗护套装商品链接。同时,直播间还出现多款物料,和网友一起拿花西子79元眉笔开涮。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蜂花直播间人气暴涨!

图片[2]-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账号从9月11日开播至今,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超3万,截至9月13日晚7点40分,累计观看人次达1971.6万人。而平时,该账号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不超过万人,累计观看量不过百万。

同时,在这波流量影响下,蜂花账号的粉丝总量从240多万涨到了目前的324.1万。

据果集飞瓜抖音数据显示,蜂花直播间9月11日上线的27款产品中,销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 75元起的蜂花防脱国发套装,预估销量为10 – 25万件;
  • 79元的蜂花生姜健发蓬松600ml装,预估销量为2.5 – 5万件;
  • 38.9元起的蜂花生姜健发蓬松套装,预估销量为2.5 – 5万件,在当场直播中显示被抢光;
  • 79元的蜂花本草去屑控油750ml装,预估销量为2.5 – 5万件,在当场直播中显示被抢光;
  • 79元的蜂花无硅油石榴滋养750ml装,预估销量为1 – 2.5万件……
  • 截至9月13日晚7点40分,蜂花直播间累计总销售额达到了2500 – 5000万元。

    此外,凭借这波蹭热点的操作,蜂花还登上了多个抖音站内热榜话题,如蜂花商战、蜂花捡箱子、蜂花回应捡箱子发货等。

    9月13日,#蜂花官宣产能紧张已断货 的话题也冲上热搜。可以说,蜂花这次蹭热点把自己变成了热点,实实在在地赢了。

    图片[3]-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二、国货品牌组团下场

    蜂花走红出圈后,很快引发了一众国货品牌跟风。

    这些品牌一方面效仿蜂花留言、推出79元产品去“捡粉丝”;另一方面,也积极与蜂花互动,在蜂花的热点下分一杯流量羹。

    图片[4]-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比如,当蜂花蹭到李佳琦热点、直播间79元套餐产品热卖时,许多品牌纷纷涌到蜂花的视频下方留言。有的品牌说蜂花太卷了,有的表示申请自己产品卖79元被老板骂了,有的调侃蜂花捡箱子,还有的说一起捡粉丝……

    随着各类品牌参与到蜂花这场蹭流量的事件中,原本只是蹭热点流量、并未涉及与花西子竞争的蜂花,被网友戏谑为在进行“商战”。

    在这场“商战”中,另一个国产化妆品品牌——精心,凭借独特的互动方式脱颖而出。

    图片[5]-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据悉,在各大品牌留言互动时,精心对其他品牌进行了无差别“攻击”:问做食品的“中逵”是不是演水浒传的,说同样做食品的“康食”听着像卖运动鞋的,评价来晚的蜜雪冰城是不是热度已过,还质疑做插座的“公牛”是卖功能饮料的……

    图片[6]-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精心的这波操作,让品牌相关话题登上了热搜。

    据果集飞瓜抖音数据显示,精心官方旗舰店直播间近180天销售额最高为50 – 75万元。蹭到热度后,9月12日的销售额达到了250 – 500万元。

    由此可见,热点事件的流量确实能为品牌带来显著的销售增长。

    “这些品牌直播间背后其实都是服务商在运营。”据某位电商服务商透露,蜂花背后是上海的一家服务商,从2021年就开始运营蜂花的直播间,很多营销方案都是其策划的。

    从服务商的角度看,无论是卖惨、哭穷,还是蹭热点,只要能吸引流量、完成销售数据转换就是成功的。

    不过,也有服务商表示,看到李佳琦相关热点时,团队曾商议过是否蹭热点,但考虑到后续风险最终没有行动。

    而蜂花这波营销玩法,也确实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反感……

    三、怎么看待这波营销玩法?

    蜂花蹭流量的行为,尤其是其账号在短视频和直播中,直白地用“79元能在花花这里买到什么”,以及“1000克护肤素只需21.9元,每克仅售0.02元,100克只需2.19元,500克仅售10.95元,你觉得花花贵吗”等表述,引起了部分业内人士的反感。

    一方面,花西子并非李佳琦事件中引发众怒的主要原因,但蜂花为了流量放大“花西子79元一支眉笔贵”的点,甚至学网友用单克多少钱的方式计量,拉踩意图过于明显。

    另一方面,蜂花能打开短视频和直播渠道并获得稳定流量,离不开大众的“国货情怀”。

    图片[7]-蜂花营销战略剖析-精准获客

    2021年,鸿星尔克借助热点事件引发用户关注后,国货品牌热度居高不下,随后白象食品也迎来了一波“野性消费”。

    带有“国货”标签的蜂花,也在这期间因传出“倒闭”消息受到网友关注。网友为支持蜂花,纷纷涌入其直播间下单。当时蜂花主播发视频称,蜂花一天卖了两万单,是平时一个月的量。数据显示,蜂花2021年销售额达10亿元。

    2022年,蜂花又因董事长亲自直播并哭诉一直受外资打压,再度登上热搜,直播间流量和销售暴增。

    在这两次热点营销中,蜂花除“国货”标签外,还因“倒闭”、受外资打压等,树立了产品价格低廉的形象,甚至有了“捡箱子”的传闻。

    但也正是这两次哭穷、卖惨的营销方式,让不少网友和业内人士并不买账。

    “一直强调自己是国产品牌,然后说自己多不容易,一开始可能会让人同情并支持,但这类视频和内容看多了,会让人感觉像道德绑架。”某行业资深人士这样说。

    如今,打着“国货情怀”的蜂花,不仅不为同属国货阵营的花西子发声,反而利用网友负面情绪蹭流量,这让不少人明确表示反感。

    总的来说,蜂花这场蹭热点的“商战”,既反映出李佳琦作为头部主播的流量被众多人觊觎,也体现了品牌方对流量的渴望。

    同时,在直播电商赛道,每一次热点事件都是难得的流量抢夺战。蜂花的行为或许有些偏激,但最终的结果让其他品牌羡慕不已。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