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老坛酸菜”事件冲击方便面企业时,白象食品是少数未受波及的企业之一。被问及是否涉及该事件,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回复:“ 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媒体报道,近一周白象官方抖音号新增粉丝近30万,达137万,直播销售额770多万元。而过去3个月,其官方抖音号销售额仅1300万元,直播间工作人员还不断呼吁“理性消费”。食安事件中的出色表现,让白象国货之光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和之前爆火的鸿星尔克一样,热衷公益、踏实做事并非这些品牌成功的全部秘诀。复盘国货之光的崛起,能体会到老国货品牌更温良的品牌态度,这也为外界带来新的品牌思考视角。本文将带大家复盘新时代国货的品牌营销之道。
商业向善——一场伟大的思想理论和创新实践
《了凡四训》有言:“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意思是,大善与小善的区别在于是否发自内心,若为天下苍生着想,不为自己考虑,功德便无量,这就是“大善”。“向善论”是儒家仁义道德的人性依据,是对儒学和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如今也更多地应用于商业领域,如腾讯的“科技向善”、时代伯乐的“做正确的事”“不作恶”等。
白象此次走红,源于冬残奥会期间网友翻出的“旧新闻”。报道显示,山东济宁的白象食品公司,2020年在职残疾职工237人,占总职工人数近1/3,安置残疾职工就业数量在济宁市排第一。
具体来看,为保障残疾人工作环境安全舒适,白象每年花超百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无障碍改造和维护,像自动报警系统、无障碍通道、减速带等,食堂还设置特殊窗口、防滑垫等。再加上315晚会众多同业“踩坑”,白象自身未受影响,巧妙借网络情绪传播品牌价值,彻底火出圈。
与之类似,2021年运动品牌鸿星尔克也经历了爆红。这个2020年亏损2.2亿元的企业,在河南遭受特大水灾时,毅然捐出5000万元物资。“感觉你都要倒闭了还捐那么多钱”这句话广为流传,激发了网友的同情心和回馈热情。网友纷纷涌入鸿星尔克直播间下单,即便鸿星尔克董事长善意劝导“理性消费”,网友仍以“野性消费”回应。一时间,鸿星尔克成了“国民品牌”“良心企业”的代名词,成为现象级存在。
再往前,2008年汶川大地震消息传来,新崛起的饮料品牌王老吉向灾区捐款1亿元,感动了无数国人。随着网络上《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帖子的传播,王老吉销量暴增,销售额甚至超过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成为国产饮料的骄傲。
在狼性文化、996盛行的当下,仍有品牌以细腻举动、低调姿态践行社会责任,实在令人称赞。以人为本的品牌态度,能直抵人心。
与“向善”对应的传统价值观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个是朴素的向善爱人的大义,一个是知恩图报的情怀,二者在商业中形成了闭环。
企业善举及背后的善心具有强大力量,一旦被公众强烈感知,公众会自发“涌泉相报”。这种发自肺腑的共鸣,不仅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带来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长久的忠诚度。
有情绪的产品才好卖,做产品要激发情绪价值。
一、年轻人正在为情绪买单,做产品要挖掘情绪价值
产品价值除基本功能价值外,就是情绪价值。杨倩同款小黄鸭发卡、热播剧《觉醒年代》周边、航空文创产品、吴京同款运动服、露肩疫苗装、EDG夺冠后的电竞鼠标等,入选淘宝2021年度特殊榜单。这些产品引发消费热潮,都源于“情绪”。年轻人正为情绪买单。
当自身经营困难的鸿星尔克向河南捐助5000万元物资时,网友愿意在其直播间“野性消费”。这并非鸿星尔克营销手段高明,消费者疯狂下单更多是受情绪冲突驱动,他们觉得购买鸿星尔克的产品是对良心国产品牌的支持。而且如今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除国货在产品、品牌和产业链上全面崛起外,也有间接情绪的推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白象直播间。
二、白象、鸿星尔克爆火事件网络情绪的缘起、传播及实现方式
一是网民情绪的缘起——基于家国情怀的共情。无论是“快倒闭了还捐款”的鸿星尔克,还是拒绝日资、招聘大量残疾人的白象,网民对它们的评价集中在爱国、低调、有担当、良心企业、国货之光等方面;网民的情绪则体现为震惊、感动、赞赏、钦佩、心酸等。
二是网民情绪的传播——裂变、爆梗、出圈。
基于微博平台,鸿星尔克和白象事件引发热议。在家国情怀影响下,网民情绪被激发,并向其他平台扩散,形成裂变式传播。事实证明,大众共情的传播效果远超精心设计的营销方案。
三是网民情绪的行动演绎——野性消费。
当网民情绪达到顶点,单纯言论支持已无法满足,他们开始用行动宣泄情绪,“野性消费”由此产生。网民的野性消费与冲动性消费、报复性消费不同,其背后是心甘情愿为价值观买单。
网民对鸿星尔克和白象的野性消费,不仅是支持品牌本身,更是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的抒发,也是对行善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此时,消费者不太关注产品质量,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民族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说,野性消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更高层次需求的体现,而更加富足、个性、自信、专业的Z世代对这类需求更渴望。Z世代正成为消费核心力量,他们追求家国情怀、民族自信、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等,因此更容易引发野性消费行为。
过去一年,大众情绪被不同社会事件点燃,并延伸到商业领域。这验证了一个重要消费趋势:产品与热点同步,成为大众情绪的表达载体。情绪和感受正成为商业社会的主流影响力量。
消费者感受到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其消费决策。我们购买商品时往往不做理性分析,情绪是首要购买理由。这种情绪由长期教育和经历形成,可能是某种情感、价值观、态度、理念或生活方式,如爱国、环保、精致、仪式感等,一旦被事件唤醒,就会引发“为情感付费”“为信仰充值”的“野性消费”,白象和鸿星尔克就是例子。
三、借力打力:品牌传播要顺势、借势、造势
1. 顺势而为,情感共鸣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从价值到价值观的营销》中,将营销分为三个时代:营销1.0时代以产品为中心,营销是单纯的销售,是说服的艺术;
营销2.0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不仅提供产品使用功能,还注重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价值和独特市场定位,打造独特价值组合;
营销3.0时代,顾客是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个体,企业盈利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
鸿星尔克河南雨灾后捐款、白象拒绝日资、安踏和李宁力挺新疆棉花等事件,反映出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消费观念革新的当下,品牌顺应了公共事件的价值取向,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民族情怀和新消费观成为消费者的内在选择机制。
2. 借势而进,数字化助推
从白象和鸿星尔克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公共事件发展过程中,国产运动品牌借助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有了更多展示机会,能直接触达年轻消费者,迎来发展新高峰。
以鸿星尔克在抖音平台为例,#鸿星尔克捐款#单个话题播放量达2.4亿次,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相关回应视频点赞量高达683.3万,直播间的“野性消费”热潮持续升温。从话题讨论、短视频到直播,这些都是互联网助推国产运动品牌“出圈”的生动体现。
3. 造势而起,打造品牌自身的KOE
各类能展示品牌信息的事物都是有效的品牌载体。在品牌传播中,品牌创始人、企业领袖、员工、高管的微博和微信等,与大众媒体、社会媒体有同样的传播作用。
品牌可通过品牌创始人、代言人、KOE(关键意见员工)、KOL(意见领袖)、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等人力资源,制作媒介内容,构建自媒体矩阵,利用社会化媒体放大品牌效应,快速突破圈层,触达更多年轻消费者。比如鸿星尔克老板吴荣光现身直播间,呼吁粉丝理性购物,粉丝反而更疯狂,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达到270万的高峰。
老板作为企业或品牌的象征,会给粉丝独特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品牌蕴含老板的人格基因,老板以KOE身份出现在直播间,人格魅力会在直播间氛围中放大,吸引粉丝,推动粉丝从对老板的信任转化为对品牌的信任。当然,品牌不能仅靠老板一个KOE,建立KOE矩阵才是可持续的模式。
对于爆红企业来说,野性消费热潮终会退去,消费者回归理性是必然的。没有品牌能仅靠热点维持热度,热点过后能否保持长期的忠诚度和美誉度,考验着企业的实力。最后,总结四句话:
- 老板的爱人之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半径;
- 在哪个行业,就要承担哪个行业的责任;
- 不要总想放“大招儿”。走好每一步,机会来了,想输都难;
- 公益就是公益,营销就是营销。不要看到别人做公益火了,就假公益、真营销,这很伪善!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