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

大胆预测未来会出现一种新的垂类细分岗位:情绪运营,如同内容运营、活动运营、裂变运营、社群运营一样。

我从事social传播工作,最近明显感觉到这一届年轻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且情感表达实时化。

一、娱乐从大众化集体式转向精众化圈层娱乐

如今流行梗越来越多,翻新速度极快。情绪运营岗需要洞悉各种情绪,在不同圈层的情绪间灵活切换,影响不同的人群。

营销中洞悉情绪一直很关键,但如今的情绪点与以往不同。以前洞察情绪有规律可循,套路较为固定。

而现在年轻人的情绪更加多元,毫无缘由且随时随地产生;他们脑洞大开,情绪点十分“迷”,非常垂直且小众,不同圈子的人情绪点各异。

我们常常难以理解他们的嗨点、低落点、崩溃点和共鸣点,一脸茫然。

二、网抑云现象折射圈层化情绪崛起

以最近的网抑云为例,这其实是95后、00后对某个文化小圈层的玩梗行为。

1. 爱玩梗的人群基因

提到年轻人,大家首先会想到B站,但实际上网易云才是这届年轻人最欢迎的应用。

Mob研究院2019年9月的《Z世代大学生图鉴》研究报告中有图表显示,纵轴为活跃用户占比,横轴的TGI指目标群体指数,即该APP在大学生中活跃用户占比除以在整体人群中的活跃用户占比。网易云在这方面数值最高。

图片[1]-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年轻人聚集在网易云,所以经常形成各种黑话、段子(在网抑云之前,也有各种沙雕、感动的梗),这为“网抑云”的出现提供了人群基础。

看看玩梗网抑云的年龄画像:

图片[2]-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2. 爱玩梗的社区基因

各种亚文化情绪只会在有特色的社区中出现,普通的地方,年轻人不会愿意倾诉和玩梗,也难以形成关注点。

网抑云能成为梗,是因为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分享情绪。网易云音乐的社区运营善于捕捉用户情感,抓住了用户的情绪点,营造出一种“这里温柔、包容,可以宣泄小压力”的社区文化。

渐渐地,用户把这里当成了秘密空间和废话集散地,各种喜怒哀乐都汇聚于此。

图片[3]-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就像狗狗放松时会把肚皮摊开一样。

三、从网抑云到网愈云:情绪运营时代已至,品牌如何应对

玩转情绪,品牌可以借助东风,实现出圈热搜,走向营销巅峰。但也可能出现负面玩梗情况,情绪变化无常,如果品牌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好度,就可能陷入品牌危机。

比如B站之前因未及时把控好圈层亚文化,被点名批评后下架整改。而网易云此次的回应堪称情绪运营的典范。

8月3日,网易云音乐上线“抱抱”彩蛋。在歌曲评论区,双指合并轻抚某条评论,就能给评论主一个拥抱特效,并留下记录信息,如“用户A 给了用户 B一个抱抱”。

触发手势的设计源于双臂张开拥抱的动作,以温暖的方式回应“网抑云”现象。

图片[4]-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1. 回应速度

品牌作出回应本身就值得加分,而且网易云的回应非常迅速。

“网抑云”大约从7月中下旬开始有了声量,8月初达到小高潮;而网易云在8月3号就推出了“抱抱彩蛋”。

产品从开发、测试、灰度上线到全面上线需要时间,网易云能如此迅速推出该功能,可见其对用户情绪的掌握精准又及时。

图片[5]-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图片[6]-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2. 用户接受度

通过数据抓取社交媒体上用户的讨论内容可知。

网易云回应前,有网友评论网易云热评太“矫情”,调侃晚上是“网抑云时间”;回应后,“温柔”“治愈”等正面词语出现频率大幅增加。

24小时内,“网易云治愈计划”相关话题多次引发讨论热潮,热度峰值达到61.71。微博话题#网易云回应网抑云#登上热搜榜,阅读量达9.3亿,讨论量为8.1万。

图片[7]-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24小时内,“网易云治愈计划”全网信息量达到9.33万,微博是相关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占比高达94.46%。

从原微博和转发微博占比来看,转发微博占比为63.79%,原创微博占比达36.21%。这表明部分网友对“网易云治愈计划”发表看法的意愿较强。

同时分析“网易云治愈计划”相关信息属性可知,非敏感信息占比达到91.84%,侧面说明大部分网友对该举措持正面态度。

图片[8]-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3. 各渠道表现

在B站搜索网抑云,有很多人自发抵制“网抑云”的过度玩梗,号召大家尊重每一种情绪。

图片[9]-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抖音上,原本发布网抑云内容的博主开始发起网愈云。

图片[10]-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微信上,很多公众号自发为每一种情绪发声。

4. 品牌战略定位

回顾这一年多来优秀的公关案例,大多是从戏谑嘲笑的角度入手。如钉钉求饶、老干妈自嘲、kindle盖面,大家秉持“认真你就输了”的态度,玩世不恭、避重就轻,用娱乐消解问题。

这导致业内将此作为标准执行公式,遇到问题就自黑戏谑。

比如我看到网抑云时,就和同事讨论过,如果我是网易云的品牌公关该如何应对:当时想到自嘲、举办丧逼大赛、展示优秀网抑云评论、反怼批评者或者推出欢乐歌单等方式。

而网易云的“抱抱彩蛋”让我惊喜又温暖。大家在拿网易云玩梗,网易云却从实际层面推出功能,表达对每个用户声音的尊重。

图片[11]-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网易云是在创造用户价值,而非玩弄情绪、操纵舆论。其实在戏谑、自嘲、自黑的营销动作上,网易云一直走在前列。

现在流行的复古沙雕风广告,或许就是网易云开创的品类。我相信这次网易云并非不会玩梗,而是做出了选择。

如果网易云官方下场玩梗,可能会引发一波自黑式刷屏。但对于那些真心把网易云当知心朋友、抒发真情实感的用户来说,是否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呢?

试想一个处于低谷的人打开手机,看到来自陌生人的抱抱和善意,而且每天都有,我想他会备受鼓舞,对明天充满期待。

生活不易,但陌生人的温暖会让人觉得人间值得。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先,当出现冲突时,优先选择用户价值。

每个动作背后都有策略,不是随波逐流、迎合大众,而是经过分析认为对用户有利、能保护用户。要知道何时可以玩笑,何时需要认真对待。

品牌要有一以贯之的战略定位,时刻保持清醒。

5. 社区榜样打造

我认为这波操作不仅是对用户情绪的保护和包容。

更是网易云用包容的行动,给社区传递一种榜样的力量,一种以温暖方式对待世界的力量:我们要相信每条评论背后的情绪都是真实的,不能预设他人哗众取宠,拒绝无差别标签评价,真诚温暖地面对世界。

四、新时代的品牌运营逻辑

由于媒介变化,信息不再完全对称,每个人都是一座信息孤岛。通过调研00后的消费行为习惯,我发现很难有被大家共同认可的流行文化。

他们会节衣缩食为爱豆应援,花几万甚至十几万买手办,给宠物买LV颈圈、行李箱,Versace狗床等。

图片[12]-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我甚至觉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00后身上已经过时,需要更新:以前,呼吸、水、食物、睡眠等马斯洛第一层次的需求是刚需,而这届消费者对精神、情感的追求可能更为迫切。

人们不再从相同渠道获取资讯,不再追捧同一个偶像,不再观看央视春晚,而是沉浸在志同道合、三观相符、相互理解的圈子里。

“分众”时代来临,“大众”时代结束。

在各种圈层迅速崛起的当下,品牌运营逻辑彻底改变:

1. 品牌从真正有黏性的爱好者群体引爆,而非依赖广告

以网易云的成长为例:2013年3月网易云音乐上线,当时面对的是早已在行业深耕多年的QQ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豆瓣FM等十多款音乐播放器,这是一个红海市场。

按照互联网行业常规逻辑,先发者会迅速占领市场,后来者难以撼动其地位,但网易云音乐却做到了突围。

网易云对用户进行了细致分析,从年龄、音乐喜好等维度切入发烧友等亚文化用户群体,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

图片[13]-深度剖析网易云的运营逻辑!-精准获客

据说,网易云的第一批用户是歌手、乐队、DJ、乐评人等音乐圈内人、资深乐迷。这种垂直圈层具有独特性和较高门槛,自带传播基因,容易实现爆发式增长。

2. 品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用户的朋友

要与用户真诚相待,让他们愿意敞开心扉。

3. 人比产品更重要

要对用户的年龄、性别、学历、消费习惯等进行进一步细分,深入圈层文化,引发圈层共鸣。

4. 圈层分散

因此要与消费者在更多场景下沟通,不能像双微时代那样只固守单一渠道。

5. 及时响应年轻人多元情绪

在网抑云到网愈云的情绪较量中,网易云为我们树立了良好典范——敏锐感知、理性分析、精准回应、快准狠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