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电商行业爆款商品选品思路深度剖析

“在电商平台,选对产品就成功了80%”,相信很多电商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触。在日常运营中,由于很难精准量化选品、运营等阶段的工作效果,最终精力和广告投入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营收指标。

不过,这句话确实凸显了电商行业选品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若对选品有独到理解和市场预测能力,产品成功脱销的概率起码能达到50%;反之,若违反选品逻辑,那注定会失败。接下来,笔者将从《选品常见踩坑场景分析》《选品参考思路》《选品节奏把控》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选品常见踩坑场景分析

广告主在准备投放前,盲目跟风选品是大忌!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三大踩坑场景,商家选择时应尽量避免。

场景1:跟风选品

广告主:我朋友在腾讯投放灭蚊灯,爆单四个月了,肯定很赚钱,我赶紧找货源去投放。

结果:灭蚊灯已进入洗量末期才入场,难以抢到流量,且转化成本高。

正确方式:应考虑产品的应急性和销售生命周期,选择适配的产品。

场景2:主观选品

广告主:我们家有独家设计专利的宠物投食机,我觉得这创意很棒,目前还没人投放,我先下手,肯定大卖!

结果:该产品潜在客户群体较窄,用户定位与直营电商人群偏差大,曝光少、转化低。

正确方式:应做好详细的市场调研,挖掘产品卖点,突出同行优势后,再决定是否上架售卖。

场景3:同质化选品

广告主:在电商平台选成熟且价格低的产品,如垃圾袋,提高价格后投放。

结果:产品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强,价格无竞争力,用户更倾向于在平台电商或附近线下超市购买。

正确方式:若选择低单价产品售卖,应考虑利润空间是否比同行更有下调优势,或重点选择高质量产品。

二、选品参考思路

1、把握营销节点

以日百家电为例,商家可根据全年营销节点提前选品、准备货源。

1 – 2月:除旧迎新、走访亲友,家庭清洁类产品需求大增,实用型餐厨用具和小家电送礼需求增加。

春节期间:全年流量竞争低谷,流量便宜且易抢,建议商家提前备货,加大投放力度抢占流量。

3 – 5月:厨具家电销售旺季。

4 – 5月:春夏换季,制冷、防虫、收纳需求增加,降温类家纺、防蚊驱虫类小家电、制冷类小家电、收纳产品销量渐涨。

6 – 7月:夏季产品进入销售旺季。

8月:夏季产品开始清仓。

9 – 10月:秋冬换季,收纳需求增加,收纳产品热销。

10 – 11月:天气转冷,保暖需求大增,保暖家纺类、制热保温类小家电及日用百货产品畅销。

12月:临近新年,家庭清洁类产品需求渐增。

2、选品参考维度

打造爆品的要点如下:

产品应季性:考虑产品是否应季,如夏季选灭蚊灯,冬季选暖风机。

产品周期性:如防护眼镜,爆量持续时间可能不长,后续需有候补产品跟上。

产品突出卖点:产品能否解决用户痛点,如绞肉机,一机多用、8秒碎肉。

受众广泛性:受众人群不宜过窄,如望远镜,产品周期相对较短。

价格竞争力:拿货价是否优惠,是否接近用户心理预期。

爆品属性:是否为已验证的爆品,如平台历史爆品、竞品爆品、腾讯在投爆品。

3、选品可参考的平台路径推荐

图片[1]-电商行业爆款商品选品思路深度剖析-精准获客

B2C电商平台:拼多多、淘宝天猫、唯品会、京东等。

B2B电商平台:阿里巴巴、1688、中国制造网、敦煌网、TospinoB2B、环球资源、TradeKey等。

第三方信息流平台:有米云、EDX等。

其他主流广告平台:快手金牛、度小店、字节系(抖音、今日头条等)。

腾讯平台:一周TOP产品行情、大货电商一周潜力产品看板等。

4、选品参考决策评分

最终评分判别参考如下:

90分 – 100分:最优质产品,可确定最终货源,开通全系资源位测试投放。

80分 – 90分:高质量产品,按需储备货源,选择较主流资源位广告测试投放。

70分 – 80分:有潜力产品,少量储备货源,选择较主流资源位广告小额测试投放。

70分以下:可留存待储备参考,需加强突出产品优势,用于下一期选品参考。

三、选品节奏把控

1、爆品生命周期规律

若选的产品当前效果好,以后就不用操心了吗?并非如此!爆品有生命周期,我们要提前把控节奏,准备下一款产品测试。

根据产品是否有明显淡旺季,可将爆品分为两类:

1. 有淡旺季(如季节性产品、需求性产品):对应策略是提前预判,做好换季品承接。

2. 无淡旺季(如日用品、数码家电等):对应策略是定期观察广告情况,及时选新品替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