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是什么?为何要做私域流量?其载体有哪些?又该如何玩转私域流量?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私域流量”展开分析。
私域流量这个词近期突然火爆起来。我首次听闻该词是在今年三四月份,当时对方说:“你看我们私域流量做得多好。”
以我的智商,下意识觉得说的或许是社群运营。回去后,我搜索了私域流量的概念,发现和我预想的差不多。
为何私域流量突然被众多公司提及,且其势头很可能超越增长黑客的概念呢?
我认为这多半是行业发展所致。早在17、18年,许多互联网公司就已感觉到增量触顶。若要维持公司的增长态势,有两条途径:要么获取新用户,要么让老用户发挥更大价值。
在流量红利耗尽的当下,挖掘老用户的更多价值成为所有公司的共识,于是私域流量的概念开始盛行。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为大家讲解:私域流量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玩好私域流量。
- 私域流量是什么?
- 为什么要做私域流量?
- 私域流量的载体有哪些?
- 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一、私域流量是什么?
要理解私域流量,首先需了解流量池的概念。流量池指的是流量庞大的渠道,像淘宝、百度、微博等,只要预算充足,就能持续获取新用户,这类渠道被称作流量池。
私域流量相对流量池而言,是指我们无需付费,可在任意时间、以任意频次直接触达用户的渠道,比如自媒体、用户群、微信号等。
二、为什么要做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具备以下几个优点:
1. 流量更可控
假设百度有一千万用户,但这些用户与我们并无关联,只有将其中的用户导入到我们自己的平台,才算是我们的用户,后续针对用户的服务或换量才有可能实现。
2. 性价比高
在流量池获得曝光需要付费,例如关键词竞价,不花钱就别想获得曝光。
而一旦将用户从流量池导入私域流量,如微信群,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地盘,可自由操作。当然,也不能过于随意,若用户体验不佳,他们随时可能离开私域流量池。
3. 给了我们深入服务用户的可能
以抖音为例,用户喜欢的短视频众多,当对某个视频感兴趣时,可选择关注号主,关注后就能持续享受号主提供的视频观看服务。
当关注号主的人增多,号主就会成为网红,其账号也会成为私域流量池。
三、私域流量的载体有哪些?
私域流量会因公司的不同属性和服务而有所差异,下面以我运营公众号为例,看看对我而言,私域流量的载体有哪些。
1. 公众号
公众号是我的首个私域流量载体。我每周都会分享一篇关于运营推广的干货文章,并在多个平台发布。
在这些平台上,每天有大量文章刷新,用户看过即忘,不会关注作者。当我下周继续发布干货文章时,根本无法确定文章会被谁浏览,所有推荐都由平台掌控。有过抖音限流经历的运营人员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于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作者会在个人简介或其他地方留下公众号信息,告知大家若想获取更多干货,可关注公众号。用户关注后,就能收到我发布的每一篇文章,他们要么打开阅读,要么视而不见,但这都比在平台发布的效果好。
2. QQ群和微信群
很多人不再使用QQ,这其实不太明智。尽管QQ现在是00后的天下,但在商务沟通方面,QQ比微信更具优势,比如运营好QQ群能获得不少客户。
我在创建运营QQ群和微信群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多人因我的文章干货满满、见解独到,能帮助提升能力,而关注我的公众号,这让我十分开心。看到公众号后台的关注用户数不断增加,也让我更有信心每周更新文章,不敢停更。
然而,在维护公众号的过程中,我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用户能看到我的文章,我也能在后台看到用户,但当我想与他们沟通时,却发现缺乏连接,就像隔着一堵透明的墙,能看到彼此,却无法交流。
这可不行,就像我做游戏运营时,游戏出现BUG需要通知用户,有QQ群在,即使游戏无法正常打开,也能迅速通知到用户,避免他们一头雾水。
基于此,我在公众号的首次关注自动回复中加入了QQ群号码,想交流的用户可以加入。目前我有2个QQ群,几千人在群里一起交流运营知识,我有问题也会在群里和大家面对面沟通,这种连接比公众号更紧密。
退一步说,无论公众号如何改版、展示如何调整,都不会影响QQ群和微信群的用户,这就是私域流量池的优势。
3. 个人微信
相比私域流量,有一个更超前的概念——KOC,这里就不写英文全称了,反正很多人也看不懂。
KOC是相对于KOL而言的,KOL是意见领袖,我认为KOC是贴身服务管家。KOC的表现形式是个人微信,但很多人对微信号的运营方式是错误的,尤其是在朋友圈乱发广告,最终只会被用户屏蔽。
KOC的玩法不同,它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发朋友圈,根据用户需求发布相应内容。
关注我公众号的部分用户加了我的微信号,为了做好KOC,我日常发的内容多是一两句个人经验见解、励志段子或逗趣文案。有趣、好玩、有深度是我的个人标签,也是我个人号KOC的标签。
试想一下,一个有5000人好友的微信号和一个有5000个粉丝的公众号,哪个私域流量池的价值更大?
显然是微信号,即便别人屏蔽了朋友圈,还能进行私聊,点对点的私聊效果比群发短信、电话销售更好,但要注意文案,别发硬广,否则会被拉黑。
4. 企业的私域流量池载体
与个人不同,企业规模更大、资本更雄厚,企业的私域流量除了常见的形式外,还可以开发APP。
一些拥有百万用户的公众号运营者会开发APP,对他们来说,公众号是私域流量池,而自己开发的APP则是超私域流量池,将用户导入APP,才真正完成了用户转化的闭环。
四、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了解了流量池和私域流量的载体后,接下来有两个问题:如何将用户从流量池导入私域流量,以及如何维护好私域流量。
如何把用户从流量池导入到私域流量?
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益诱导,这种方式多见于财大气粗的公司,比如关注公众号领红包、下载APP送现金等。在流量池获得曝光后,用户看到进入私域流量有好处,通常会进行转化。虽然数据好看,但这类用户质量较差。
另一种方式是创作优质内容,靠内容本身打动用户实现转化。
这是我目前采用的方法,多产出有价值、有内容、有帮助的干货,当别人发现我的内容对自己有用时,会主动关注,这才是长久之计。靠补贴快速扩张最终倒闭的公司并不少见,比如某些共享单车企业。
如何维护好私域流量?
用户被拉进私域流量池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相反,这是新的开始。此前大家的重心在于拉新和转化用户,现在要转变观念,提升维护用户的能力。
维护用户需要用心,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最难,我一直觉得换位思考的品质是天生的,难以学会。
我们日常发到用户群的文案、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有很多是自嗨式的,以为自己喜欢的用户也会喜欢,实际上从用户群零星的发言就能看出这些内容缺乏吸引力。
把用户当成朋友来维护,以向朋友推荐产品的方式创作内容。比如发现一家味道很棒的面馆,你会怎么向朋友推荐呢?用这种感觉和用户交流,效果通常不错。
总结:
可以预见,未来5 – 10年私域流量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时,盘活存量用户能让公司存活下来。
能够玩转私域流量的运营人员,未来也将极具竞争力。所以,从现在开始研究如何玩转私域流量吧。
相关阅读:
1. 用户运营:转化分析新漏斗模型!
2. 用户运营:如何用B端运营思维做用户增长?
3. 产品运营:如何用数据分析驱动产品用户增长?
4. APP用户增长:一个模型解决 90% 的增长难题!
5. 如何做用户增长?以拼多多、小红书等为例
6. 引爆用户增长:用户运营就是拉新吗?
7. 用户运营:没了裂变用户拉新还能怎么做?
8. 用户运营,金融产品怎么唤醒沉睡用户?
9. 用户运营 | 如何做用户行为路径分析?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