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星球在版本更新说明里宣布停止全部音乐服务。这不仅意味着阿里星球转型成了纯粹的粉丝明星娱乐平台,还意味着陪伴我们走过诺基亚时代的天天动听(阿里星球的前身)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满是失落。百度毁了千千静听,如今阿里又抛弃了天天动听,为何那些口碑良好的产品被收购后都难逃此般命运?
一、天天动听的末路
说起天天动听,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慨万千。下面简单回顾一下天天动听的发展历程。
天天动听于2007年成立,2012年用户量突破1亿,2013年6月用户量突破2亿。2013年底,它被卖给了阿里。2015年,天天动听整合进阿里音乐集团。2016年4月15日,它更名为阿里星球。2016年12月12日,阿里星球正式宣布因版本更新,停止音乐服务。
早在去年11月“最严版权令”颁布时,面对不断攀升的版权费用和日益激烈的音乐市场竞争,当时的阿里音乐CEO宋柯就公开表示:“我们不可能有两个播放器,应该有一个平台会另谋出路。”于是,天天动听逐渐被阿里音乐的战略边缘化。
到了今年4月,天天动听改版为阿里星球。尽管仍有大量用户支持,但它已面目全非。功能和界面设置复杂,专业音乐功能与娱乐功能混杂,俨然成了一个泛娱乐粉丝交互平台,而非单纯的音乐播放器。
此时,阿里的音乐战略重心已明显倾向虾米,天天动听沦为牺牲品只是时间问题。
天天动听能拥有众多忠实粉丝,得益于其产品“小而美”,在UI设计和音质优化等方面给用户带来了良好体验。当阿里星球功能不断增多,强行加入娱乐和社交元素时,也就意味着阿里要舍弃部分天天动听的粉丝了。
如今,阿里星球宣布全面停止音乐服务,并引导用户下载虾米音乐,这宣告了天天动听的彻底消失。然而,又会有多少天天动听的粉丝会转而使用虾米呢?
二、大佬们的战略考量
小而美的产品被收购后大多走向消亡。对于大公司而言,他们需要考虑得更周全、看得更长远。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阿里放弃天天动听背后的战略。
阿里最擅长且最赚钱的业务是电商。所以从更名为阿里星球起,就将其定位为“可交易的粉丝娱乐交互平台”,尝试实现“粉丝+电商”的直接对接。
于是,阿里星球形成了这样一个商业闭环:通过聚集用户流量,在为明星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广告商提供了绝佳的推广渠道。不过,这种直白的商业行为能得到多少用户认可,还需阿里好好琢磨。
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宋柯说得没错:“我们不可能有两个播放器。”
阿里音乐CEO宋柯
将阿里星球的用户转移到虾米音乐,能扩大虾米的用户量,集中资源全力发展,以对抗目前的主流音乐平台。移动音乐市场竞争激烈,腾讯的QQ音乐合并海洋音乐后,在版权和用户量上都领先。网易云音乐凭借产品特性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阿里音乐却没什么突出表现。
所以,与其分散资源,把阿里星球弄得不伦不类,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一个平台。阿里也表示,合并后没有立刻取消音乐服务,是考虑到天天动听的粉丝,给他们时间转移到虾米。
另一方面,阿里星球彻底转型为音乐娱乐产品,也是紧跟阿里的泛娱乐战略,直接对接粉丝。
2016年,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十分火爆。把阿里星球打造成一个覆盖明星、社区、直播等多维度的音乐娱乐产品,成为音乐界的“另类”。后期若能整合好各方资源,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款大型网络音乐产品。
大佬们确实要考虑得更全面、看得更长远,可惜天天动听成了牺牲品。不过,天天动听、千千静听的产品理念仍能给我们带来不少产品设计方面的启发。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庖丁开发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