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众休闲娱乐与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
然而,部分人为涨粉和流量变现,炮制虚假内容。比如曾火爆的“大叔因 500 斤白菜卖 30 元痛哭”“阜阳敏姐被前夫家暴”等短视频均为摆拍。许多虚假情感主播心怀不轨,用戏剧化内容当“流量密码”收割粉丝。
面对此情况,抖音升级了对虚假摆拍的治理:今年起,累计清理相关违规视频 119.8 万条,对 110.8 万条存在风险的视频打标提示,视违规程度处置相关违规账号 2627 个。
抖音为何要治理虚假摆拍?出台了哪些新规则?
01 什么是虚假摆拍?有哪些不良影响?
虚假摆拍指个别创作者利用虚假人设、情节、场景、道具等编造不实信息,制造对立或冲突效果,引发关注,以不当获取流量甚至变现。
它属于不实信息,常使粉丝误信博主,最终权益受损。
例如今年 2 月 21 日,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 大方“资助”老人,自称给了 3000 元。但拍完视频后,就收回 2800 元,这是彻头彻尾的“伪慈善”。
粉丝因博主的慈善行为关注、打赏、点赞,可博主却摆拍欺骗粉丝,令人不齿。
事发后,凉山州相关部门介入,@云南波波 童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15 日,涉事短视频账号被封禁。
像@云南波波 这样的博主并非个例。今年年初,“姐弟俩被抛弃靠捡垃圾生活”的报道引发热议。但实际报道多处情节失实,两个孩子是兄妹,一直和父母生活,偶尔陪爷爷的哥哥捡垃圾,不存在被抛弃、捡垃圾为生、发育不良的情况。
视频经“造谣”加工赚取大量流量,很多博主不明真相主动转发。事实澄清后,造成负面舆情,对视频中的兄妹及其父母伤害很大,影响恶劣。
为何要加重治理虚假摆拍行为?
首先,这种“流量密码”伤害粉丝,使其遭受情感和经济损失。
其次,防止跟风模仿。若不治理,会让内容创作者想“耍心机”“走捷径”,使内容制作风气浮躁、短视。
最后,影响社会公俗良序。粉丝以“善良”换来“欺骗”,会让信息分发平台的信息不被信任,尤其对平台影响极坏。
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和博主靠互联网建立联系,以“信任”为纽带。粉丝因信任博主和平台,才会点赞转发内容、打赏消费。一旦粉丝被欺骗,就会产生“怀疑效应”,开始质疑真实内容和可靠产品,这种观念还会影响其他用户。
最终结果是,平台无法传递“真实有效”的声音,认真做内容和产品的博主也因“不被信任”收益降低。所以,“虚假摆拍”的博主是害群之马,必须严惩。
02 抖音再出新规,治理虚假摆拍
为治理虚假摆拍,抖音出台新规定:
第一,创作者以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明确标注视频系演绎,文案如“虚构/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
第二,作品未注明“演绎”或“虚构”,致公众、媒体误解成“不实信息”,平台将从严处置,视情节对发布账号给予 30 天至无限期封禁等处罚。
第三,主动打标展示的同时,剧情类创作作品需遵守《抖音社区自律公约》,不得含虚假慈善、卖惨等违反公序良俗内容,以及低俗、暴力、歧视等违法或不良内容。
第四,抖音开通申诉通道,创作者认为虚构作品无责,因不合理曲解或其他原因被处罚,可向平台申诉。
上述创作规则已试运行,2023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
同时,抖音鼓励用户维护平台环境,遇不符合新规定的“虚假摆拍”内容可举报。
抖音官方强调从严处罚情况:
1、作品未注明虚构,致公众、媒体误解,平台从严处罚。
2、视频含夸大炒作贫困生活、青少年与老年悲惨经历、家庭矛盾等违反公序良俗内容,平台同样从严处罚。
为服务创作者,抖音陆续上线“演绎”打标功能,方便一键勾选。发布后打标功能已上线,发布前打标功能在开发中。
总体而言,抖音此次针对虚假摆拍的新规定较严格,会提高创作者发布作品的成本。比如要求注明“虚构”“演绎”标签,可能影响账号涨粉和变现。但这是对粉丝负责,能提醒缺乏辨识能力的用户。就像影视剧片头标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一样,是对观众负责。
另外,加重对引起公众误解等不良后果的处罚,能警醒创作者谨记创作边界,不能为利益违背初心。公正有序的创作环境,能让有能力的创作者产出更多优质内容并获得收益。在新规下,“虚假摆拍”类内容有望得到遏制。
03 维护网络清朗,共治不实信息
2022 年以来,抖音针对不实信息上线预警、溯源等多项能力。但单个平台无法杜绝不实信息,需多方共同努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应构建政府、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媒体、专业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
不同社会角色分工如下:
1. 政府监管:加强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建立法律法规,严惩发布者,保护公众利益。
2. 媒体自律:自觉维护公信力,严格把关信息发布,主动纠正虚假信息,建立纠错机制,增强消费者信任。
3. 平台合作:达成规则共识,抵制虚假内容,提高技术水平识别过滤虚假信息并提示用户。
4. 公众教育:提高信息素养,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不信谣传谣,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避免受误导。
短视频平台虽不是“虚假摆拍”的源头,但也应承担责任,采取更多治理措施。目前,抖音通过“辟谣团”与近百家媒体合作,率先推出针对“虚假摆拍”的新规则,对行业有正面导向。
互联网内容的健康需要多方合作,若平台间不合作,“虚假摆拍”博主会转移阵地,最终受损的是大众。只有行业有序干净,才能赶走不法分子。
短期内,平台需付出治理成本,但长期来看,良性有序的内容平台能赢得用户信任和支持。用户信任平台内容和商品,才能提高消费意愿,提升博主创作质量,实现长期共赢。
04 结语
抖音治理“虚假摆拍”的新规则,是短视频、直播行业正本清源的举措。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流量变现要遵守平台规则。短视频内容从业者需创作更有价值、真实的内容,让观看者有“价值感”,才能长远发展。
所有人共同遵守社区规则,维护公俗良序,行业才能更好发展,从业者才能长久受益。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