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过去,国内游戏行业动荡巨大。宅经济萎缩使行业增速放缓,玩家增长见顶,政策持续收紧,版号发放停滞。在这股寒风中,倒闭和裁员成了常态。
在今年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有从业者将当下局面比作“地理大发现时代”。国内游戏市场增长遇瓶颈,游戏厂商若想生存并发展得更好,就必须向外探寻机会。
那些在红利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游戏企业,已到了大浪淘沙的关键时刻。要么闯出一条生路,要么被市场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01 百度游戏的三次消亡
很可惜,百度游戏总是错过发展机会。
2008年4月,身为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与盛大、51wan、欢城互动等5家公司共同组建了百度游戏平台。当时,百度采用不代理、不研发、不单独运营的联运分成模式,以此作为进入游戏行业的切入点。
然而,这次试水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在《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魔兽世界》等大型网游的压制下,百度押注的页游增长缓慢,难以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两年后,百度推出“双百计划”,计划投入一亿元资金和百万优质资源,重点扶持百家游戏企业发展,开始逐步向自研方向转型。时任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表示:“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只要有优质的游戏产品,百度都会敞开合作大门。”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一年新的游戏风口出现了。玩法简单的《愤怒的小鸟》成为当年手机游戏下载量冠军,手游开始崛起,百度的双百计划也随之失败。
双百计划如昙花一现
直到2013年,国内手游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百度才投身新风口。这年国庆,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网龙旗下移动互联网平台“91无线”,并与旗下多酷整合为百度游戏,正式进军游戏研发领域。
如果当时百度坚持将自研进行到底,如今的游戏市场格局或许会有所不同。
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发行商市场监测》显示,当时国内手游市场格局分散。以2013年第二季度为例,游戏巨头腾讯仅占8.7%的市场份额,乐动卓越占4.2%,近49%的市场份额被众多中小厂商瓜分。
但百度选择了赚快钱。
以91助手为基础的百度移动游戏品牌,在短短一年内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大渠道,但其自研产品却迟迟未推出,导致百度的战略重心逐渐从自研转移。
在利益的诱惑下,百度游戏业务内部贪腐事件频发。2014年8月,百度游戏事业部总监副廖俊被开除并移交司法;2016年4月底,百度游戏业务分管副总裁王湛因“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公司利益”被开除;2016年11月,主导此次并购的前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因“经济问题”辞职。
而百度的对手们抓住了机会。
OPPO、vivo、华为、魅族等七家手机厂商发起硬核联盟,目标直指以百度游戏为首的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在移动游戏市场站稳脚跟的腾讯也携应用宝加入竞争,百度游戏节节败退。
2017年1月,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现金出售旗下移动游戏业务,百度游戏业务被拆分独立运营,更名为多酷游戏。
同年7月,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时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的陆奇喊出“All in AI”,游戏业务从此走向边缘化。
百度黯然退场,与腾飞的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同行背道而驰。
02 谁给了百度勇气?
百度在游戏领域的多次失败,让投资者对其做游戏的前景并不看好。因此,当百度再次宣布重仓游戏时,网上对其“缺少游戏基因”的质疑声从未停止。
2021年5月,李彦宏许下三年之约,称“三年之后百度核心业务中非广告业务要超过广告业务”,百度要摆脱广告公司的标签。几乎同时,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百度游戏”“百度游戏 MG.BAIDU.COM DU”等商标。
重生的百度游戏显得信心十足。有媒体报道,百度计划组建一支超600人的游戏研运团队。7月28日的发布会上,百度正式公布游戏业务战略和首批产品,预计未来将发行23款新品,国内外同步发行。
新生百度游戏的自我定位
除了新品动态,百度游戏还透露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IP,有14个高潜力IP,其中10个为S级IP。按照规划,百度游戏将发行与自研并重,从休闲游戏入手,逐步开拓中重度游戏市场和海外市场。
百度这一系列快速布局,让友商诧异,业界震惊。
百度急于涉足游戏领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急需资金。A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前景不明,研发投入却巨大;受爱奇艺、快手拖累,百度营收状况持续恶化。
百度2021年三季报显示,该季度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13%;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50.9亿元,同比下降27%;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百度净亏损165.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7月,百度App月活跃用户超6亿,而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21年6月,国内网民总规模为10.11亿,增长空间有限。
游戏、广告和电商是互联网核心营收产品,百度的广告业务增长乏力,电商业务屡战屡败,所以做游戏成了其赚钱的唯一途径。
百度决定再次入局时,游戏市场看似充满希望。《2021年1 – 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504.93亿元,同比增长7.89%;用户规模6.67亿,同比增长1.38%。
友商们也凭借游戏获得了丰厚收益。财报显示,腾讯2021年第二季度游戏收入430亿,占总营收三分之一;网易游戏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145.281亿元,占总收入的71%。
但问题是,百度缺席游戏市场已久,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它凭什么分得一杯羹?
要知道,腾讯、网易以及上海四小龙等能在游戏市场立足的企业,都有经过长期积累、可长线运营的核心产品。
而毫无游戏底蕴的百度,又遭遇了夏末秋初的监管收紧和7月开始的版号放缓,再次失败并不意外。
通常情况下,大厂游戏团队资金充足,有试错和抗风险能力,但百度并非如此。烧钱的爱奇艺急需资金,快手上市后股价下跌,36亿美元收购YY又遇直播行业下滑,重重压力迫使百度做出选择。
最终,百度选择割掉非核心业务,断尾求生。
梦想在开始的地方破灭
新生的百度游戏,在旗下产品《数码宝贝:源码》登上TapTap预约榜第一时,却迎来了裁员风暴,前途未卜。
03 幻影破灭
不能怪百度不努力,2021年整个游戏行业都面临困境。
《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比2020年增加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0%。
尽管销售收入仍在增长,但受宅经济刺激效应减弱、爆款减少、研发与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近15%。
与2020年相比,游戏人口红利趋于饱和,中国游戏用户规模稳定增长,达6.66亿人,同比增长0.22%。同时,防沉迷新规实施后,未成年人保护取得实效,用户结构更趋健康合理。
随着国内疫情稳定,宅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期结束,游戏厂商开始收缩规模、调整方向,裁员潮席卷整个行业:
2021年8月,字节跳动宣布人事变动,Ohayoo负责人徐培翔因个人原因离职,随后Ohayoo研发中心应届生被裁撤;
9月,网易传出缩减部分游戏工作室和项目规模的消息,数十名上海和杭州办事处员工将被解雇或内部流转;
11月25日,新浪等媒体报道贪玩游戏大规模裁员;
12月1日,多位网友在脉脉表示,爱奇艺正在大规模裁员,比例在20% – 40%之间,爱奇艺游戏中心近乎全员被裁。
大厂情况尚且如此,中小厂商更不乐观。有媒体统计,截至12月10日,国内有847家游戏公司在2021年倒闭。
变局已至,无论大厂小厂,生存都是首要任务。
在今年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版号”和“出海”是厂商们讨论最多的话题,这两个词背后,是中国游戏产业转型的趋势。
2021年仅有755款游戏版号过审,其中679款为国产游戏,而2020年过审1405款,2019年过审1595款。版号收紧意味着游戏生产逻辑需改变,厂商要尽可能延长游戏生命周期,将有限版号打造成精品,才能获取更多收入。
若仍把精品化当口号,靠蹭IP、换皮游戏赚快钱,在日益内卷的游戏市场中,必将被淘汰。
不可否认,在精品化道路上,中小厂商没有优势。精品化意味着增加研发投入,需要充足的资金、人力、版号和时间。
中小厂商选择有限,要么被大公司收购,要么走独立游戏路线,要么出海发展。中泰证券测算,预计到2024年,海外游戏市场潜在规模是当前国内游戏出海收入的4.5倍左右,提升空间巨大。
当然,企业能否成为行业弄潮儿,既要看运气,也要顺应时代发展。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