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TikTok 代运营:品牌怎样借助 TikTok 的力量获取流量?(上)

大家好,我是米饭,在玩赚 TK 的道路上历经诸多艰辛,希望能引领大家避开弯路,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与看法。诚邀各位一同交流探讨,更多详情请关注公众号“米饭玩转 TK”。

当下,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亲自尝试运营,其背后原因除了常见的诸如趋势火热、用户众多、算法精准、贴合用户习惯、正值风口等(在此就不再赘述),今天我想聊聊个人所认为的另外一些观点,今天就不进行排版美化了,直接阐述观点。

1. 众多商家逐渐重视品牌建设

今非昔比,早期国内商家从事跨境电商,大多可能仅凭借信息差、价格差等优势便能应付。虽说这些优势如今仍是出口商手中的重要筹码,但由于许多商家都拥有,当大家都具备时,这些便不再是独特的优势。市场上竞争的商家与日俱增,同质化产品泛滥,买家也愈发精明,达成交易的难度不断加大。

曾看过一则报道,讲述沿海一个四线小县城中一家做圣诞节小礼品代工的工厂起伏的发展历程。疫情前,他们效益良好,生活安逸,每年都有出口订单,规模虽不大,但在当地还算不错。那时,工厂老板不懂英语,即便借助翻译工具也能与老外谈成生意。后来疫情来临,第一年因疫情初期良好的国际供需关系,他们接到大幅增长的订单,于是纷纷扩大产能、招工并购置新设备。然而到了第二年,海运费飙升、海外部分市场经济下滑,更重要的是面临众多同行的恶意竞争,难以脱颖而出,效益甚至不如疫情之前,今年不得不裁减工人,承接少量且难做的订单维持生存。

相信此类情况并非个例。中国人向来勤劳且能吃苦,凭借改革开放后我国特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和供货能力,众多出口业务蓬勃发展。多年过去,我们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些依赖低价策略、吃苦耐劳搞生产的商家,突然丧失了早前的竞争力。订单究竟流向何处?行业的蛋糕又被谁瓜分了呢?

要明白,哪里有利可图,哪里就有人涌入。海外需求端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范围日益扩大,在众多同质供应商中,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品牌背书的。若供货价格相同,A 的品牌可信度高于 B,A 获胜的概率就更大。同时,国内外不少巨头在整合供应链,若供货商无法在品牌方面突破,最终很可能被迫为他人作嫁衣。

02 让普通商家进行品牌建设不再遥不可及

若要破局,必须使自己“崭露头角”!从长远来看,品牌建设是极为迫切且必要的现实课题。然而品牌宣传,要么投入大量资金(预算),要么巧用策略(计谋),在后者方面,为普通商家开辟了一条突出重围的道路,让一些新兴品牌在出海途中实现弯道超车。

凭借卓越的受众定位逻辑与推荐算法的支持,为买卖双方营造了一个相互吸引、双向奔赴的环境,有意向的双方在系统(红娘)的运作下得以相遇!

相信你我他,都听闻过不少一夜爆火的事例,且其发生频率远超以往。“品牌建设”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属利器,而是每个普通品牌都能运用的撒手锏。昔日豪门专属,如今已逐渐走进寻常商家。普通商家无需耗费巨额营销费用,就能在出海的战场上赢得属于自己品牌的胜利果实。

03 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将助力其他线上线下营销成果

有位亲戚从事出口生意,在未运营自己账号前,品牌词的检索量几乎为零,依靠谷歌广告获取客户时,转化成本也很高。后来开展相关工作后,不仅独立站访问的转化量显著提升,就连亚马逊平台上的转化也随之好转。

仔细想想,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似乎颇有道理、暗藏玄机。倘若我作为买家,在购买东西前根本不了解您是谁,肯定不敢轻易购买您的产品。但如果我事先刷到过您的视频,看到您发布了诸多视频,还看到网友与您的真实互动,对您的信任度必然呈指数上升,此时我就可能愿意购买您的东西。这或许并非转化的最终环节,但一定是影响购买者品牌忠诚度的良好开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