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为何信息流广告成效不佳?常见的 4 大误区

阅读此文,期望您的信息流优化能力能够在以下若干方面得以增强:

1. 思维层面:立足于用户视角,探寻痛点与卖点;

2. 方法维度:巧妙运用创意优化的六种方法;

3. 工具范畴:熟练掌握运用工具来发掘优质文案。

重点:思维+方法+工具=

信息流广告

优化秘籍,赶快珍藏!

在正文开启之前,咱们先来瞧瞧以下这几类信息流广告:

1. 标题党型

2. 缺乏吸引力型

3. 纯粹广告型

4. 炫技型

举几个实例:

1. 标题党:“学舞蹈的三大禁忌,中一条你就完了!”

用户点击进来后发现,“说好的禁忌呢?居然是广告!”

2. 缺乏吸引力:“十五年专注,碧涞只为一杯健康水。”

用户看完后继续下滑屏幕,“你专注归专注,与我何干。”

3. “纯粹广告:硕天卷帘门,厂家直销卷帘门。”

用户瞬间就明白,“无聊的广告,毫无兴趣!”

4. “炫技:走进顶尖艺术之门,让你的每个艺术细胞都在颤抖。”

用户感到有些茫然,“啥?这话啥意思?”

上述便是信息流广告最为常见的四大问题,自嗨式文案已经不管用了,在当下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中,如果无法创新,那么所谓的效果就岌岌可危了!

要明晰,信息流局势复杂,广告不但要与其他广告竞争,还要和各类原生标题争夺点击量。像上面这些自嗨型的文案,我们将其投放在这些信息流内容里,还能吸引用户点击吗?

我们自己心里也清楚,用户或许会点开第一条或者第三条。但为何优化师们还是创作出了这些不太恰当的创意?

这是由于,在撰写信息流广告时缺少用户视角。

★  什么是用户视角?

实际上就是站在用户的立场去思考:

即用户存在哪些需求?

用户为什么需要这款产品或服务?

而非单纯着眼于客户期望的信息流创意类型、客户想要主推的卖点。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是在为客户服务,要竭力创作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广告。

但更为专业的优化师应当敏锐地察觉到——对于广告主而言,目标用户才是关键。只有目标用户对广告满意,金主/老板才会对我们的服务表示认可。

所以,看似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实则应当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

★  如何依据用户视角撰写文案?

传统文案人员的创作思路如下:

Step1:产品卖点剖析

Step2:依据产品卖点,创作文案

正因如此,才会写出“十五年专注,碧涞只为一杯健康水”、“硕天卷帘门、厂家直销卷帘门”这类文案。

而基于用户思维,这里有全新的步骤指引:

Step1:产品卖点剖析

Step2:用户需求剖析

Step3:将产品卖点与用户需求相匹配,创作文案

新的步骤指引中,重点在于用户需求的剖析以及与用户需求的匹配。

案例阐释:

XX留学,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留学机构,预算充足,计划在手机百度上投放信息流广告。

为其撰写信息流广告,应当如何操作?

Step1:首先进行产品卖点的分析

根据顺顺提供的信息,它具备以下这些值得关注的卖点:

机构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对留学申请结果负责、通过微信可实时查看申请进度、平均降低 20%的留学费用、提供定制化留学方案,不满意效果可退款、在纽交所上市的机构…

Step2: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罗列了如此众多的卖点,不可能全部在广告中呈现。此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用户关心的究竟是什么?

这里有几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用户。

1. 查看百度指数中的人群画像和需求图谱;

2. 查看知乎中相关的问答;

3. 拨打用户落地页电话或者咨询在线客服,佯装自己是用户;

4. 拜访客户,与客户公司的销售员交流。

运用上述这些方法,我们总结出 XX 留学的目标用户大致是这样一群人,在出国留学方面,主要关注这些因素。

Step3:将用户需求和产品卖点相匹配,创作文案

我们已经知晓了用户关心的内容,是时候将卖点和需求相结合了。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用户关注能否获取名校 offer,而恰好顺顺留学对留学申请结果负责,这个特点很可能打动用户,让用户放心。

所以我们可以围绕这个要点来撰写文案。

首先,我们指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唤醒用户需求:

如何提升美国名校申请的成功率?

在引起用户注意后,我们借助“哈佛学长”来体现顺顺留学对结果负责的卖点:

如何提升美国名校申请的成功率?来这里听听哈佛学长怎么说!

灵活运用以上这三个步骤,我们便能够游刃有余地创作出具备用户视角的文案。

★  六种珍藏的优化方法

此外,我们还有这六种压箱底的标题优化方法!

一、主推一个卖点

案例:

优化前:这么方便?想学钢琴不用买!全新钢琴,租一天只需 3.2 元!错过再等一学期!

优化后:太划算了!全新钢琴租 1 天仅花 3 块钱,在家学琴超实惠!

在优化前,文案推出了“方便”(还用买?)、“便宜”(只需 3.2 元)这两个卖点,每个卖点都不错。然而问题在于,用户浏览每条标题的时间不超过 3 秒钟,怎么能够理解这么多信息?

更优的方式是,针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不同的卖点,每次仅主推一个。

就刚刚这条学钢琴的文案而言,如果我们要投放给经济水平一般但对钢琴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采用优化后的文案,主推“便宜”这一卖点。

但倘若我们要投放给生活节奏繁忙但同样对钢琴感兴趣的用户,就适合另外创作一条文案,主推“方便”这一卖点。

二、瞄准一个人群

案例:

优化前:小初高学生享受名师同步教学,今天免费试听!

优化后:小学生在家也能享受黄冈名师同步教学啦,今天免费试听!

在优化前,文案提及了小初高学生,虽然面面俱到,但是用户可能会想,“你的业务倒是繁多,但是会不会不够专业?”

更优的方法是,对不同的人群投放不同的广告,每条文案只针对一个人群。

就刚刚这条名师教辅的文案来看,如果我们要投放给小学生的家长,就适合使用优化后瞄准小学生的文案。

但如果我们要投放给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的家长,就需要重新创作文案,分别瞄准这两个人群。

三、降低认知阻碍

案例:

优化前:美国 K-12 教学体系,让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纯美语,学习更上一层楼!

优化后:美国小学都在上的课程,让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

优化前的文案提到 K12,虽然显得高大上,但是对于不了解美国教育的用户来说,K12 是一个极为陌生的概念,他们无法立刻对其产生信任和好感。

更优的方法是,将广告写得通俗易懂,让用户能够迅速理解我们所介绍的产品究竟有多出色。

在上述例子中,优化后的文案把“K12 教学体系”换成了“美国小学都在上的课程”,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原来这个课程是美国的基础课程。

四、增强“与我相关”性

案例:

优化前:顺顺留学,全国申请者人均 4 个 offer

优化后:合肥的同学留意啦!在这里申请留学平均能够拿到 4 个 offer

优化前的文案提到全国顺顺留学“全国申请者人均 4 个 offer”,用户看到后仍然会心存疑虑:“每个城市情况不同,我所在的城市究竟人均能拿到多少个?”

更优的方法是,在文案中明确描述用户所在的地域、星座、年龄等,让用户一眼就知晓这条信息对自己十分有用。

就刚刚这条留学的文案来看,如果要投放给合肥的用户,可以在优化时指出“合肥的同学留意啦”。

同样地,如果要投放给北京的用户,就应当指出“北京的同学留意啦”。

五、创造认知缺口

案例:

优化前:同事家孩子每天记单词,成了英语尖子生!

优化后:孩子这样学英语,才能成为英语尖子生!

这两条文案都试图用孩子“成为英语尖子生”来吸引用户,但是优化前的广告直接在标题中指明了方法——“每天记单词”,用户已经知道了答案,为何还要去点击查看呢?

更优的方法是,告知用户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事实,但不透露具体内容。

在刚刚这个学英语的例子中,优化后的文案卖了个关子,“孩子这样学英语”,但究竟是怎样学?这个问题在用户脑海中创造了一个认知缺口,促使其点击广告寻找答案。

六、拉近心理距离

案例:

优化前:哈佛留学顾问,我是这样帮学生拿到 offer 的!

优化后:哈佛师兄告诉你,我是这样拿到 offer 的!

优化前的文案,是从顾问的角度出发,难免让用户觉得是自我吹嘘。

更优的方法是,设定一个与用户更为亲近的角色,用他的口吻来撰写文案。

在这个例子中,优化后的文案从哈佛师兄的角度出发,给用户一种亲切感,从而拉近了心理距离。

以上便是我们今日的几个优化秘籍,一同回顾一下:

1. 思维:从用户视角出发,挖掘痛点和卖点;

2. 方法:灵活运用六个创意的优化方法;

3. 工具:学会运用

运营工具

去发现好文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