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指的是一个涵盖数据收集、整理、拆分,直至获取转化信息的流程。其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或者探寻增长点。数据本身并无太大价值,关键在于通过对维度的拆分能够获取调整的依据。
整个过程包含三个关键要素:维度、指标、方法。
维度
当面对一堆繁杂的数据,您是否有过望着电脑屏幕发呆的经历?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细分,而细分就是从不同维度切入结果。这当中涉及两个要点:降维和增维。
降维
数据能够人为地拆解出众多维度,但我们不可能对每个维度都进行分析,试图分析所有维度往往会导致每个方面都浅尝辄止。要始终牢记,数据分析是为了解决问题。面对一些相关的数据维度,可以挑选出能够合并的维度。这是什么意思呢?
例如,点击率 = 点击量 / 展现量。对于这个可计算的维度点击率,可以从展现量和点击量这两个维度中进行三选二的降维分析。一个可计算的维度能够通过合并降维来分析其他两个维度,同时我们只需关注有用的维度,对于无关的数据维度直接进行降维处理。
增维
时刻要记住:数据分析是为了解决问题并获取有用信息。在剔除无用和无关的维度,并完成可计算维度的合并后,如果当前的维度仍无法清晰、全面地阐释我们的问题,就需要为数据增添一个指标维度。
例如:在测试落地页 banner 的实际投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在未获得测试结果期间变动了其他变量,比如调整了定向或者更换了物料。在多变量的影响下,可以增加另一个维度指标:首屏点击通过率 A。A = 首屏通过比例 * 点击率,以此来衡量落地页的优劣。
对于 SEM 数据分析维度,个人建议可划分为 8 个维度:渠道、设备、地域、时段、计划、关键词、落地页、客服。
1、指标
选择维度进行分析就需要有判断好坏的标准。何为好?何为坏?这涉及两个方面:对照和指标。常言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异,单一的数字往往意义不大,数据分析常用的对比方式是与平均值或者之前的数据进行对照。从投放的角度来看,最终的指标必然是以企业能够最终盈利为考量。
这里为何要强调“最终”呢?因为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考虑的事情各异。对于企业初期,更看重的是增长和利润,即指标更倾向于:转化成本 + 转化量 + 转化率。但对于处于后期的企业,对品牌和市场口碑有更高的需求,此时指标的建立基于:在成本不过于高昂的前提下,更注重展现量 + 市场反馈的指标 + 衡量品牌的指标。
针对 sem 在上述 8 大数据维度下,大多数指标为这 3 个:转化成本、转化量、转化率。要判断好坏,只需做到:好的加大投入,差的减少投入。仅此而已!
2、方法
数据分析的方法,以笔者目前的能力难以阐述清晰。在此仅针对 SEM 的数据分析方法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1) 28 分析
在 SEM 账户中存在这样的规律,即 20%的关键词耗费了账户 80%的资金。找出这 20%的关键词,以转化成本和转化量作为判断好坏的依据,秉持好的多投入、差的少投入或者不投入的原则进行调整优化。抓住重点,将精力集中在更易出成果的事项上,效率会更高。
2) 四象限分析
选择任意两个维度进行四象限划分,维度的选择取决于想要获取的信息。比如:选择点击率 + 转化成本作为四象限划分的维度,分为:高点击率高成本、高点击率低成本、低点击率低成本、低点击率高成本。
这个四象限的目的在于分析:基于当前用户的搜索习惯,大方向上判断应对的效果如何。个人建议还是以转化量和转化成本来划分四象限。对于高转化量低成本的词,就加大投入。
调整的方式可以是:拓展相似的词 + 提高出价 + 增加投放时段 + 单独新建一个计划等。能否清晰地理解每个象限的词所对应的场景,这取决于个人对数据的理解水平。
综合来讲:28 分析和四象限分析都是对 SEM 账户表现的大维度判断。大方向得以把控后,剩下的就是细节落地的分析与思考。个人常用的方法有:营销漏斗、事件追踪、a/btest。
营销漏斗:基于所在行业的投放流程进行划分,比如贷款 SEM 投放端分为:展现、点击、抵达、浏览、提交表单或者来电。将每个环节的数据与行业数据或者以往数据进行对比,查看最主要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只要能找出问题,就有办法解决!
事件追踪:笔者使用事件追踪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优化页面,二是判断不同流量的表现情况。运用第三方工具进行事件设置,以点击数和转化量作为判断指标来优化页面。通过不同流量来源的事件热图表现来判断预算分配是否合理。利用 a/btest 以转化成本和转化量来论证调整是否正确。
综上所述:SEM 数据分析先从大方向进行分析把控,再剖析细节维度,最后分析相关维度。数据的交叉和细分是衡量个人水平的重要标准。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