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究小红书的带货模式与策略

临近双十一,各大平台上商家的营销活动再度活跃起来,小红书作为热门的内容营销渠道,又一次进入了大众视野。

此前,我们曾对小红书营销的新策略和新趋势展开过系统研究,发现品牌普遍采用种草模式,以实现人群破圈和心智拓展。同时,借助新的系统和工具,不少品牌将小红书视作用户共创的平台,为产品创新提供助力。

然而,我们不禁思考:在当前模式下,于小红书开展内容营销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中,小红书是否存在其他新策略,能让内容更接近盈利?

带着这些疑惑,我拜访了一位在新媒体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友,他透露:小红书上有一种低调却赚钱的玩法,不少商家借此获利颇丰,头部规模甚至可达上亿,美妆个护、服装、保健品、旅游、培训、家居等众多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均有应用。他们以“带货”为核心目标,能够获取现有大部分品牌难以触及的流量,让内容成为公司的“盈利利器”。

与我以往的认知不同,这种玩法简单直接:

专一:他们认为小红书这一渠道的精准人群已足够支撑业务,因此将其作为主要流量入口,不在抖音、天猫进行营销投入,而其他投入则集中于微信私域。

直效:他们不致力于品牌破圈、心智占领、人群资产积累等工作,而是直接降低获客成本,使内容产出直接转化为利润,商业模式链路简短,习惯将用户资产沉淀至私域。

自主:他们不认为爆款创意只能出自顶尖机构和博主,而是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不购买博主的内容,100%自主创作,整个团队的核心工作便是内容生产。

人力:他们认为算法充满不确定性,丰富的数据洞察也难以消除。于是干脆不依赖大数据,通过人工来“破解”算法,反而能找到贴合用户真实需求和爆点的内容。

持续:他们不以大促、上新等活动为主导,而是每日持续更新大量内容,并不断优化和迭代。头部团队每天甚至能产出 500 条笔记。

图文:他们仅生产图文内容,一方面是小红书 60%的内容为图文,另一方面图文生产成本更易于控制。

这实在太有趣了,必须分享给大家!经过我的百般央求,他终于详细剖析了这种玩法的逻辑。

首先他提醒大家,对于不同类型的商家而言,可参考借鉴的维度有所不同,不应抱有过高的“万能钥匙”式期望:

1. 中小商家、实体生意、工厂转型等在品牌建设投入有限的生意:更适合复制这种商业模式,相当于增添了一个线上曝光和引流渠道,预算有限也能执行,试错成本低。一旦尝试成功,可直接带来业务收入和利润。

2. 新锐、传统品牌等在品牌建设上投入大量预算的生意:不适合直接照搬这种商业模式,因其对品牌资产积累效率不高。值得借鉴的是高效生产碎片化内容的思路,以提升自有媒体运营、经销商赋能、私域运营等,进而提高内容供给效率,创造更多销售转化机会。在现有内容营销策略饱和的情况下,尝试开拓新的增量。

01 内容盈利利器是如何运作的?

整个生意运作的链路大致分为两类:

种草模式:完成内容制作后通过素人投放直接发布,通常不构建自身矩阵,跳转至天猫实现转化。进店成本能够压得很低。由于营销渠道仅聚焦于小红书,投入产出比易于衡量。但内容是批量发布的,无法具体归因到单个内容与销售的关系。

私域模式:自行建立素人矩阵,制作好内容自行发布。可选择部分内容投放信息流,引流至私域进行转化。加微信的成本能够压得很低。由于加私域有清晰的数据链路可供追踪,后续直接对接销售团队,投入产出计算清晰,能够具体到每个账号、每条内容的效果。

(小红书电商即时转化模式目前并非市场主流)

无论链路如何设计,与常规策略的最大差异在于内容 100%由内部生产,没有第三方达人或机构参与,也不存在用户生成内容(UGC)。

营销预算充足的品牌,往往倾向于寻求专业的达人或机构制作和分发内容,而非内部制作,认为这样花钱效率更高。例如新榜整理的 2023 年上半年小红书商业笔记数据显示,投放金额排名前十的品牌半年投放开支均超过 2700 万元。其中欧莱雅旗下 10 个子品牌半年在商业笔记上的投入达 2.9 亿,雅诗兰黛 8 个品牌投入 1.5 亿[1]。

如此庞大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内容”:支付给博主们的费用,让他们提供创意和内容占据了大头。

若自建内容团队的成本远低于博主和代运营,在小红书的营销费率就能显著降低,折算到经营目标上即单个用户拉新成本降低,且新用户源源不断。在此情况下,若后链路店铺运营和转化效率不变,利润空间便得以提升。打个比方,传统方式花费 100 元获取一个新用户进店,单月产生 200 元消费,但如今通过内容获取一个新用户进店可能仅需 10 元,同样产生 200 元消费。

因此,这种玩法的关键在于具备持续、低成本生产爆款内容的能力,以实现降本增效。

我们此前的调研发现,“打造爆款内容难”“流量越来越贵”不仅在小红书存在,已成为整个社交媒体营销领域的两大痛点。聚焦小红书,“KOL 合作效果不达预期”又是一大难题。

那么问题来了:商家自建的“草台班子”凭什么能够解决这些难题?

将内容变为盈利利器的秘诀在于“套模板”:无需深究爆款为何成为爆款,它们的存在即合理。要做的是找到爆款的模板,然后复制其成功。

经典的操作遵循“1+4”框架:

“1”指前置条件,并非所有品类都适合在小红书开展内容营销。选品是玄学与科学的结合,也涉及公司战略布局,考量因素复杂。此处不展开详述,仅提供两个该玩法的重要参考指标:

长期需求基础:小红书上相关的搜索关键词趋势、内容数量趋势、互动量趋势等。若消费者在小红书无相关需求,则不进行操作。

短期爆款存在:即在 48 小时内,有相关内容走红,出现几百点赞的“小爆款”,甚至竞品取得一定成绩。若短期内未出现相关爆款,也不行动。

若主推的产品和卖点已确定,便可推进下面的“4”(注意:该策略仅适用于图文笔记!)。

02 寻找模板

所谓模板,实则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笔记形态,涵盖头图、标题、正文、钩子、评论五个组成部分。其特点如下:

通用性强:当把笔记中推广的产品替换为其他产品时,毫无违和感,甚至适用于同类别任何品牌。

可复制性高:在小红书的同类话题下多次出现,且均能取得良好的数据效果,并非偶然或运气使然。

持久有效:由于小红书平台自身的算法规则变化缓慢,一个成功的模板可持续复制 3 – 6 个月,并非一次性使用。

由于不便完全透露他人的“生财之道”,最新的模板和套路在此不做详述,大家可按照以下方面自行尝试,难度不大(如有需要也可翻至文末加我朋友私聊)。

举个典型例子:N 带 1 种草模板,以往常在美妆、个护、保健等行业出现。

此类图文笔记会推荐 5 款功效性产品,将自家产品与其他知名产品一同展示,但头图仅展示 4 个知名产品,滑动方可看到自家产品。同时在正文中预留钩子,介绍自家产品作用和卖点,预埋独特的产品关键词,并在评论区留下用户反馈(针对自家产品)。

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设计出这种具备爆款潜质的模板?又该怎样构建自己的模板库?

按照市场洞察的思路,开展小红书内容创作是“先验”的:先进行大数据研究、消费者调研,深度挖掘竞争机会、细分场景等要素,然后指导内容制作,匹配产品卖点。例如小红书官方提供的 IDEA 方法论中,还专门推出了“灵犀”这一产品助力品牌进行数据洞察。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为何爆款能够成为爆款”,方能借助底层逻辑持续设计出创意和套路。

(资料来源:小红书官方)

然而,寻找模板则是截然不同的思路。不过分纠结爆款的成因,而是“后验”,直接以结果为准:我们只需知晓哪种类型的内容更易被算法推荐,从而有机会成为爆款。

无论获取的数据多么丰富,都无法百分百还原一条内容成为爆款的原因,毕竟推荐算法多数时候犹如一个黑箱——如同 ChatGPT 的开发者也不清楚 ChatGPT 为何如此回答。因此我们不借助任何数据,而是通过人工对算法进行“调教”,让算法告知我们哪种相关内容会被推荐至首页,我们选取其中最适宜的作为模板使用。

(注意:此处不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各自均有适用的业务场景,以下仅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第一步,获取大量相关内容。

不通过大数据工具抓取,而是使用自身账号手动浏览、搜索。

通过小红书的搜索下拉词、利用数据工具获取行业热词,在小红书 app 内进行搜索拓展。

通过笔记内的标签进入集合页面进行拓展。

通过搜索结果页面中系统自动分类的标签进行拓展。

第二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笔记并进行点赞和收藏。

具备以下多条特征的图文笔记,更值得我们关注:

内容主题与自身行业和产品紧密相关,甚至已有同行成功带货。

发布时间在 48 小时内,最好不超过 1 周。

素人账号产出的高赞爆文。账号粉丝量通常低于 1000,但笔记点赞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模板化显著,同一样式多次出现,一眼就能识别出套路。

内容极具吸引力,让人忍不住点击。

看到此类内容,首先进行记录,然后点赞收藏,让算法充分了解我们关注的话题领域,例如“去痘印”。

第三步,清除无关的推荐笔记。

若我们通过自身账号,不断重复上述两个步骤,便能充分观察到何种内容会被算法推荐,何种内容能够成为爆款。从而使首页推荐信息流成为精准的“模板库”——一些细分需求、高质量的爆款内容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小红书首页。例如在与“去痘印”相关笔记进行大量互动后,首页推荐的笔记几乎全部聚焦于祛痘相关话题,且符合第二步的多条特征。

接下来,需从推荐流中找出不符合要求的笔记(例如偶尔出现的“新房装修”相关内容),点击“不感兴趣”,如此算法偏差便会逐渐减小。

最终便可从这个内容“鱼池”中不断获取爆款作为模板。每个行业选择模板的要求各异,但重复出现、最新发布、低粉高赞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对于成熟的商家而言,会配备专职团队来完成这个内容池的积累:每日的工作就是不停浏览小红书,并且建立了标准操作流程(SOP)和模板筛选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内容团队必须通过长期实战获取体感和网感,方能提高爆款模板的命中率,并非随意操作就能成功。例如我自身针对“去痘印”相关话题进行训练后,自认为发现了“手写体”这一符合特征的模板。但经验丰富的朋友却告知我,这种模板已经过时,对用户吸引力较弱,转化效果可能不佳。

03 创作内容

假设我们已成功锁定一个模板,下一步该如何将其转化为 1 条、甚至 100 条为自己带货的新笔记呢?

模板如同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框架,其中的具体内容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充。

毕加索曾言: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有能力为模仿的事物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使这些元素服务于自身作品,直接照搬竞品的成功笔记大概率行不通。

另外,我们在内容池中持续开发的模板,未必都是同行产出的推广笔记,很可能是用户自行创作的非商业笔记,毫无种草带货属性。经过调整修改,仍可作为带货模板使用。

具体做法,可参考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中的两大原则。

首先,创意源于旧元素的新组合。当发现一个有潜力的模板时,需从五大模块——头图、标题、正文、钩子、评论中,识别包含哪些关键元素。既然要组合,总得清楚手头有哪些元素。

其次,洞悉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方能成功组合。我们必须能够区分哪些是可变元素,哪些是不可变元素。不可变元素是构成模板的基础,一旦改变便会失效;而可变元素可作为参数自由调整,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区分这些元素,一方面依靠平日的经验积累、实战体会,更重要的是洞察消费需求痛点,了解背后的动因和人性。

举例来说,以下这三个笔记,均来自同一品牌的赞助。尽管投放的博主属性差异较大,乍看却有“如出一辙”之感,且数据表现出色——这便是典型的模板化内容。

若对头图进行拆解,会发现四格均匀分布属于不可变元素:因为 8 张图会难以看清,两张图又无法充分体现内容丰富性;而实物的摆放角度则属于可变元素,无论是斜 45 度摆放还是 90 度垂直摆放,都不会影响突出产品的效果。

当然,标题、正文、钩子、评论模块均可进行此类拆解。比如标题中体现价格卖点的“几十块”“平价”属于不可变元素,而是否添加 emoji、使用感叹号还是句号,均属于可变元素。

五大模块的配置并非固定不变,模板 A 的头图效果更佳时,完全可替换模板 B 中的头图。当模板库积累足够丰富时,五大模块均可更换组合,每个模块中又能组合多种可变元素,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新内容。

由于单个元素或模块的生产并不复杂,创作内容反而成为了一件相对简单的事——内容团队的配置无需过高的人才密度,甚至无需专业的设计师、编辑等岗位。

一个标准的团队配置可从 5 人到 50 人不等,包含两种角色:

内容主管:实战经验丰富,具备管理能力,整套标准和 SOP 均由其制定。对于小红书内容模板的选择、元素的处理、如何组合以高效达成业务目标,他心中有数。此类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稀缺,通常由商家自行培养,通过慢慢摸索和学习成长起来。

内容写手:普通学历、零经验即可上岗,依照主管制定的标准每日创作内容,并完成获客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制作图文笔记甚至无需掌握 PS 绘图,使用美图秀秀等小工具即可完成。若自建账号矩阵,写手还需负责多个账号的运营工作。写手如同流水线作业,工作试用一段时间若无法产出优质内容则直接离职,网感最佳的人员留下继续工作。

整个团队只为纯粹的拉新目标负责,不承担后链路的转化和运营工作。每人每天需完成 8 – 10 篇小红书图文笔记的创作,并通过内容获取一定数量的新客户(例如添加微信)。在体系化的运作下,头部团队每天甚至能够产出 500 条内容!

更为重要的是,内容生产在这种模式下属于“一把手工程”,主管直接向老板汇报,而内容是全公司运作的核心。多个合伙人之中,必然有一个对内容营销极为精通,能够长期指导业务发展。

04 进行分发与优化

内容创作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流量从何而来?

在不同的链路模式下,手段也有所差异。种草模式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广泛铺设素人来直接发布内容:从蒲公英平台筛选大量 1000 – 5000 粉丝的素人,让他们直接发布制作好的内容,每个素人的合作成本仅为 100 – 200 元。1000 粉丝以下的素人无法在蒲公英平台合作,那就走私下渠道。下面这张图能够说明与传统投放矩阵的区别:

私域模式则更为复杂,因为博主投放通常无法为商家向私域引流,前置条件是必须培养大量账号,建立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