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广告的起量是否真的依赖于大量堆砌账户和计划呢?

在信息流广告领域,究竟谁该为广告效果负责?首先映入脑海的必然是优化师!他们是直接掌控广告投放的关键人物,不同水平的优化师所投放出的广告效果可谓有着天壤之别。而优化师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日常广告投放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之中。

这些日常工作基本涵盖了搭建账户、上线计划、构思素材、创意提审、关注数据、调整策略、制作报表等,既繁杂又略显枯燥。

图片[1]-信息流广告的起量是否真的依赖于大量堆砌账户和计划呢?-精准获客

1、信息流广告优化师日常工作

信息流广告优化师的辛苦,唯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许多想要入行的新人,或者身处信息流广告行业其他岗位的人,其实都很好奇这些优化师每日是如何工作的:

-> 查看数据

每天上班的首要任务便是查看数据,了解前一日的消费状况、转化数量级别怎样、成本是否正常、预算和余额是否充足。还要审视今日的数据距离 KPI 的完成还有多远……

有些优化师甚至在起床的第一眼,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或打开电脑查看数据,仿佛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当日又赚了多少……每天都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徘徊。

-> 提交日报

每天上午或者晚上,都需要下载投放数据并整理成日报,日报中还要对投放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下一步的投放策略调整方案等。

如果是甲方优化师,要向领导汇报;倘若为乙方优化师或者媒体直营优化师,则要向甲方汇报。

有时碰到项目立项、大规模投放或者项目遭遇棘手难题时,还需要在甲乙方之间或者内部跨部门开会进行沟通。

-> 上新操作

为保障投放的数量级别和效果,通常需要搭建多个账户,而且每天必须持续上线新计划、推出新素材。有些公司甚至会考核优化师每天上新计划的数量。

然而,新素材的制作完成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投放,还需提交平台审核,等待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投放,审核过程有时迅速,有时则较为缓慢。

如果审核未通过,就必须重新修改然后再次提审,如此反复折腾可能一整天都无法通过审核。所以一般在投放前一两天就要提审,以确保投放当日有可用素材。

-> 关注账户

查看成本是否还能降低、数量是否还能提升,并时刻留意数据是否出现异常(例如突然掉量或者突然成本飙升)。

此前有两位群友分享过账户的意外状况:一位群友在周日中午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账户中有一条采用新素材创建的新测试计划成本爆表,发现后赶忙暂停,但当时已经出现了大量投放(后果自行想象)……

另一位群友在元宵节晚上外出吃饭回来后,发现跑量的计划被二审暂停了,停了两个小时,赶忙联系媒体对接人查询具体审核原因并重新提审。

-> 调整账户

无外乎修改出价、调整预算、变更定向或者更换素材等,然后再观察数据是否有好转的迹象。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之后并非立即生效,平台数据同步存在一定延迟,算法的调整也需要时间,所以修改的频率有时不宜过高,修改的次数也不应过多。当然,关于修改的频率和次数问题,并非绝对。

有位来自重度游戏甲方公司的群友分享了他的投放经验,他有时会高频调整出价、预算和定向,但发现按照自己的方法调整后,所获得的 ROI 通常较为理想。

我与他探讨了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调整一般是为了调整消耗速度而非成本,也就是说他的调整是在原有的算法模型探索人群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而对于许多降低出价、调整定向的优化师而言,就需要查看调整之后的人群与之前人群的交集大小,如果交集过小,那么对算法模型的损害会相当大,容易导致计划跑废也正是这个原因。

-> 下班之后

优化师表面上已经下班回家,但实际上只是换了个工作场所,回家后依然需要关注账户……

由于信息流广告的流量池、竞价市场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稍有疏忽都可能出现问题,有时新产品上线,甚至可能需要通宵工作。

这点恐怕是 SEM 优化师群体难以想象的,之前在群里看到一则 SEM 优化师的招聘信息,描述“工作时长为上班 7.5 小时,基本不加班”,可见 SEM 广告投放相对较为稳定。

行业群中的信息流广告优化师唯有羡慕,纷纷表示渴望拥有这样一份工作。当然,信息流优化师的薪资也是让 SEMer 羡慕的,有利就有弊嘛!

基本上,信息流广告优化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大部分优化师每天都在为“起量”而努力。

零点一到,又是全新的开端。昨天没有量不意味着今天没有,昨天有量也不代表今天依旧有量。请注意,这里所说的“量”是指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的数量。

2、广告起量真的要靠堆账户堆计划?

从搭建账户起始,信息流广告优化师便为起量而发愁。不知从何时起,堆账户、堆计划似乎成为了信息流广告行业的通用“起量秘诀”。

下面列举信息流广告优化师起量的两个常见操作:

-> 数量不够怎么办?堆账户+堆计划!

因为广告平台的流量分配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在大家 eCPM 相同的情况下),倘若用不同计划去尝试,说不定能够撞上一些“好运”,从概率上讲应该也能有一两个能够爆量的计划。

-> 数量下降了怎么办?复制老计划+复制老素材!

数量下降时,除了查看之前的计划是否有可补救之处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迅速复制之前投放效果良好的老计划、老素材。倘若这个账户无法继续使用,那就更换账户,将计划迁移过去重新开始。

堆账户、堆计划在游戏、电商、网服等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从我与这几个行业头部广告主的交流以及实际投放结果来看,大量堆账户堆计划的方式是可行的,有些是在巨量引擎,有些是在腾讯广告或者其他平台,即便是相同主体(相同营业证照)开设的不同账户。

但是这种手段存在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优化师必须把控好出价、预算、定向和创意等,确保账户/计划之间的流量不相互影响或者影响不要过大,不然就会形成相互争抢流量的局面。

所以,适度开设多个账户、创建多个计划对于广告投放是有益的。当然,也存在一些不适合堆账户堆计划的广告主,特别是那些转化成本较高或者目标受众相对较窄的产品:

比如某 SLG 游戏,平均转化成本 4000,意味着一条新计划如果要度过冷启动阶段,至少需要积累 20 个转化,也就是说,一条计划至少需要花费 4000*20=8 万才能完成学习并进入成熟期,如果创建过多计划,仅在冷启动阶段就需要耗费大量资金。

再比如某重度游戏,它不像众多小游戏那样目标受众广泛,所以对于一些 DMP 人群标签不太匹配、目标受众数量也不那么庞大的媒体平台,就不太适用。创建大量计划会导致大量非目标用户的广告浪费。而且如果目标受众的流量池规模不大的媒体中,创建过多计划只会形成相互争抢流量的情况。

各类广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控制账户数量和计划数量。在合理范围内科学地堆账户堆计划,而不是盲目、无序地堆砌。

3、如何科学地“堆账户、堆计划”?

实际上从媒体平台的官方建议也能够看出,适当的多账户、多计划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列举一下巨量引擎和腾讯广告平台对于游戏主的每日上新建议:

【巨量引擎】

建议每日单个账户新建计划保持在 10 条以上的水平,及时扩大潜力计划的预算,并清理长尾计划。

建议每条计划下配备 5 – 8 条创意,过多会增加探索成本,合理的创意数量有助于提升预估点击率/预估转化率。

素材要有一定的更新频率,要跟上衰减速度(例如电商行业计划生命周期第 2 天达到消耗峰值,第 4 天与第 1 天消耗几乎持平)。

【腾讯广告】

广告账户分为 EQQ 账户和 MP 账户,账户的数量决定了初期的测试速度,拥有多个账户就能够同时开启多个产品/多个流量池/多种测试方向的测试,对于快速爆量具有正向作用,具体的数量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建议 EQQ 至少每个户每日新建 15 – 20 条新广告,每个户单独测试一个流量系有助于模型快速积累。

建议 MP 至少每户每日新建 20 – 25 条新广告,账户可以选择单独测试朋友圈或者单独测试公众号,也可以混合投放。

实际上,当前整个信息流广告行业的现状是,很多广告主或优化师只看到了他人通过堆账户堆计划实现了爆量,然而却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操作细节。

他们“依葫芦画瓢”,结果发现效果并不显著,比如原本一个账户能够投放 10 万,期望创建 10 个账户就能投放 100 万,结果账户加起来仍然只是投放了 10 万或者稍多一些。越是投放量级没有变化的时候,他们就越是不断重复堆账户、堆计划的操作,期望能够找到出路。

这是一种盲目的堆砌,特别是在广告主/代理商自建的或第三方广告投放提效工具的辅助下,批量新建计划变得愈发便捷,所以计划量级更是大幅增长。

堆账户、堆计划对于媒体广告平台而言,也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数据,给数据处理和算法模型带来一定的困扰。

所以巨量引擎和腾讯广告针对广告 MKT API 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

2021 年 1 月 26 日巨量引擎推出健康度机制:健康度关联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在投计划总量、每日新增创建计划总量等,可能影响频控、权限、增值等权益。建议及时清理无效/过时/持续不起量的在投计划,合理配置资源,促使健康度向良性方向发展。

为提升腾讯广告的投放及管理效率,平台于 2021 年 3 月 1 日起,对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广告进行下线:(1)2020 年 9 月 1 日前通过审核;(2)2021 年 2 月消耗为零。广告下线后仍可编辑、复制,重新提审投放,请知悉。

其实,多账户、多计划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多种投放策略,优化师可以用于进行 AB 测试来对比数据。

但大部分优化师都倾向于重复创建,而且创建得毫无逻辑、杂乱无章,数据也难以分析得清晰,对于账户和计划的管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科学堆账户、堆计划应当是“差异化”的!

至少要在素材、创意标题、定向、媒体选择等方面体现出差异。但是账户中可以有多少条相同的计划,或者相同的素材可以在多少条计划中进行投放,就要根据实际的跑量结果(碰撞概率的结果)和创意的多样性来灵活处理了。

复制计划也需要科学操作,并非随意复制即可。值得复制的计划具有哪些特点?至少是已经度过了冷启动学习期(有 20 个转化数以上),而且新计划上线前几天消耗显著增长且具有成本优势的那些。当然,也可以使用一键继承来复用优质老计划投放阶段的模型数据,降低广告平台冷启动学习成本。

科学堆账户、堆计划还应当是“结构化”的!

前期要清晰地思考确定投放策略,要测试的不同影响因素,提前规划好,然后再确定要划分多少个账户、要创建多少条计划、如何设置计划策略。

如果毫无条理,当广告投放出现问题需要定位查找时,哪条计划采用了何种定向、何种创意都不记得了,那就只能一个个进行检查定位。

常规的结构可以采用分类维度,比如产品、定向、广告位、素材创意、推广目标,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维度结合起来。

命名规则也要相应匹配好,方便在关注账户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查找数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优化师的账户和计划搭建分类各不相同,命名规则也应当相应进行配置。

账户结构: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广告主的具体投放需求来确定,比如按照不同的推广目的(拉新、拉活等)、转化目标类型(激活、付费等)、产品品类(日用品、美妆等)、投放流量池端(巨量引擎的抖音、头条或穿山甲网盟;腾讯广告的 EQQ 或 MP 等)。

计划结构: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一般建议用于进行 AB 测试,比如对年龄、性别、地域、人群包、素材、文案等元素进行搭配,有条理、有目的地进行。

相信很多优化师常常对自己的操作缺乏自信:

比如,账户数量众多时,会担忧某个账户少关注一会就出问题,出现成本飙升或者投放量激增等情况,根本看不过来……

比如,计划数量繁多时,会怀疑其中的设置是否正确,担心在忙碌中是否会出现错误……

比如,分析不同计划之间的数据差异时,会担心分析得出错误的结论,计划如此之多、其中的设置也极为复杂,已经有些分不清哪条是哪条了……

可见,结构化搭建账户和计划是非常必要的,确定好结构后再进行搭建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同时便于在查看数据时清晰地对比效果、及时发现并迅速找到需要调整的计划。

这些道理优化师基本上都明白,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习惯性地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科学投放需要首先从养成良好搭建账户和计划的习惯开始。

4、如何科学地“管理”多账户多计划?

对于同时有多个账户多个计划在投放,甚至跨越多个广告平台的情况,优化师应当如何优雅地进行多线程、多并行处理?

目前在行业中,广告投放提效工具非常流行,有些是广告主或者代理商内部自行开发的,而没有技术团队的则会使用外部的第三方工具(创量、热云、买量小飞机、有米、九枝兰等)。

适当的广告投放工具对于管理多账户多计划是有帮助的,再加上有些工具还配备了 APP 或小程序版本,能够随时随地查看数据,对于优化师来说是极大的便利,不必时刻抱着电脑。

即便如此,使用第三方投放工具依然难以避免需要登录巨量引擎后台、腾讯广告后台等直接投放界面进行操作、对比数据等,毕竟 MKT API 的数据和功能接口有时不够稳定(有关 MKT API 的内容可以参考之前撰写的文章《由浅入深地聊聊广告平台的 MKT API 和 RTA》)。

所以,优化师、优化师主管或者项目经理在管理多个账户时需要打开多个浏览器来查看,管理起来仍然极为繁琐。针对这种需求痛点,行业中出现了一些浏览器插件(有米投放管家插件)、客户端操作平台(买量小飞机)来解决这类问题。

市面上的这些第三方工具大多面向企业版收费,有些优化师可能无法使用。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优化师大概有三类:

所在公司拥有自建投放工具或者已经购买了第三方功能的,有些功能实用,有些功能不好用或者不支持某些功能,但从个人角度希望寻找能够解决这部分需求的,比如之前群里有人说公司的工具不支持实时导出报表。

所在的公司没有搭建投放工具,目前有购买的打算。建议可以查看上面我介绍的几家,自行在百度上查询各自的官网,了解哪一家更符合你们的需求即可,如果需要牵线搭桥我也可以帮忙,一般都有免费的企业试用版,也可以全部申请试用进行比较。

公司没有搭建工具,公司也不打算付费购买的,这部分优化师也可以下载前面提到的有米投放管家插件或买量小飞机,它们都有免费的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